好以此集中兵力一举击破。
就在李光利目光不断地往来于东南防线与西南防线。
心中更是不断地沉思之际。
中军大帐外忽然奔来数人。
不多时。
为首一人手持军印穿过重重军阵,行至指挥高台百五十步外。
待验明军印后。
为首一人遂在数名亲卫的引领下快步行至指挥高台下。
“报!”
“禀大将军!”
“西北防线遇匈奴明火来攻!”
“形势危急!还请大将军速速调拨兵马驰援!”
来人行至指挥高台下,快速抱拳行礼大声相禀。
‘林贺云部。’
‘看来匈奴极有可能主攻东南、西北两道防线。’
李光利闻言眉头瞬间紧锁,低声喃喃一句。
整座鸣狐山五道防线中唯独镇守东南防线的李凌部以及镇守西北防线的林贺云部兵力最少。
白日一战前李凌部可战兵马千五百人,赵王麾下大将林贺云部可战兵马千四百余人。
白日一战后,李凌部可战兵马为一千三百余人。
而林贺云部则只剩下一千一百余人。
若佐敦、木良哈二人以此为突破口,倒也合情合理。
思及至此。
李光利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似是欲将脑海中的多余想法统统驱逐出脑海。
其亦知五道防线中唯李凌部、林贺云部兵力最少,亦是最容易被佐敦、木良哈当做突破口之处。
但奈何李光利本性多疑。
总是习惯性地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亦或者将简单的事情阴谋化。
“敌军数量几何?”
李光利略作定神,随即沉声问道。
“回大将军。”
“林将军言敌军兵马至少在四千人以上!”
来人闻言快速抱拳大声相禀。
‘四千人以上......’
“横野校尉何在!”
李光利低声喃喃一句,随即点将道。
“末将在!”
横野校尉梁忠义闻言快速出列抱拳行礼。
“着你部即刻驰援林将军!”
“务必将敌军阻于防线之外!”
李光利沉声下令道。
“遵令!”
横野校尉梁忠义闻言当即抱拳领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