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有些窘。非常窘……她放下宝贝们,立刻就解释了这不是她的平常水平,是超常发挥了。林如海却笑:“妹妹英姿飒爽,令我佩服。”姜宁:“老爷不是也从小学骑射吗?一定比我强多了,快别说这话了,让我臊得慌。”她一直知道他身体挺不错的,不说“弓马娴熟”,但水平过得去,总之一定比她这半路出家才学三四年的强。林如海转移了话题:“妹妹最爱用什么兵器?”“刀——长刀短刀都喜欢,可惜我只学了些皮毛。”姜宁笑问,“老爷怎么问这个?”“等妹妹今年生辰,我送妹妹一把好刀。”林如海当时这么说。但在姜宁收到那把寒光四射的宝刀前,林如海先请了两位男师父到家,认真重学起了骑射武艺。姜宁当时就想到,不会是她那天马上射中十环刺激到了他,让他做出了人到中年重拾武艺的决定吧?她有点好笑,但举双手支持!习武好啊,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就算林如海来明光院当老师的时间少了,姜宁也没怨言!她虽然不一定会被扶正,但绯玉是他亲女儿。看他现在疼女儿这个劲儿,他活得久些,对绯玉一定是好事。两位男师父主要教林如海,也会教二十来个林如海挑出来的小厮男仆。新校场分两波用:绯玉、姜宁和白师父刘师父每天下午用,两位男师父和小厮男仆每天上午用。至于林如海,他习武并不在校场,只在书房院内,还故意躲着人不让看。他又很能装(文雅点说是有“城府”),以姜宁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受伤啊,练得苦不苦啊这些。她倒不是心疼他,只是她自己习武很苦,也想看别人吃苦嘛!怀着这种遗憾的心情,姜宁更遗憾地发现,从姑苏带过来的两只猫都发·情了。两只都是流云的孩子。一只叫“小五”,也是母猫,和她娘一样,从头到尾通体雪白,无一丝杂色,现在养在黛玉和绯玉的晴霄院里。另一只“仲奴”是公猫,额上和尾尖有几点黑,姜宁留在明光院养着。这时代公猫好绝育,母猫有点难。但姜宁权衡了很久,还是决定冒险给小五也做绝育。虽然小五生多少孩子林家都养得起,可小五又不会只生公猫。猫一年两胎,小五生完孩子生,孩子生完孙子生……林家很快会被猫淹没的!而“生育”这种繁衍行为,不管对哪一种生物,都会对母体造成很大伤害。姜宁见过猫舍里的“种母”,原本被精心养得毛色油亮,眼神灵动,生完孩子后整个猫都会黯淡一段时间。猫的交·配过程对母猫来说只有痛苦,而且,母猫不绝育也不怀孕的话,很大概率会子宫蓄脓,更痛苦。姜宁从农畜书上看到,这时代已经可以给母猪绝育了,成功率还不低,风险不算太高!这事和黛玉绯玉相关,所以她没直接吩咐下去,而是请林如海替她打听哪有会给母猫绝育的兽医或大夫。林如海的表情变得很怪。姜宁:“?”已经因此对她有了新的打算?她会接受那个结果,但希望他做好了决定可以快些告诉她。是死是活给个痛快,她也好早点准备适应新生活呀!……“好,好!”姜宁和绯玉一起给黛玉喝彩!黛玉能骑马绕场跑一周了!女孩儿们骑的马是特别选出来的小马,脾气温顺,姜宁一伸手就把黛玉抱了下来,狠狠亲了她一口!黛玉这个身体能这么小就学会骑马真是太不容易了。虽然还只能小跑一周,也是一个完美的开始!黛玉眼睛亮晶晶地,额上微微出了汗,喘着说:“怪不得娘和绯玉都喜欢骑马!”怪不得屈子会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她有点明白了!姜宁给黛玉擦了擦汗,裹好斗篷放下来:“快回屋歇着,你今天不能再多动了哦。回去不许练字,不许动针线剪子,更不许看账本——我自己会算完的!明天就算好了!”——去年年末,她第一次接管林家所有年事,又不想暂时放下习武、读书、练字、作画中的任何一项,简直忙得脚打后脑勺,有一天看着书就睡着了。醒了后,她发现黛玉在研究账本,桃嬷嬷正教她怎么看。桃嬷嬷给黛玉表功:“大姐儿吩咐了三桩事,样样是对的!还说要学算账,能帮上姨娘呢。”姜宁十分感动!但她不让桃嬷嬷再教黛玉了,也不许黛玉再学:“等再过四五年,你和绯玉不想学我都要压着你们学,现在就算了。这东西太耗费精神,若把你累病了怎么办?”黛玉嘴上答应着,每次遇见她算账理事还是往她身边凑。孩子不说让人教,就在旁边乖乖看着,姜宁……也舍不得把人赶走呜呜。这两天姜宁在总对一个月的支出,还差五分之一就干完了。账本就放在明光院,她怕黛玉趁这个空拿去算。虽然她都吩咐过,不许大姐儿二姐儿看账本,又累又费眼睛,可黛玉惯会撒娇的,万一就有人没顶住求呢?她给黛玉找活:“看几页书,和小五仲奴玩一会吧,想想中午吃什么菜。今日点菜交给你了。”黛玉一句一句把叮嘱应下,被嬷嬷丫头们围随着回去了。姜宁和绯玉开始练骑射。贾敏去世一整年了,林如海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从没在明光院留宿过。这一年,姜宁和林如海别说亲密接触,连拥抱都没有过,最多碰下手,还是递东西时不可避免的。姜宁感觉她和林如海现在一点暧昧都没有了,特别纯洁,具体关系大概是:“互为抚养孩子的工具人”“普通朋友”和“上下属”“师生”的结合体。对这种新型复杂关系,姜宁适应良好,感觉林如海也挺乐在其中的?她觉得这种日子一直过下去也很不错。可惜——姜宁松手放箭,八环。可惜,两天前,贾敏过了一周年。林如海出妻孝了。她不知是好是坏的新生活可能也快开始了。中午十一点二十分,姜宁和绯玉回了明光院。俩人洗澡,换衣服出来,十一点四十五,黛玉过来报菜单:“盐水鹅……清炒丝瓜……”哇,盐水鹅。这个菜真
是点到了姜宁心里。咸津津的盐水鹅混着一筷子蒸得略硬弹牙的米饭送入口中,盐水鹅的咸香和米饭的香甜会完美融合在一起!姜宁爱吃硬一点的米饭和稀稀的米粥,绯玉和她口味一样。黛玉肠胃弱,要吃偏软的米饭和厚粥。所以桌上有两样饭。绯玉喜欢今天午饭里的八宝鸭,一个人就吃掉了小半只。孩子们又平安长大了一岁,没大病没灾。总体来说,这一年姜宁真的很轻松快乐。虽然每到节日会格外忙几天到一个月是没办法的事。前天是贾敏的一周年,家里祭祀一日。昨天,林如海晚饭后才到家,八点来明光院看了看孩子们,问了几句功课,十五分钟就走了,有关“续娶”“扶正”的话是一个字也没提。今天他会什么时候回来?会说对未来的打算吗?姜宁笔下一顿,一张字毁了。她盯着那块墨迹看了半天。今天他不提,她也要问了!姜宁去找刘师父挨了一下午打,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五点四十五,林如海过来了。姜宁累得半死,身上酸疼,没力气多说话,还算和谐地吃完了一顿饭。饭毕,她盯着林如海看。不仔细看还没发现,这人习武半年,好像帅回来了?林如海清了清喉咙:“妹妹?”绯玉拉着黛玉站起来:“我们去找木香姐姐玩!”一溜烟就跑了。姜宁看黛玉的背影——跑得真是好利索!桃嬷嬷也悄悄领所有丫头婆子都出去了。姜宁直接问:“老爷就没有话说吗?”连黛玉绯玉都猜到她有话,做了十年夫妾,孩子都生一个养俩了,她问一问不过分吧。林如海看着姜宁,先看她如云的鬓发,又看她十年如一日冷静从容,仿佛发生什么都能接受的眼神,想到心里的打算,犹豫了一会,先问:“放妾书,妹妹还留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