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看向朱宗廷、梵崇贤等四人问道:“诸位呢?”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朱宗廷、梵崇贤四人闻言无不拱手附议。
许奕微微点头道:“既如此,待全军大比武后。”
“由先安主导此事。”
“宗廷、梵家主协同上谷郡众世家。”
“宋东家协同外地游商,言明新官道一事。”
“若游商愿出钱出力,可给予其一定优待。”
“泰山协同上谷郡各城官府。”
此言一出。
杨先安、朱宗廷等五人无不面色一正,齐声拱手道:“臣遵令!”
许奕微微一顿,随即再度开口补充道:“新官道一事事关重大。”
“切记凡事皆须三思而行。”
“此外。”
“新官道所耗人力、物力、精力同样不容小觑。”
“施行期间务必严格遵守新官道一书所言。”
“若有拿不准的,可五人共同商议。”
“若仍无法定夺,可寻孤定。”
“另。”
“新官道兴建期间,凡是中饱私囊、玩忽职守者定须第一时间报于孤。”
“孤最喜此类。”
言及最后。
许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难明的笑意。
杨先安、王文清见状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关中赈灾期间那些中饱私囊、玩忽职守、官商勾结之人。
而那些人的下场无一不是满门抄斩。
处心积虑贪.污.受.贿所得,连同家族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努力得来的财富皆归于赈灾粮款中。
“遵令!”
杨先安、王文清、朱宗廷、梵崇贤、宋元福五人望及许奕嘴角那意味难明的笑容。
无不周身一冷。
如朱宗廷、梵崇贤、宋元福三人。
其虽未曾亲眼见过许奕惩治中饱私囊、玩忽职守的手段。
但多多少少自情报亦或者他人口中听闻过眼前这位主眼里容不得丝毫沙子,动不动便是抄家灭门之类的言语。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许奕摆了摆手示意众人无需紧张。
随即拿起那略薄并上书‘燕商’二字的蓝皮账册。
开口问道:“诸位如何看燕商一事?”
杨先安、朱宗廷五人闻言瞬间面色各异。
而这赫然正是方才五人所争执的焦点。
数息后。
王文清起身拱手行礼,随即面色极其凝重地开口道:“请王爷恕臣斗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