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了李光利、李凌以及诸王兵马于漠北战场上所经历的数次大战。
以及匈奴人是如何如何的狂妄自大,如何如何的狡诈多端。
在许奕看来。
此部分亦可用四字归纳。
此四字即‘非战之过’。
其三。
正德帝拜大散关守将夏侯栋为讨贼将军。
率本部锐骑万两千人,驰援漠北战场。
勒令各边郡守军共出兵三万人,驰援漠北战场。
与此同时。
勒令并、幽、凉、冀四州征调民夫十万人,以保后勤之供应。
正德帝此番手笔当真是不可谓不大。
其四。
敦促许奕安心练兵,好于漠北战场上大绽光彩。
整篇圣旨虽无一字催促许奕尽早出兵。
但在许奕看来却通篇写满了催促二字。
若非如此。
正德帝又何至于专程令人传旨告知其中枢动向。
并于圣旨最后,再三敦促其安心练兵?
燕王府承运殿前。
中年传旨太监话音方落。
许奕连忙‘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
“臣,燕王奕领旨。”
许奕拱手再行一礼,随即深深弯腰,双手上托举过头顶。
待中年传旨太监双手将圣旨转交至其手中后。
许奕方才彻底站起身来。
“公公舟车劳顿,还请于府上稍歇数日。”
“也好令孤尽一尽地主之谊。”
许奕起身轻咳着寒暄道。
“燕王殿下言重了。”
“传至乃奴婢份内之事,不敢言劳。”
“燕王殿下大病初愈。”
“奴婢便不过多叨扰燕王殿下了。”
“望燕王殿下早日养好身子骨。”
“......”
中年传旨太监躬身寒暄道。
二人寒暄数句后。
中年传旨太监遂带人告退而去。
待中年传旨太监等人身影彻底消失于承运门后。
许奕略显佝偻的腰背瞬间笔直。
先前那副病恹恹状更是眨眼间便消散一空。
许奕深深凝视空荡荡的承运门数十息。
数十息后,许奕手持圣旨一言不发地转身走进承运殿。
片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