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歌顺水推舟,准备朝会,上朝见臣,同时召太尉赵瑞入朝堂。
朝会当日,
章炎郑重其事的汇报道:
“殿下,庆王警告,衡江国恐有变故,希望我们越国早做准备。”
其它官员窃窃私语,一时间略有忧虑。
王歌坐在王位上,他的武道强大,在场除了赵瑞没有一个境界比他高的。
就是赵瑞出手未必打的过他。
王歌可以收敛气息,控制气色。
群臣百官看来,殿下境界似乎才到练皮,十七岁练皮很正常。
而且气色有点萎靡,似乎最近都在操劳传宗接代,对储君之事很是上心。
丞相说着衡江国将会造反,王歌就故作忧虑的问道:
“那该如何是好,我越国除了驻南戍疆的九千人外,其余武卒已经解甲归田,刀兵入库。”
“衡江国动作频繁,越国不可不防,微臣请殿下征召退伍士卒,再整军备,扩建军队,未雨绸缪。”章炎直接说了。
是在庆王那里给的消息太凶险了,衡江国手段已经到了挑动庆越两国关系,刺杀庆国王储,险些害了庆王性命的地步。
这不是造反还能是什么?
“不仅如此,微臣建议,越国还需和庆国联合,统筹战线,如今天下暗潮涌动,北方已生兵祸,南方若生动乱,微臣恐天下不复太平,百姓不再安乐,必须以兵止戈。”
“丞相大义,所言在理,孤亦是这般认为。”王歌点了点头。
有衡江国叛乱情况,大家对再武装没有什么意见。
“只是这募兵钱粮从何而出,规模又是多少?”司空韩登问了。
作为丞相,章炎对越国人力物力再清楚不过了,给了个数字:
“募兵五千,可从南疆抽调兵马,筹足一万三千人马戍守在剑屏关防线。”
但太尉却摇头了:
“衡江国兵强马壮,蓄谋已久,若要叛乱,定是先占弱再攻强,兵锋先指越国,再击庆国,微臣认为,当备两万军戍守剑屏关方能稳妥。
另外一方面南疆的戍卒不可轻动。
虽说年初平定三蛮,然蛮人粗鲁,畏威不怀德,若无重兵驻守,恐生祸事。”
要两万兵才能守剑屏关,还不能从南疆抽太多兵马?
大臣们有点困惑,太尉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越国能养这么多兵吗?
“太尉此言差矣,须知我越国粮草短缺,恐难负担如此多兵丁。”章炎皱眉提醒道。
赵瑞这时候嘴角上扬了。
他暗暗给了越王一个眼神。
有两百石血精米的好处,加上后续武神之秘,赵瑞当然知道该说什么了:
“诸君不知,殿下未雨绸缪,寻着一株奇株,可亩产六千斤粮食,有此粮库,我越国可再养两万兵!”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陷入死寂了
所有人陷入茫然。
啊?
你说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