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八十五章看走眼了

清朝的妃子众多,喜好各不相同,这大家都知道。</p></p>但却没有人能料到,居然有人能把每个妃子的喜好,都了如指掌。</p></p>这……</p></p>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p></p>别扯什么熟能生巧,技近于道。</p></p>这根本就不是看书能看出来的,人的大脑记性就那么多,这么偏门的东西,怎么可能有人记着。</p></p>而且还是个二十几岁的小年青。</p></p>且不说他说的这些是不是对的,光是能说出这些内容,就足以让在场所有人震惊了。</p></p>“这小子有点东西啊,恐怕不是国宝帮那么简单……”</p></p>“我一直以为自己博览群书,现在才知道原来是见识的太少,山外有山啊,保山南红跟清朝妃子这一项我认输。”</p></p>“难怪敢跟朱同仁立字据,看样子不是个不学无术的人。”</p></p>……</p></p>单凭这几句话,便足以让不少人瞬间改观。</p></p>虽然他们觉得最后还是朱同仁赢,但看李重楼的眼神,已从国宝帮变成了一丝欣赏。</p></p>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小伙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错了。</p></p>毕竟古玩是需要年龄沉淀的。</p></p>“哼,勉强算你答对吧。”朱同仁脸色越发难看。</p></p>表面竭力维持着镇定,心里却惊滔骇浪一般。</p></p>这枚珠子,是他在一位大师手里高价买的,掏了六十万,就这还算是捡了点小漏。</p></p>那位大师说这珠子绝对是清庭流传出来的,看形制应该是哪位贵妃所有。</p></p>但凭他的眼力跟知识,却不知道具体原来的主人是谁。</p></p>算是半知半解。</p></p>让他有朝一日彻底搞明白,告诉自己。</p></p>没想到,李重楼这小子,仅仅只是瞟了一眼,便说的如此详细。</p></p>当然这话还需要经过多话验证才能知道是不是对的。</p></p>可即便如此,也已经超出他的认知范围。</p></p>他很想死皮赖脸不承认,但任他脸皮再厚,此时也找不出半点毛病。</p></p>只能硬着头皮算过。</p></p>心里想着的是,李重楼国宝帮的,平常肯定关注对象都在宫庭上面,误打误撞碰对一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p></p>但接下来那两件,一个比一个贵重,而且都跟宫廷无关。</p></p>任他再怎么胡编乱造,也不可能看出来分毫。</p></p>“李大哥真棒,让他们知道,狗眼看人低多蠢!”金静鼓掌喝彩。</p></p>她虽看不懂,但却知道这东西关系到自己一行人的尊严。</p></p>赢了当然是好事。</p></p>“这第二件,就是你脖子上戴的东西。”李重楼微微一笑,指向朱同仁的脖子。</p></p>领口处,露出半个璀璨金黄的圆珠。</p></p>比一元硬币略大,椭圆形,上面散发着丝丝的纹状光芒,换作不同角度便能呈现不同的图案,十分耀眼。</p></p>跟朱同仁的气质,有得一比。</p></p>很适合用来炫耀。</p></p>说罢,不等朱同仁问,接着说道:“这是枚椰子螺所产的海螺珠,这个尺寸、花纹、大小,都算是极品。”</p></p>“按现在的市场价格,应该在一百万左右。”</p></p>“椰子螺产珠的概率极低,大部分人终身都没听过,而且其本身售价昂贵,更是稀有中的稀有。”</p></p>“只不过这种有机宝石类的东西,还不能称做古玩,甚至连文玩都算不上。”</p></p>“姑且算是宝贝吧。”</p></p>嘶……</p></p>这次是倒吸冷气,不少人面面相觑,瞠目结舌。</p></p>古玩行,有精细的分类,每个人终其一生精研其中一类已是极限,想要达到很高的成就还要看天赋。</p></p>至于有机宝石类,只属于文玩中的一类,根本跟古玩搭不上边。</p></p>以至于不少人都不认识这东西。</p></p>被李重楼这么直白的点透,岂能不惊。</p></p>这小子,在南红玛瑙领域已经表现出超人的见识,现在又一语断出海螺珠的出处及价值。</p></p>这两样都是宝玉石类。</p></p>说明什么?</p></p>这小子擅长宝玉石类的东西鉴定。</p></p>若是朱同仁身上三件宝贝都是属于宝玉石类,那今天岂不是悬了?</p></p>就连朱同仁脸色也变的极其难看起来。</p></p>海螺珠确实如李重楼所说,一百二十万买来的,多出的二十万是因为它稀有。</p></p>平常不少人都把它当成了蜜蜡,让他无形中装了多次成功的X。</p></p>没想到,却被李重楼一眼看出究竟。</p></p>当然,这可能跟他精研宝玉石有关。</p></p>这么想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p></p>但认出两件又如何,最后一件认不出,一样要给自己下跪磕头。</p></p>这一件,可跟宝玉石一点关系都没有了。</p></p>“小子,你确实有点本事,认出了两件,那最贵的一样东西呢?”朱同仁硬着头皮问道。</p></p>李重楼闻言,手指移到了朱同仁的左手上。</p></p>指着那枚翠绿的翡翠扳指道:“这么明显,还用说么?”</p></p>“这枚翡翠扳指,是清末民初的老料新工。”</p></p>“种水虽然一般,但胜在色艳、正、浓,帝王绿无疑。”</p></p>“这种仿清式的规格厚度,再加上民国到现在的时间洗礼,包浆醇厚隐现宝光,市价应该不会低于两百万。”</p></p>“是你身上最贵的东西。”</p></p>这个扳指,进来时他就看到了,他说出了表面的东西。</p></p>但实际上这个扳指还另有来头,只不过不足以为外人道之了。</p></p>朱同仁把这东西戴在手上到处显摆,明显是明珠蒙尘,纯粹二傻子。</p></p>等它成了自己的,才能真正的发光发亮。</p></p>话音一落,便听到朱同仁哈哈大笑起来:“小子,你道行还差的太远,眼光拙劣,除了宝玉石类别的狗屁不懂。”</p></p>“居然说我这扳指是最贵的,真是瞎了你的狗眼。”</p></p>“看看……来看看这是什么!”</p></p>说着,撩开衣襟,露出腰间挂的一个五彩斑斓的小巧包袱瓶,一巴掌长。</p></p>表情得意忘形。</p></p>这个小包袱瓶,并没有被他衣物遮挡,原本露出下半个瓶身在衣襟外,肉眼是能看见的。</p></p>他就怕李重楼注意到这东西,却没想到李重楼看到的是他手上的扳指。</p></p>果然,他对宝玉石确实是有点眼力,可在古玩行就是个愣头青。</p></p>当下便觉得自己赢定了。</p></p>不止是他,就连宁朗的脸色也变了。</p></p>那个小包袱瓶,看到的瞬间他便认出来,这是画珐琅的料器。</p></p>如果记得没错,2012年的时候HKD拍卖行就拍出一个差不多大小、形制的黄地浮云飞凤牡丹纹包袱瓶,当时的拍价是24244700元。</p></p>为什么有零有整?</p></p>便是买方为了让人记住那件珍品,特意而为。</p></p>这东西,才应该是朱同仁身上最贵的吧?</p></p>这下完了,李重楼竟然看走了眼,岂不是要当众对朱同仁磕头拜师?</p></p>一时间,宁朗心不由揪了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