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
水镜里话音刚落,苏轼就拍案叫绝,旁边的苏洵苏辙也俱是觉得眼前一亮,苏洵一边捋着胡须一边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似有杜子美‘不尽长江滚滚来’之意,浪花淘尽英雄又承《念奴娇》之词而来,是非成败,转瞬成空,词意豪迈悲壮,此词有大智慧!”
【这首词大家也很熟悉,是杨慎的《临江仙》,当然大家可能更熟悉杨洪基老师的歌喉。】
始终等不到自己诗词的韦庄疑道:“这杨洪基,莫非是个唱曲的人?”
他略一思忖,前面温庭筠那首《菩萨蛮》,楚棠也说一提大家都能唱出来,看来诸时空都相同,念的永远没有唱的流传度广。
韦庄心念电转,要不也找人唱唱我的词?都温韦了,他不能被温庭筠比下去。
【在这首词中,杨慎不以具体的人物、事件作凭依,仿佛只是面对江水而发出的感慨。江水滚滚,当年的英雄如翻飞的白浪一般尽数消逝,是非
成败只是过眼云烟,唯有青山夕阳依旧,感慨之间仿佛历经了历史的沧桑,意境深邃、富含哲理,又有淡泊清空之气,是有明一代的佳篇,而往前追溯,词意又可以循至东坡。】
奉天殿。
朱元璋一拍大腿,第一次向朱棣发出爱的呼唤:“老四啊!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想打儿子,又觉得人家说得没错。杨慎的词意显豁,那个罗贯中又把这首词放在《三国演义》的卷首,明眼人一看就懂了。曹操觉得扎心,想起先前楚棠说魏蜀吴三国争来斗去,最后被司马家摘了桃子,可不就是转头空吗?
另一边的孙权和刘备也有这个想法,打来打去,最后便宜了别人,就……挺蠢的。这不,最后都沦为渔樵笑谈了。
三家首脑的想法有那么一瞬间重合了。
【但苏词的影响显然不止一个杨慎,后来,刘辰翁写到取大江东去,把酒凄然北望。”
这两句很有意思,两句都化用了苏轼的词,另一句好像出自《西江月》,原句是“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里就改了一个字,刘辰翁,真有你的,逮住一个人可劲薅。】
噗嗤
雅间里的三苏等人忍俊不禁。
南宋,刘辰翁一张脸又红又白地辩解道:“我这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你这小女子懂什么!”
【后来文天祥有“大江东去日夜白”,张可久有“懒唱大江东去”,甚至当年总理东渡日本求学时,也有“大江歌罢掉头东”之句,至于伟人用“风流人物”来概括他理想中的革命者,就更是大家所熟知的了。字句之间,隐然可见文心传承。】
茶楼雅间。
苏轼遮掩不住唇边的笑意,一旁的苏辙向来不吝于展现自己的“哥吹”属性,当即便夸赞道:
“兄长词作妙绝,历代诗家竟相袭用,这是诗意的再生,亦是对兄长此词的肯定,兄长不愧为我朝豪放词宗!”
苏轼摆摆手:“子由言过了。”
他谦虚着,脸上的笑容却是骗不了人。他没有听漏那句伟人,从水镜播放到现在,他也读到好几首伟人的词,那些词气魄宏大、意境深邃、豪情满胸襟,即使放在唐宋之间也毫不逊色,苏轼早就被圈粉了,此时听到对方还拿他笔下的“风流人物”来代指自己理想中的革命者,心中更是激动不已。
可惜啊,不能一睹全篇。
他不禁自语流人物,真想看看他笔下的风流人物。”
咸阳。
嬴政眉头微锁,楚棠似乎格外欣赏那位伟人,讲解间总能引入对方的诗句,再爆出些了不得的言论。所幸她这次只提了四个字,风流人物,看起来挺温和无害的。嬴政神情暂松,转而去思考另一个称谓——总理。
除了伟人,这是第二个出现代称的人。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这总理,莫非是官职?”帝王冷静的揣测。
李斯寻思着理诸事,那便是……丞相?”
那干脆沿用丞相的称呼啊!后世的称谓,变化也太大了。李斯表示不理解。
嬴政对此不置可否,他负手沉吟,若连皇帝都没有了,又何来丞相?但他们还是需要才人治理,这些人,是怎么出来的,科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