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8章角力

\u0011\u000b大宁的内阁如今共有五位大学士。</p></p>分别是首辅谢胥,次辅庞佟,大学士陆继昶、顾维庸、沈半山。</p></p>除了庞阁老,其他四个分别是四大门阀的话事人。</p></p>这也足以看出,大宁朝廷的可悲之处。</p></p>庞阁老是当年广平帝即皇帝位时挑选的阁臣,其他几个都是门阀举荐。</p></p>广平帝即位便是四大士族门阀支持,他不得不向他们妥协。</p></p>广平帝无嗣,只得从血缘关系最近的宗亲中选出了一人即位。</p></p>但这个人也已经是广平帝出了五服的堂弟,且此时已经沦为平民。</p></p>这个人便是当今的泰安帝。</p></p>泰安帝即位后,朝堂被四大门阀控制得更加厉害。</p></p>泰安帝平民出身,对底层百姓有着天然的同情。</p></p>但在这个内阁的掣肘下,他毫无办法。</p></p>如今的朝堂上,泰安帝既不支持主和派的门阀势力,也不支持主战派的庞阁老。</p></p>在他的眼里,主战派同样会造成百姓的困苦,主和派则更不必说。</p></p>此时的泰安帝还不知道,内阁正在议论一件大事。</p></p>这件大事关乎大宁朝廷未来的走向。</p></p>内阁的值房中,五大阁臣都已经到齐。</p></p>他们都满脸不悦,除了敌国进犯一般不会半夜把大家都召集起来。</p></p>而他们都清楚,最近敌国可都没有什么异动。</p></p>谢首辅坐在上首,微微闭着眼睛。</p></p>与谢家关系最好的陆继昶率先问:“庞阁老,到底是什么事?”</p></p>“难道是边关告急?”</p></p>庞阁老摇摇头,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陆继昶。</p></p>“陆阁老,是这份折子里的事情。”</p></p>陆继昶打开奏折一看,瞪大了眼睛。</p></p>“首辅大人,这……”</p></p>谢首辅冷哼了一声:“怎么?难道天塌了不成?”</p></p>陆继昶走上前恭敬递上奏折:“首辅大人,您还是自己亲自看看吧。”</p></p>谢首辅没好气地接过奏折,扫了一眼,眉头紧紧蹙起来。</p></p>“李四维他居然愿意接受朝廷的调遣去镇守西北?”</p></p>他嚯得站起身,在值房中来回踱步。</p></p>他看向众人:“众位大人,你们觉得这件事有几成真?”</p></p>顾维庸摇摇头道:“首辅大人,下官觉得此事不可信。”</p></p>“我们说让他去襄州镇守本来也是一个托词。”</p></p>“只是为了堵住他的嘴,不让他再要军饷了而已。”</p></p>“他李四维会不懂?”</p></p>沈半山也点头道:“下官也是这样想的,这荆湖南路节度使从来没有这么听话的。”</p></p>“他们怎么会舍得离开老窝?”</p></p>“离开了荆湖南路,他李四维可就不是节度使了!”</p></p>但陆继昶却反对说:“我倒是觉得,这事八成是真的。”</p></p>谢首辅饶有兴趣地看着陆继昶:“说来听听。”</p></p>陆继昶拱拱手:“李四维虽然是节度使,但他很清楚军队若是不满随时会杀了他。”</p></p>“他前面可有四个活生生的例子。”</p></p>“可以说,节度使虽然权力大,但是没有能善终的。”</p></p>“李四维不会看不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要自救。”</p></p>沈半山似乎明白了陆继昶的意思。</p></p>在这个局面下,自救便是要脱离节度使的影响。</p></p>如今朝廷给他的这道命令恰好是个契机。</p></p>离开荆湖南路,朝廷肯定会给他任命新的军职。</p></p>而军队离开了荆湖南路,便不能再那么跋扈。</p></p>以前杀节度使,朝廷可以睁只眼闭只眼。</p></p>但现在再杀了李四维就等于造反了。</p></p>沈半山一拍大腿:“陆阁老,你看得透彻啊!”</p></p>陆继昶一脸得意地对沈半山笑了笑:“献丑了。”</p></p>庞阁老却摇了摇头说:“我还是觉得要防他一防。”</p></p>“他若真的愿意去西北镇守那自然是大宁的幸事。”</p></p>“但他若是假意同意,暗中谋划其他不轨之事,那可就不妙了。”</p></p>谢首辅坐回上首:“庞阁老说得也不无道理。”</p></p>“陆阁老,给李四维回复,说若是他愿意去西北,军饷给足!”</p></p>领户部的顾维庸站起身:“首辅大人,真的要给他吗?”</p></p>沈半山哈哈一笑:“顾阁老,他只要离开了荆湖南路,还不是任朝廷拿捏?”</p></p>“到时候先给他个饵料,让他离开,之后还不是咱们说了算?”</p></p>陆继昶补充说:“各位,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p></p>“若是能借这次机会把荆湖南路节度使裁撤,那可是会千秋留名的!”</p></p>“大宁从此将不再有节度使这个怪物了!”</p></p>庞阁老听到这话眯了眯眼睛,他是万不相信这群人会在乎青史留名的。</p></p>他们一定是看上荆湖南路了,若是荆湖南路裁撤了节度使,将是一整块肥肉。</p></p>到时候他们四大家族必然会上嘴啃得满嘴流油。</p></p>这可是大宁最后一块处女地了。</p></p>谢首辅敲了敲桌案:“好了好了,就这么定了。”</p></p>“陆阁老,快票拟吧。”</p></p>庞阁老却站出来开口道:“谢首辅,下官觉得此时更要谨慎一些。”</p></p>“不如将江南西路和荆湖北路的厢军调动向荆湖南路集结一下。”</p></p>“也好给李四维一点压力。若是他图谋不轨也能及时去应对。”</p></p>“庞阁老,这军队一调动就是银子啊!”顾维庸一脸痛心疾首地说。</p></p>“今年各地又是蝗灾又是水旱灾的,户部那边早就揭不开锅了。”</p></p>听到这话,庞阁老一阵腻味。</p></p>每次都是这样,四大门阀想做事的时候,户部就有银子。</p></p>而想为百姓做点事或者想对抗敌国时,户部就揭不开锅。</p></p>他摇了摇头说:“下官建议如此,若是票拟完毕,下官将不署名。”</p></p>票拟是要几个阁臣一起署名的,表示是经过内阁商议的。</p></p>谢首辅眯了眯眼,这是庞阁老第一次明着对抗。</p></p>以往无论他愿不愿意,他都会跟着一起署名。</p></p>至少面子上还能过得去。</p></p>这次,他为何执意要与自己对抗?</p></p>“庞阁老,内阁当共同进退,你这是为何?”</p></p>庞阁老站起身拱了拱手:“谢首辅,大宁如今风雨飘摇,下官只是希望这条船能走得更远。”</p></p>谢首辅凝视庞阁老许久,哈哈大笑:“庞阁老之言老成谋国,你们三个格局太小了!”</p></p>三个阁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谢首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