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皇帝有联系?”
“哪位皇帝?”
“天可汗李世民?”
“乾隆?”
直播间的观众们充满了好奇。
江南笑而不语,娓娓道来:
“我国自古就有关于鹰的图腾崇拜。”
“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在东北曾出土过一件骨雕鹰首,此物用兽骨磨制成鹰的头颈,再雕刻出鹰捕食猎物的形象。”
“这一文物的出土,表明在当时人们已经懂得训鹰。”
“尤其是鱼鹰,还能帮助捕鱼生产。”
“渐渐地,满族对鹰更加推崇。”
“在满族,萨满称海东青为鹰神格格。”
“他们认为,家神三百,野神无数,天地万物皆有神,而鹰神是动物神灵的首位,鹰的敏锐、矫健与凶猛让它傲立群禽。”
“在我国北方,甚至一直流传着“鹰狗无价”这句话。”
“可见对于以游牧狩猎为生的北方民族而言,鹰的重要性。”
“从原始社会的捕猎能手,再到后来宗教象征,鹰的地位可谓是节节攀升,而这其中更为珍贵和稀有海东青就更不用说。”
“各个朝代皇帝为了为了玩鹰,还专门建立了鹰的管理处。”
“比如,唐朝建立了五坊鹰鹘,金元建立了五坊使。”
“这些官员的职位都是正五品,平日里就是训练各种老鹰。”
江南深吸一口气,开始认真的讲故事。
“在我国历史上建立大金王朝的女真人与神秘的海东青有着极其密切的渊源。”
“据说,在女真人祖先居住的境内,出产一种珍贵的珍珠,珠蚌每年十月大熟。”
“但是那时的海边已经坚冰数尺,借助人力,根本无法凿冰取珠。”
“当地有一种天鹅,专以珠蚌为食。”
“而海东青素来喜欢捕捉大雁,有以大雁脑浆为食的习性。”
“于是,女真人的祖先便训练海东青捕捉这种天鹅,并从肚子里获得珠蚌。”
“而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名字就与海东青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闻中,在完颜阿骨打的母亲怀胎十月后即将临盆时,辽国元帅领兵杀来。”
“完颜阿骨打的父亲保护着妻子边战边退,他们退至乌拉山下,父亲肩头受伤,母亲在杂草上生下了一个胖小子。”
“正在此时,漫山遍野的辽兵攻了上来,情况万分危急。”
“突然,从天上飞来一只玉爪玉嘴的大白雕,围着刚刚出生的男婴飞来飞去,还不停地叫着:阿骨——打!阿骨——打!”
“后来莫名其妙的就爆发了山洪,把辽兵冲得七零八落,死伤无数。”
“他们认为这是海东青的相助,为了报答其救命之恩,便将自己的孩子取名为阿骨打。”
“再然后,两个少数民族王朝兴衰变迁便开始了。”
“当时,辽强金弱,金国只能向辽国称臣纳贡。”
“而贡品中就有海东青。”
“在海东青日渐稀少难捕的情况下,辽帝每年都要派出使者到金国横征暴敛。”
“他们就跟小鬼子似得,烧杀掠抢、无恶不作。”
“甚至还会强行跑到有钱人家里,霸占人家的女儿、土地,还有所有财物。”
“及至后来,就连官宦人家的女人都不放过,即便是那些结了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