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
笔停书成,许奕再度开口问道。
“回王爷。”
“董家共有存粮十五万石。”蕃
“若王爷有需,可随时支取。”
董弘章闻言满脸郑重之色地起身保证道。
“董家主还请落座。”
许奕不置可否地微微点头,随即提笔于泛黄宣纸上如实书道:‘董家,十五万石存粮。’
笔停书成。
许奕微微一顿,随即再度书写道:‘荀、赵、孙、牛等家族呈粮二十万石。’
‘燕王府可出粮五万石。’蕃
‘上谷郡衙可出粮十万石。’
‘渔阳郡衙可出粮六万石。’
‘合计共得粮一百零八万石。’
笔停书成,狼嚎归砚。
待墨迹彻底干透后。
许奕不徐不疾地拿起宣纸。
随即将其递予端坐于左下首交椅之上的杨先安。蕃
“传阅。”
许奕开口吩咐道。
“是。”
杨先安起身双手接过许奕所递宣纸。
随即低头望去。
仅一眼。
杨先安已然抚平的眉头不由得再度紧锁。蕃
数息后。
杨先安满脸凝重地将手中宣纸传向身后吕文苏。
一百零八万石存粮看似很多。
但实际上于此番燕地大灾中却不过是那杯水车薪之数。
燕地大灾此时已成定数。
受洪水、暴雪等天灾影响。
夏收已然近乎全无指望。蕃
待青黄不接的五月彻底来临时。
燕地饥灾必然全面大爆发。
届时。
若燕王府应对得当且及时。
则秋收可保。
若是燕王府应对不当。
则秋收必受影响。蕃
届时。
此番天灾必然将会持续一年之久。
假使燕王府应对得当且及时。
自青黄不接的五月至秋收十月。
这期间跨度足足长达五个月之久。
燕地两郡十七城,共计百姓一百三十余万人。
姑且按照一百三十万人计算。蕃
寻常百姓一日至少需两斤左右的粮食方可生存。
暂且按照一人一天两斤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