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七章捡漏文庙

黄永寿的话,让李重楼一脸不解。</p></p>去年他还只是江家的赘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不懂什么鉴宝收藏。</p></p>一个大盗墓贼,怎么会跟自己扯上关系?</p></p>“您不是东林朝奉么,东林的前老板林震东,就是因为这事给逮进去的。”黄永寿郑重说道。</p></p>嗯?</p></p>李重楼心头猛地一震。</p></p>师父被人诬陷盗墓入狱,原因却从来没对自己提起过。</p></p>想不到竟歪打正着,得知这种秘闻。</p></p>难道那个大盗墓贼跟师父是老相识?还是说秦州有什么墓里有那件秦代至宝的下落?</p></p>秦州?</p></p>秦代至宝……</p></p>突然间,李重楼觉得这冥冥之中,似乎有所关联。</p></p>“具体过程你知不知道?”</p></p>李重楼按下心头波动,不动声色问道:“那人跟我师父又是什么关系?”</p></p>“这我哪知道啊,我就是个普通的牵头人……”黄永寿头摇的像拨浪鼓。</p></p>“他要是再来秦州,第一时间通知我。”李重楼知道再问下去也是白搭。</p></p>师父跟那人一起下墓,师父被抓,那人却没事。</p></p>这件事情怎么看都透着蹊跷。</p></p>或许找到这个人,便有可能替师父洗清罪名,从牢里出来。</p></p>这事反正急不得,等师姐回来以后先问问她,然后再去监狱问问师父本人。</p></p>不过在此之前,倒是可以去见个故人。</p></p>“明白明白。”黄永寿点头哈腰,吩咐上菜。</p></p>趁着服务员还没来,李重楼掏出鸡心佩,送到他面前:“看看这东西。”</p></p>“这……”</p></p>黄永寿不敢用手碰佩子,把脸凑到跟前,双眼圆瞪冒着精光,伸大拇指啧啧称赞:“有一眼!东西绝对至尊!”</p></p>“这怕是能看到汉吧?”</p></p>“这工手,这色沁……”</p></p>“说人话!”许烈毕竟行外人。</p></p>行话他一概听不懂。</p></p>“许哥您别恼,我跟您解释解释,所谓有一眼,便是指看出东西不错,至尊指的是绝对没问题的品相上等的藏品。”</p></p>黄永寿最怕许烈,赶紧用最直白的话翻译着:“工手呢说的是雕工,工匠的手艺,一般只用在木、玉、牙、竹、石雕刻上。”</p></p>“字画不用这个词。”</p></p>“李老板是行家,所以我才用行话。”</p></p>“这块鸡心佩品相上等,雕工无双,材质见古,好东西啊。”</p></p>闻言,许烈露出一脸冷笑。</p></p>黄永寿的眼力,比李重楼还是差太多。</p></p>李重楼不动声色,淡淡说道:“我说过让你挣钱,你想办法联系一个叫唐修竹的人。”</p></p>“他父亲是吕氏集团第二大股东。”</p></p>“好收藏,但眼力平平,把这件鸡心佩卖给他。”</p></p>来的路上他已经想好,怎么处理这块鸡心佩。</p></p>明知是仿品,他肯定不会卖给吕云絮,但古玩行历来讲的就是眼力。</p></p>眼力不济吃药打眼那是常事。</p></p>唐修竹上次在琴韵庄园设局坑他,梁子已经结下。</p></p>后面的车祸,虽然杀手说是张道成,但李重楼觉得跟唐修竹应该脱不了干系。</p></p>既然如此,不坑他坑谁?</p></p>“这事包在我身上,李老板您给个数。”黄永寿面露兴奋。</p></p>这么大桩东西一旦成交,他这一年可以说是衣食无忧。</p></p>上次帮江涛卖玉香炉,因为价低毛都没落一根。</p></p>还是跟着李重楼混有油水。</p></p>正说着,服务员端茶上桌,黄永寿连忙一手捂住鸡心佩。</p></p>等人走后,李重楼才缓缓开口:“按你的眼力开吧,提成按规矩来。”</p></p>他不能开价,开了就是知假卖假坏了规矩。</p></p>但黄永寿就没问题,他看不出究竟,当然不能算故意卖假。</p></p>真要有高人看出来,也无非就是个交易不成而已。</p></p>“明白。”黄永寿精似鬼,眼珠一转便不再多问。</p></p>小心翼翼把鸡心佩收好。</p></p>替二人把酒倒满,恭恭敬敬招待着。</p></p>酒行一半,李重楼才把此行的目的抖露出来:“除了东山,还知道哪有漏么?”</p></p>“没了……”</p></p>黄永寿脸色一苦:“这年头,信息这么发达,谁家有点老东西都跟宝一样攥着。”</p></p>“想捡漏实在太难了,要不是李老板您照顾,再过阵子我怕是连锅都揭不开喽。”</p></p>李重楼点头不语。</p></p>这话没错。</p></p>古玩捡漏,除了自身眼力,靠的就是信息不对称,我知你不知。</p></p>信息越发达,难度也就越大。</p></p>但绝不代表着没有机会,毕竟有些人就算珍宝摆在他面前,也视而不见,甚至当成垃圾。</p></p>几十年后都屡见不鲜,何况现在。</p></p>既然问不到新地方,饭后李重楼便决定跟许烈在古玩市场好好逛逛。</p></p>大钱要赚,小钱也不能放过。</p></p>至于黄永寿,李重楼打发他去替自己办件事,找个人。</p></p>“重楼,这满地花花绿绿的,就没一个好东西?”许烈越逛越觉得眼花:“我打算给千千买个礼物,你帮我掌掌眼。”</p></p>地摊上什么都有,从新石器时代的玉、陶到后世的字画刀剑炉,样样俱全,个个显老。</p></p>他是一个都看不懂,李重楼则是背负双手,走马观花。</p></p>“这些连赝品都算不上,充其量就是工业垃圾。”</p></p>李重楼手一指远处的文玩区域:“你要想买点小玩意,得去那边买现代的木、玉、玛瑙制品,虽然品相普遍不行,好歹也是天然的。”</p></p>“先别急,逛逛再说。”</p></p>说完,带他朝旁边的一家名为“浩气斋”的古玩店走去。</p></p>那家店,装修很新,风格也挺现代,店门大开。</p></p>店内的博古架上摆满了形形色色的古玩,无论是做工还是韵味都不是地摊货能比的。</p></p>老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正在招呼客人。</p></p>看上去文质彬彬,笑容和善。</p></p>店里已经有不少顾客在游览,看的多买的几乎没有。</p></p>李重楼随便瞟了几眼,目光落在一支珍珠铺底,鸳鸯花形的金黑相间发簪上。</p></p>簪子上面还带着泥土,竟未全干,透着湿气。</p></p>眼神微凝,伸手拿起簪子问道:“老板,这簪子什么价?”</p></p>“两万!”</p></p>老板见有人叫,笑盈盈走过来:“这是支清朝的鎏金簪子,市面上可不多……”</p></p>“一千。”不等他话说完,李重楼面无表情,淡淡说道。</p></p>这一刀砍的可谓惊天地泣鬼神。</p></p>老板脸庞都见抽搐。</p></p>古玩行的规矩,漫天要价便可坐地还钱。</p></p>行家不管你开多少,只说自己认为值的价。</p></p>这东西,它就不是个清朝的簪子!</p></p>报价两万便可见老板不识货,大小算个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