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七日午时许。
各部终将战损禀于中军。
此战过后。
周军十万民夫,十失其四。
留守大营的万五千名边军步卒战死、被俘、失踪,共计近五千人。
粮草、军械辎重等物,十失其四。
程国顺收到战损后当即命人将战损送至夏侯栋处。
与此同时。
鸣狐山李光利部终是发现匈奴营寨中的异常。
五月二十七日未时前后。
司马大将军李光利率残部走出被困数月之久的鸣狐山。
五月二十七日申时前后。
陆续收到大营被袭以及李光利部走出鸣狐山,且正在绕行茂名河谷消息的夏侯栋。
当即下令大军边战边退。
五月二十九日午时前后。
因匈奴骑兵时时骚扰而行军极其缓慢的夏侯栋部终是后撤三十余里。
行至距离周军大营仅有十里之遥的一处溪流旁。
并于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匈奴左右谷蠡王展开一场殊死大战。
大战自午时前后起,一直持续至申时前后方止。
期间坐镇周军大营的程国顺数次遣兵携弩而迎。
五月二十九日酉时前后。
在付出仅四千人的伤亡后。
夏侯栋终是率军重归大营。
短短数日间。
夏侯栋部一万两千大散关精骑折损近五千之数。
三万边军精锐步卒更是折损近万人。
于夏侯栋而言。
这数日以来唯一的好消息便是李光利逃出鸣狐山了。
五月二十九日夜。
绕道茂名河谷的李光利部残军终是于夏侯栋部合兵一处。
因被困鸣狐山数月之久,李光利部战马大多战力下滑数倍。
然而就在夏侯栋、李光利二人于中军大帐内商量对策之际。
魏国公谷占营忽然慌慌张张地冲进中军大帐内。
并带来一个令李光利、夏侯栋二人无不遍体生寒的消息。
此消息即:匈奴左大将乌达提部将旗以及右大将且莫部将旗相继出现于匈奴营寨内。
粗略估算下匈奴营寨内至少增兵三四万之多。
得此消息后。
李光利、夏侯栋二人坐而相商近乎一整夜之久。
最终无奈之下只得再度遣斥候向朝廷求援。
与此同时。
李光利、夏侯栋二人再度将注意打在尚未抵达的燕军五千士卒身上。
若营寨内能够多出五千骑兵。
李光利、夏侯栋无疑能够坚持更久的时间。
也正因此。
五月三十日天方亮。
李光利、夏侯栋二人便调集十屯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