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都怪臣妾的身子不争气。”</p></p>“若是臣妾争气一点,皇上也不用整日受那些大臣的气了。”</p></p>荣贵妃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跟泰安帝道歉。</p></p>泰安帝登基以来,共诞下子嗣十余个,但所有的儿子都夭折了。</p></p>他一直希望能够养个儿子来继承大统。</p></p>可老天似乎要绝了他这一脉。</p></p>近几年,他一直宠幸荣贵妃,希望能与荣贵妃诞下龙子。</p></p>可荣贵妃除了为他又多生了一个女儿外,肚子便没了动静。</p></p>近几日,以谢政道为首的大臣们开始频繁催促他寻找继承人。</p></p>泰安帝因此非常的不快。</p></p>他知道,这是谢政道的反击。</p></p>就为了他让内阁的折子都要过康益一道。</p></p>自从康益参与了奏折的处理,内阁的大臣们就开始各种找别扭。</p></p>好在最近襄州的战事暂时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p></p>“荣妃,这事也怪不得你,朕知道你做梦都想为朕生子。”泰安帝叹了口气。</p></p>“不如改日我们一起去道门拜拜黄天求个子吧。”</p></p>荣贵妃闻言,眼圈又红了。</p></p>她知道泰安帝一直就不信仰黄天道。</p></p>他可是大宁开国以来唯一一个不信黄天道的皇帝。</p></p>为了生个儿子,他居然要去道门拜黄天了。</p></p>荣贵妃扑倒在泰安帝的怀中:“皇上,真是委屈你了。”</p></p>泰安帝轻轻地抚摸了一下荣贵妃的额头:“莫哭莫哭,你可是这天下一等一的美人。”</p></p>“哭坏了朕可是会心疼的。”</p></p>“来来来,你看这是什么?”</p></p>说着,泰安帝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p></p>荣贵妃皱了皱眉:“皇上,臣妾猜不到。”</p></p>泰安帝微微一笑,打开了瓶塞。</p></p>他将里面的液体轻轻地倒了一些在手上,然后抓起荣贵妃的手。</p></p>均匀地涂抹在了荣贵妃的手腕上。</p></p>荣贵妃眼睛一亮:“好香,皇上快告诉臣妾吧。”</p></p>那香味一闻便知道是栀子花的香气,是她最喜欢的味道之一。</p></p>泰安帝呵呵一笑:“这东西名唤香水,是康益从外面寻来的。”</p></p>“香水?”荣贵妃皱了皱眉。</p></p>随即,她展颜一笑:“好名字,真贴切。”</p></p>“那康益也是个能干的,居然找到这好东西。”</p></p>泰安帝摇了摇头:“与他没关系,这东西是那个洪山县子杨陌的手笔。”</p></p>“又是他?”荣贵妃一惊。</p></p>“怎么总是他?”</p></p>先前的糖霜、河岔台酒、香皂、润肤油、糖玉等产品已经悉数纳入了贡品的范畴。</p></p>每一样东西都刷新了泰安帝和荣贵妃的认知。</p></p>更何况杨陌还作的一手好诗词,如今大宁的文坛流传的都是他作的诗词。</p></p>还有他汉州解围,大败李四维叛军的故事,也在大宁百姓中流传广泛。</p></p>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断地冲击着两人。</p></p>“或许,此人真的是上天赐予朕的宝吧。”泰安帝微微一笑。</p></p>“待这次襄州的战事结束,朕要召见他一下。”</p></p>“若真的有大才,便将他留在朝中做事。”</p></p>荣贵妃笑了笑:“上次皇上就夸赞胡汝直和杨陌是治世之才。”</p></p>“看来皇上一直在关注着呢。”</p></p>泰安帝挑了挑眉毛:“在这朝中,朕得有自己信得过的人啊。”</p></p>话音刚落,门外康益开口道:“陛下,天官大人的密奏到了。”</p></p>“哦?快呈上来!”泰安帝一喜。</p></p>康益小跑着进了大殿,他拿出一个竹筒,将上面的火漆去除。</p></p>从竹筒中抽出一张黄纸,递给了泰安帝。</p></p>泰安帝接过来,细细地品读了一番,随即皱起了眉头。</p></p>片刻之后他重重地将桌子一拍:“国耻啊!”</p></p>“简直是国耻!”</p></p>康益和荣贵妃看到这一幕都慌忙跪了下来。</p></p>“朕这么相信狄武襄,他居然……”</p></p>“他居然……”</p></p>说到这里,泰安帝胸中一股抑郁之气翻涌,直接昏倒了过去。</p></p>“叫御医!”荣贵妃嚎叫着。</p></p>康益立刻奔了出去。</p></p>不多时,御医赶到,经过一番诊治,泰安帝缓缓睁开了眼睛。</p></p>“康益啊,康益,朕是不是一个昏君?”</p></p>康益噗通跪倒:“皇上,奴婢只知道皇上是最最用心最最仁爱的皇上。”</p></p>“谁要是觉得皇上是昏君,奴婢就和他拼命!”</p></p>“呵呵呵呵,可黄天为何要如此折磨朕?”泰安帝一边笑一边流着眼泪。</p></p>他将手中的黄纸递给了康益。</p></p>康益战战兢兢展开了那黄纸,仔仔细细一字一句地读完后也是震惊无比。</p></p>“狄武襄和杨陌好大的胆子!”</p></p>“他们真是愧对皇上的隆恩!”</p></p>荣贵妃皱了皱眉:“和杨陌又有什么关系?”</p></p>荣贵妃自然知道狄武襄是在襄州打仗,可杨陌为何会出现在这份密奏中?</p></p>“给荣妃看看吧,看看这天下还有什么人可以信任?”泰安帝微微闭上了眼睛。</p></p>康益将黄纸递给荣贵妃,然后叹了口气。</p></p>荣贵妃认真地看了一下那纸上的内容,掩住了嘴,眼中泪水打着转。</p></p>胡可贞的这封密奏,击溃了泰安帝和荣贵妃的心理防线。</p></p>他在密奏中将杨陌与狄武襄放弃大散关撤退的事情如实地奏报。</p></p>胡可贞曾经纠结了许久,不知道该不该向泰安帝报告。</p></p>但是最终,他决定不做隐瞒。</p></p>本来以为派上了大宁最强的将领,便可以抵挡住白高国的进攻。</p></p>不料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局,泰安帝瞬间丧失了理智。</p></p>没有子嗣,年年要缴纳岁币,如今还要面临丢弃祖宗土地的可能。</p></p>他一度怀疑,自己会不会成为亡国之君。</p></p>“康益,传朕的旨意……”泰安帝有气无力地说着。</p></p>“即刻着兵部商议更换西北边军统帅。”</p></p>康益哽咽着应下:“奴婢这就去办。”</p></p>“皇上,您可要保重龙体啊!”荣贵妃坐在床边轻轻地抚着泰安帝的胸口。</p></p>泰安帝眼角流下了泪水:“朕对不起祖宗啊!”</p></p>“朕错信了狄武襄。”</p></p>“还有杨陌!杨陌为何要去西北?”</p></p>“谁给他的胆子?”</p></p>荣贵妃知道,泰安帝这是心死了。</p></p>他把杨陌看作是治世的良才,却没想到杨陌跟着狄武襄做出这种事。</p></p>“至于狄武襄和杨陌,就得正法吧!”泰安帝闭上了眼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