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丁尚香冷笑。</p></p>“你也配仁慈两个字?小虎那么听话的孩子你也下得去手?”</p></p>徐副寨主咬牙阴笑:“我就该一刀结果了他,再把你占有了,就不会有今天的事了!”</p></p>徐副寨主是真的后悔自己太过仁慈。</p></p>他早该狠心一点,果断一点。</p></p>如今就不会落得这般下场。</p></p>他转过头看着杨陌:“还有你们,都怪高秀山只要活的。要依着我,都给你们砍了!”</p></p>听到这旁边的杜伏山瞪着牛眼呼哧呼哧喘着气:“我……杀……杀了你!”</p></p>他上前一把按住徐副寨主的头,脚踩住他的后背,从腰间拔出长刀。</p></p>杨陌看了看丁尚香,见丁尚香眼若冰霜,便对杜伏山点了点头。</p></p>“杀了吧。”杨陌淡淡的说。</p></p>杜伏山长刀斩下,徐副寨主身首分离,鲜血沿着地面缓缓流淌。</p></p>刚才还气焰嚣张的徐副寨主,转眼就成了一具尸体。</p></p>徐副寨主的亲信一个个吓得浑身战栗,老大伏诛他们怎么办?</p></p>“寨主!我们跟错了人!饶命啊!”</p></p>丁尚香对杨陌抱了抱拳:“杨公子,这些人怎么处置悉听尊便。”</p></p>丁尚香觉得自己御下不严,险些酿成恶果,她想要给杨陌一个交代。</p></p>杨陌看着这些水匪,想到赵才等人差一点就要被交给高家。</p></p>任何危及河岔村的人,他都提不起半点怜悯之心。</p></p>他眯了眯眼对杜伏青说:“一个不留!”</p></p>杜伏青对着护商队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护商队个个抽刀上前。</p></p>他们本来就是杜伏青招募的镇西军退下来的兵士,战场上浴血的杀神。</p></p>杀个把水匪对他们来说简直如儿戏一般。</p></p>手起刀落,人头翻滚,鲜血遍地。</p></p>丁尚香别过头去,努力不看这一幕。</p></p>不管如何,这些人也曾经一起谋生过,她不想直视他们的惨状。</p></p>杨陌冷冷的挥了挥手:“拖下去。”</p></p>尸体很快就被清理干净,只剩下染红的土地。</p></p>杨陌只觉得这些人是死有余辜,一切想要危害河岔村的人都该死!</p></p>丁尚香也被杨陌的冷酷给惊到了。</p></p>原本以为他就是个文弱的书生公子哥,没想到杀人一点都不含糊。</p></p>绑在一旁树上的高秀山父子此时早已经吓得昏死过去。</p></p>杜伏山拿着水瓢一人泼了一瓢凉水才把他们激醒。</p></p>高秀山猛地睁开眼,正好看到杜伏山那张络腮胡子大脸盘子。</p></p>他以为自己是在阎王殿看到了阎罗王,再次吓得昏死过去。</p></p>杜伏山挥舞着手掌拍打他的脸也没把他弄醒。</p></p>“窝……囊。”他喃喃地骂了一句。</p></p>高大少看到遍地的鲜血,腿又不自觉地抽筋起来。</p></p>“杨陌,你别杀我!有话好好说!”</p></p>杨陌笑吟吟地走上前:“高大少,好久不见啊。”</p></p>“最近忙什么呢?”</p></p>高大少快要急哭了:“杨……杨公子,你听我说,我们不是故意和你作对!”</p></p>杜伏山给杨陌搬了把椅子,杨陌坐了下来。</p></p>“继续说,我听着呢。”</p></p>高大少结结巴巴地说:“都是蔡家指使,我们现在没别的办法,只能照做。”</p></p>“他们要把你引诱到汉州!”</p></p>杨陌皱了皱眉头:“引到汉州干什么?他们在汉州有什么布局?”</p></p>高大少摇摇头:“这些我们就不知道了,蔡旻没说啊!”</p></p>杜伏山冷哼一声,把沾满血的长刀伸了过去在高大少身上蹭了蹭。</p></p>高大少立刻哭了起来:“我是真不知道啊!”</p></p>“蔡旻只说引你到汉州后给他飞鸽传书,剩下要做什么就没交代。”</p></p>……</p></p>江宁建康宫中,泰安帝翻看着内阁呈上来的各种奏折。</p></p>这些奏折大部分都已经贴上了票拟。</p></p>所谓票拟,就是各种公文奏章经过内阁商议后拟定的回复。</p></p>由内阁的阁臣写好后,贴于奏章之上,供泰安帝参考。</p></p>泰安帝若批示准许,内阁则正式回复并由皇帝用玺。</p></p>大多数回复,泰安帝都不能驳回,这群阁臣有的是办法对付他。</p></p>所以,泰安帝经常自嘲,他只有点头的权力和义务。</p></p>就在他翻看的过程中,他的贴身太监康益笑嘻嘻地说:“皇上若是乏了就早些歇息吧。”</p></p>“反正今日也是看不完的。”</p></p>泰安帝苦笑一声:“其实看与不看都一样,不过是知道一下罢了。”</p></p>“都是他们的意思,无聊得紧。”</p></p>康益点点头:“皇上,奴婢这里有点不一样的,您要不要看看?”</p></p>泰安帝蹙眉问:“你那能有什么?”</p></p>康益从袖中取出两份奏折:“这是奴婢从内阁丢弃的奏章里找到的,不知何故被他们丢了。”</p></p>“什么?”泰安帝震惊。</p></p>在他的意识里,内阁一定是会把所有的奏章都如数票拟交上来的。</p></p>怎么还会有丢弃之说?</p></p>康益叹了口气:“皇上,您别怪奴婢多嘴。”</p></p>“您这皇上当的难受,奴婢也都看在眼里。”</p></p>“为了让您知道外面的事,奴婢经常派人去内阁那边转悠。”</p></p>泰安帝神色缓和下来,他不忍心责备这个老太监。</p></p>他从一介平民变成皇帝,却如同被关进了笼子。</p></p>他的皇后妃子都是四大门阀安排的,都没法说说体己话。</p></p>也只有这个老太监,对自己忠心耿耿了。</p></p>康益继续说:“今日奴婢便找到了这两份折子,您瞅瞅。”</p></p>泰安帝接过折子一看,一份是翁六一上的,另一份是胡汝直上的。</p></p>他笑了笑说:“翁先生还真是闲不住,都致仕了还不忘上折子。”</p></p>“朕就先看看胡汝直的折子,把翁先生的留着压轴。”</p></p>他打开胡汝直的折子,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p></p>继而再次舒展,继而双眼放光,继而拍案叫好。</p></p>“好啊!好啊!”</p></p>康益不知道泰安帝看到了什么只能附和的笑笑。</p></p>“康伴伴,你知道胡汝直说了些什么?”泰安帝摇晃着那份奏折。</p></p>“他说,洪山县今年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把往年全年的税赋收齐了。”</p></p>“而且还翻了一倍有余。”</p></p>“他还说洪山县现在百姓的生活比以前好了许多,实在是难得的紧。”</p></p>康益拱手说:“恭喜陛下收货治世能臣!”</p></p>泰安帝却神秘一笑:“可胡汝直却将这一切归功于一个叫杨陌的庠生!”</p></p>“让朕很是感兴趣啊。”</p></p>“你也看看!”</p></p>康益却吓得跪在地上:“我大宁祖训宦官不得干政,皇上这是要逼死奴婢啊。”</p></p>泰安帝冷哼一声:“你比那群阁臣强多了,朕许你看。”</p></p>康益这才毕恭毕敬的接过折子,他看的过程比泰安帝的表情却又精彩了几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