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便问:“我们老爷去云南了,外头可有人给你使绊子?”
说“没有”姜宁也不会信,谢寒只好说实话:“是有,但不算太麻烦。”
姜宁笑道:“你细说说,就当给我讲故事了,如何?”一面令人:“去把二姐儿抱来,让她见见舅舅。”
谢寒忙道:“可当不起!”
姜宁:“有什么当不起的?我去年便和我们老爷提过了,多个舅舅给二姐儿攒家底,多好的事啊。”便催谢寒:“你先说着。”
谢寒心中既高兴,又失落。
高兴的是他真的和姑娘关系近了,失落的是,和二姐儿的舅甥名分一定,他可能真的再无机会……
和姑娘见一面不容易,谢寒打起精神,尽可能把行商的经历包括遇到的难处都讲得轻松有趣。
在外行走做生意,即便有靠山,也要心里明白,能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其次是会看人眼色,能听懂人话里的深意,也要能把话讲得合时合宜,给姜宁讲几个故事算小菜一碟。
姜宁明知他有意抹淡难处,也不拆穿,真只当听故事听完了。
李岫云把绯玉抱来了。
姜宁告诉谢寒:“你既是舅舅了,叫她‘绯玉’就是。”
绯玉向来不认生,见了谁都笑。谢寒用笨拙的姿势抱着她,对上了她黑亮亮的眼睛。
和姑娘小时候可真像啊。
两位女师父,谢寒约定每位的年例是五十两,住处、三餐、一年四季的衣服鞋袜不算在内。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个价格很公道也足够吸引人。
这两位女师父在外走镖或保护女眷,若年景好,工作多,每年收入大概在八十到一百两之间,工作少,一年也能有四五十两,工作环境自然是风餐露宿,担惊受怕。
林家给她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条件,直接到手的银子比在外工作稍低,但加上各种隐形福利一点也不吃亏,工作也更轻松,日常只负责教几个人习武,偶尔出远门才需要她们保护,还基本是终身制,连带养老。
就算有一天她们不想干了,这份工作经历也足够她们被下一家高门请去。
便是林家获罪败落了,也不会牵连到只签了短期合同的她们。
女镖师算稀有人才,却并不好找到稳定的工作。
武将之家自有家仆家奴会武艺,不需要在外请人,高门文臣也更倾向于直接把人买下来,有身契的奴才用着才放心。
而真正的“中等读书人家”,一般来说不会让女眷习武,女眷出门的机会不多,需要保镖现请比较划算。一年几十两银子,十年就是几百两,也不算小数目了。
像姜宁这样真正只请人不是买人的太少了,所以谢寒才能一下就挑到两位合适的。
其实姜宁也想买人……
可人家有活命的手艺,好好的谁愿意卖身为奴?姜宁也就不强求了。
只要这两位女师父头脑正常,也不可能把林家内宅的事往外说吧?
姜宁算账。
贾敏给的三千两已经入她小金库了,现在家里人来支钱直接来明光院,花林如海给她那五千两。
林如海都默许这五千两花一年,花剩下的是她的了,姜宁就把自己的开销也算在里面。
两位女师父,如果都留下,年例共一百两,吃穿住用和福利加起来估计还要小一百,二百两支出打底。
明光院的特殊门禁还在继续,只是多了林黛玉身边的八个人,规则改成了守门登记的人多领一个月的月钱,余下每人多领半个月的。若想多领一个月,可以经岁雪考试听写,合格的轮流排班守门。
目前守门的人有:岁雪、乘风、白棠、碧薇和贾敏的两个大丫头,秋篱、秋藤。
加上这部分支出,老宅内现有领一两银子的丫鬟、嬷嬷、管事共八人,领一吊钱的下人三十一人,领五百钱的下人三十九人,共七十八人。
加上黛玉的五两,绯玉的五两,她每个月要放出去七十两月钱,一年八百四十两。
七八十人的吃喝拉撒,米面和大部分肉光庄子上送来的就吃不完了,只用买些新鲜蔬菜鱼肉豆腐鸡蛋还有盐、茶、糖之类。
姑苏是产粮大地,菜价比别处还便宜,现下是冬日,只新鲜蔬菜贵,一斤菜七八文乃至十文、二十文,一斤鱼、肉不过二三十文,一个鸡蛋两三文,一斤盐十文,一斤糖二十文,一斤普通茶四五十文——但林家下人喝的都是百文左右的好茶。[注2]
拢共算下来,这些花费也就二三百两,多不过五百两,和月钱加起来就一千两出头。
还有些杂七杂八的开销,比方养马骡,维护车轿,修屋子,种花木,家下人的婚丧嫁娶赏钱,至多三五百两。柴炭是用庄子上送来的,灯烛胭脂这些小东西这边也有铺子送来。
走礼不动这五千两,是看库里有什么,直接取合适的,毕竟收礼也不收到她手里。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姜宁至少可以捞到三千两油水。
加上贾敏的三千两,庄子上和谢寒分红共三千两,她今年的收入竟然快破万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