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内阁当中,谢首辅铁青着脸。</p></p>他面前摆着三本奏疏,和一道密旨。</p></p>三本奏疏分别是胡汝直、曾国公上的捷报,还有一本是京西南路安抚使郭青的奏疏。</p></p>本来前两本奏疏先到了内阁,内阁就怀疑过。</p></p>为何整个战争过程中丝毫没有提及郭青和厢军的指挥使。</p></p>直到他们看到了巡按御史上的奏疏,才知道郭青和指挥使所作所为。</p></p>而此时,郭青的奏疏也终于送到了中枢。</p></p>郭大人此时正躲在汉州东北部的红安县,完全不敢回到汉州去。</p></p>战后的汉州在胡汝直的管理下已经迅速恢复了秩序。</p></p>他组织百姓修复战争中受损的房屋和城墙。</p></p>官府还组织了全城的郎中,为战争中受伤的军民疗伤治病。</p></p>商户们打开门正式开始营业做生意。</p></p>城外的粮船穿梭不停地往汉州运送粮食,粮价很快地稳定了下来。</p></p>郭青得知汉州如今军民一心完全都是听从胡汝直的,更不敢回去了。</p></p>他只得借着红安县的驿站将他的奏疏送了出去。</p></p>因此,才比胡汝直和曾国公的奏疏慢了几天。</p></p>他在奏疏中对胡汝直极尽诋毁,说他夺权,还想要谋杀上官。</p></p>但这些话在巡按御史的奏疏面前,显得苍白无力。</p></p>而郭青,又恰恰是他谢家的人。</p></p>这让谢首辅十分的不开心。</p></p>那道密旨则是泰安帝亲自下达给内阁的。</p></p>正常来说,大宁的皇帝的圣旨不能越过内阁。</p></p>但如果是下给内阁的旨意,自然可以直接下达。</p></p>泰安帝的密旨中要求,内阁要认真地对汉州保卫战中的功臣进行褒奖和赏赐。</p></p>“诸位,既然都已经看过这几本奏疏了,也知道陛下的意思。”</p></p>“那咱们就议一议吧。”</p></p>谢首辅就算再不乐意,在这旷世奇功面前也不能如何。</p></p>如果他执意要做什么决定,那他必然会遗臭万年。</p></p>“谢公,依下官看,这次的战功主要是曾国公的。”陆阁老首先发表意见。</p></p>“那胡汝直刚刚到汉州怎么可能做到?”</p></p>“况且看他履历,他也没有打过仗。”</p></p>顾阁老点头道:“陆阁老所言极是,不如就将首功给曾国公。”</p></p>“赏赐他儿子个官职,反正早晚他也要继承曾国公的爵位。”</p></p>沈半山却摇了摇头:“谢公,不是让曾国公去西北吗?”</p></p>“万一他跟着狄武襄一起再立功,当如何赏赐?”</p></p>“难道要封王不成?”</p></p>谢首辅沉声问:“那你是什么意思?”</p></p>庞阁老插话说:“别争了,胡汝直和曾国公都在奏疏中提到一个年轻人。”</p></p>“他们也都说这个年轻人是首功,既如此就封赏那个年轻人。”</p></p>“对胡汝直和曾国公例行封赏一番即可。”</p></p>沈半山嘴张了半天始终没有说出来,他的意思实际和庞阁老一致。</p></p>他不想让曾国公和胡汝直得到最大的利益。</p></p>谢首辅冷笑一声:“庞阁老,曾国公和胡汝直好歹是朝廷命官。”</p></p>“朝廷派去的人当然要领首功,这关乎朝廷的颜面。”</p></p>庞阁老拱了拱手:“庞佟不敢苟同。”</p></p>“我只知道在军中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才会让军队勇往直前。”</p></p>沈半山这时插话道:“庞阁老所言也有几分道理。”</p></p>“若那年轻人真的有本事,也该展示下朝廷的恩泽。”</p></p>“另外两位既然是朝廷命官,也是履行分内的职责。”</p></p>谢首辅眯了眯眼:“那你们说如何封赏那人?”</p></p>庞阁老想了想说:“按大宁的惯例,下一数十万人大城可封伯。”</p></p>“汉州人口数十万,商业发达,为朝廷贡献赋税无数。”</p></p>“当封为伯。”</p></p>陆阁老闻言冷哼一声:“荒唐!”</p></p>“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人直接封伯?”</p></p>“当今陛下在入宫前还是一介平民呢!陆阁老是说陛下没有资格?”庞阁老直接抬出了泰安帝。</p></p>此时泰安帝的贴身太监康益来到了内阁。</p></p>最近他来内阁的次数明显增多,而且态度也比之前明显横了一些。</p></p>“咱家是代替陛下来看看各位商议的结果。”</p></p>康益一到,陆阁老直接哑了火,不再说话。</p></p>沈半山却开口了:“封伯是不可能的。”</p></p>“最多给他个子爵,已经是朝廷破例了。”</p></p>大宁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一旦封爵就是妥妥的贵族了。</p></p>在沈半山眼里,让杨陌从平民跃为贵族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p></p>“那封的呢?”庞阁老问沈半山。</p></p>沈半山冷笑:“封得就算了吧?”</p></p>“还真要全套吗?”</p></p>大宁的爵位一般都会伴随着封地。</p></p>不过封的分为实封和遥领两种。</p></p>实封就是真的给你一片封的,让你管理。</p></p>不过你要接受朝廷的征召并向朝廷纳贡和缴税。</p></p>遥领则往往是封爵之人在朝中任职,并不去封地。</p></p>这种情况下,封地的赋税则是交给封爵之人的。</p></p>曾国公就属于遥领的类型。</p></p>康益轻咳了几声:“咱家说两句,各位在议这事的时候还是要参照祖宗之法。”</p></p>“总不能让陛下落个刻薄寡恩的名声不是?”</p></p>话都说到这里了,大家自然也都明白了。</p></p>谢首辅思量片刻说:“那就封那杨陌做洪山县子吧,把那洪山县封给他。”</p></p>“但每年上交的税赋要较之前翻倍。”</p></p>“至于曾国公,把他从二等公升为一等公。”</p></p>“胡汝直嘛,既然他的上官已经殉国,让他暂代汉州知州一职。”</p></p>陆阁老立刻站出来叫好:“谢公这赏赐最为公正了。”</p></p>“不仅让首功之人得到了莫大的赏赐,也没让朝廷吃亏。”</p></p>顾维庸也点头:“嗯,这样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