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84. 第 84 章 假期

“给。”谢云峥把手里的红包递给宋静姝。

宋静姝接过来一摸,就摸出里面包的是古铜钱,“朵朵能摸吗?”

“能,不过得防止孩子放嘴里咬。”谢云峥叮嘱完宋静姝就跟沈氏去贴红纸。

大门跟庇护所里外都是需要贴的,还有剩余的红字就贴在正房与东、西两个厢房的墙上,这样一来,被火烧过的老宅多了一丝喜庆。

谢云峥贴红纸时,刘肃也找出了工具在厨房旧址上忙碌。

朵朵好奇跑过去看。

“朵朵,你离我远点,有灰,别脏了衣服。”刘肃叮嘱小孩蹲上风口离自己远一点。

“好。”朵朵乖乖听刘肃的指挥蹲远点。

从搬到军区大院,刘肃就一直在谢家,朵朵对刘肃非常熟悉,也很信任。

宋静姝见刘肃能照看朵朵,叮嘱一声就回屋拿衣服出来洗,昨天大家都洗澡了,积了不少衣服。

老宅的水井很给力,经过一天一晚,再次恢复了水量,用水一点影响都没有。

夏天的衣服又轻又薄,不会脏到哪去,等沈氏他们贴好红纸,宋静姝这边也搓洗得差不多,洗好的衣服都堆在大木盆里只等最后漂洗。

沈氏看到宋静姝在洗衣服,洗了手,过来帮忙,朵朵早就蹲在大木盆边玩起了水。

因为不冷,宋静姝也就没有阻止。

“妈,我跟刘肃他们去河边挖点白泥回来砌灶台。”谢云峥见大家都有活干,说一声就带着刘肃与黄嘉平挑着畚箕去了河边。

谢云峥虽然没有挖过白泥,但却是知道河里哪里有白泥的。

有他带路,刘肃他们轻易就找到质地非常好的白泥。

白泥又黏又细=腻,不仅是农村土灶最适合修灶膛的材料,还能做瓷器,谢家村不产瓷器,但偶尔也会有人挖点回烧制成土坛子,比买的还好用。

谢云峥他们不会在谢家村待太久,也没想着做什么土坛子,挖了够砌灶台的白泥就回来了。

回到老宅,宋静姝跟沈氏不仅把衣服洗好晾晒在院子里,两人还领着朵朵去了村尾灵堂处帮忙。

农村地区,不管哪家有白事或者红事,村民们都会主动上门帮忙,也是帮衬。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吃早饭的时候。

在家忙活完的谢云峥也早一步跟家里人汇合,在给杜旭上了一炷香后,大家结伴去大厨房吃饭。

在不能家里单独开火的情况下,就算是红白事都会集中到大厨房吃饭的。

捧着碗,宋静姝看着头顶热烈的阳光跟谢云峥小声说话,也不知道谢若兰经过一个晚上是想开了,还是认命了,今天看着精神好了很多。

“明天下葬,村长说明天日子不错。”

谢云峥跟宋静姝说着他知道的消息。

“挺好,天气热,不适合久放。”宋静姝也赞同早点下葬,反正人都死了,多放一天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早点下葬,早点入土为安。

“一会吃完饭我们去山上摘笋。”

谢云峥侧头看妻子,眼睛深邃又带着光,可见他对于上山的事有多期待。

宋静姝好似看到了朵朵跟自己撒娇的样子,笑着点头,“若兰姐那边这会也没什么要帮忙的,村来老人都在,我们去山上摘点笋也好。”

“一会不止我们上山,村民也去。”

谢云峥跟宋静姝解释,“笋是食物,大家得趁笋多的时候多摘点,拿回来收拾好晒成干笋,这样一年到头都有吃的,饥荒时能活人。”

“那今天不是很多人上山?”

宋静姝诧异。

“嗯,气候与天气问题,我们这里的笋要在端午前后才冒出地面,量多,要不是头两天那场雨,笋也还不能摘。”谢云峥就算多年不在村里生活,对村里的情况也了如指掌。

果然,早饭吃完,村长就宣布了上山采笋的事。

谢三叔那边已经留了人与谢三叔一家看灵堂,村里今天所有年轻人都要上山采笋。

笋出来的时间不长,最多半个月,半个月后笋就老。

老了的笋不能吃,也就没有必要再采,得趁笋刚冒头的时候多采,这样才不会耽误。

村长年纪大了,他不方便上山,就让他的儿子谢炎带队。

沈氏也不想去,主要是她没有年轻人的腿脚。

上山下山的,到时候要是爬不动,还得年轻人照顾,多麻烦。

这样一来,就谢云峥领着宋静姝、朵朵跟着村里人上山,谢云峥自身也有身手,就没多安排人跟随,刘肃跟黄嘉平帮忙挑箩筐。

村里摘笋,缺人手,刘肃跟黄嘉平也算是帮了忙。

从杜旭出事到现在,宋静姝还没空跟黄嘉平说过话,趁上山的时机,宋静姝跟对方说了话,主要还是感谢对方的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