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看着暴躁的百姓,道:“有句老话,叫百姓如水,能载舟,亦可覆舟。”</p></p>“你这么强势镇压,他们只会更加不甘的反抗。”</p></p>副统领连忙认错:“大人恕罪,末将愚钝,不知该如何处置。”</p></p>方云讥讽一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虽然咱们宁知县只是个七品芝麻官,但贪污想必也很多吧?”</p></p>副统领顿时明悟:“是,小人这就去清点宁知县贪污之款项,而后将其公布于众!”</p></p>方云拍拍副统领的肩膀:“有前途。”</p></p>副统领欣喜的谢过夸奖,迅速离去。</p></p>不到半个时辰。</p></p>他就跑回来了,还让人搬着大量的金银珠宝。</p></p>那些钱财被放在众多百姓和书生面前。</p></p>让本来愤怒的他们,有些无法理解。</p></p>一个秀才皱眉道:“你这是要收买我们?”</p></p>“不,这是宁知县这些年的贪污所得。”方云淡淡道。</p></p>“胡说八道!”秀才大怒:“你这是给宁大人泼脏水,你这是无耻的栽赃!”</p></p>方云瞥了一眼身边新提拔的书吏。</p></p>书吏立刻捧着一个账本走出来,大声诵读:“天武5230年1月,收陆家纹银500两,释放其强占民女的侄儿。”</p></p>“天武5230年4月,举办寿宴,收XXX等24家商铺寿礼,共计1288两!”</p></p>“天武5230年5月……”</p></p>“天武……”</p></p>“……”</p></p>这个书吏其实也没多念。</p></p>就只是念了宁知县为官一年的‘收入’。</p></p>就已经收受贿赂2000多两了!</p></p>那些百姓听得大受震撼,十分不敢置信,别说他们,就连方云也是很惊讶。</p></p>他知道天武王朝国力强盛,民众富庶。</p></p>但没想到一个知县,都能每年收2000两的银子。</p></p>不过应该也是因为他出身宁家。</p></p>大家不光巴结他,也想巴结宁家。</p></p>普通的知县,可收不了这么多钱。</p></p>甚至还要被当地的豪绅和氏族打压,干啥都要跟人三七分成。</p></p>七成还是人家的。</p></p>而那些本来民怨沸腾的群众,听着听着,也逐渐没有了动静。</p></p>打倒方云。</p></p>拯救清官的口号,也没脸喊了。</p></p>他们没想到,心目中的清官,竟然也会和各大氏族营私结党,收钱放过罪犯!</p></p>之前那个最爱发声的秀才,也是憋得脸红脖子粗,好半晌才憋出一句:“谁知道这账本是真是假?”</p></p>方云对书吏说道:“这些人都是宁家的门生,对宁知县的笔迹肯定熟悉,将账本给他们查看。”</p></p>书吏当即捧着账本递过去,却死死盯着这些人。</p></p>他害怕这些人会故意撕毁账本。</p></p>方云却毫不在意。</p></p>在他面前,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敢捣乱那是找死!</p></p>那些书生也是老老实实传阅账本。</p></p>每有一人看过内容后,都会脸色发白,双手颤抖。</p></p>没错,确实是宁知县的笔迹!</p></p>可……他堂堂知县,为何要跟罪恶合作?</p></p>众多书生面容苍白,眼睛无神。</p></p>他们一直尊敬的信仰,仿佛在此时崩塌了!</p></p>同时也不理解,为何宁知县如此作恶,浩然正气却不会消失?</p></p>事实上这些书生大多数尚未凝聚浩然气,所以不懂。</p></p>浩然正气确实能让儒家文臣不敢成为恶人。</p></p>但也有个弊端。</p></p>就是只要儒家弟子内心坚定,不认为自己有错就不会有事儿。</p></p>再就是只要不被百姓和国家认定有罪,也不会有问题。</p></p>儒家的力量,一直都是来源于国运和百姓!</p></p>……</p></p>宁家‘罪行’被揭穿。</p></p>那些百姓也都没脸再帮宁知县发声支持。</p></p>反而开始痛恨起这个贪官!</p></p>一个个骂骂咧咧的,对着宁家吐口水。</p></p>副统领见到这些民怨轻松被解决,很是佩服:“大人,您怎么知道宁家一定会贪污?”</p></p>宁家在本地名声一向极好,就连副统领都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会贪污还作恶。</p></p>方云淡淡道:“人心都贪,只是普通人没机会贪,可一旦有了权力,没有几个人能洁身自好。”</p></p>副统领想到自己昨日刚上任,就有一大堆人来讨好送礼。</p></p>顿时深以为然。</p></p>等解决了这些所谓的民怒民怨。</p></p>方云回到了六扇门,安静的等待一个人的到来。</p></p>没多久,一个身影就急匆匆跑进六扇门,直奔方云公房。</p></p>刚进门,那人就咕咚一声跪倒在地。</p></p>“平安城县丞魏骑,拜见方大人!”</p></p>县衙,一般有三个人负责治理。</p></p>知县统管一切。</p></p>县丞是二把手,也主管政务。</p></p>像现在这种,知县被干掉了,理论上他就是老大。</p></p>还有个主簿。</p></p>负责管理税务和户籍。</p></p>按理来说,县丞和方云虽然算不上平起平坐,却也不需要行此大礼。</p></p>但他就是前来拜见,手里还攥着一把带血的匕首。</p></p>“你这是要来刺杀我的?”方云调侃。</p></p>“下官不敢,是本县主簿意图联络下官来行刺您,被下官所杀。”</p></p>“大人若不信,可派人去县衙查看。”</p></p>“主簿的尸首就在县衙门口!”</p></p>县丞头紧紧贴在地上,屁股高高撅着。</p></p>那叫一个忠诚,那叫一个卑微!</p></p>方云哈哈大笑:“魏大人何必如此,我不过是开个玩笑,快快请起吧。”</p></p>“下官不敢,日后愿为大人鞍前马后,万死不辞!”</p></p>“还望大人不要嫌弃下官无能!”</p></p>县丞魏骑连忙表忠心。</p></p>方云其实对魏骑的投靠早有预料。</p></p>因为魏骑虽是县丞,但在县衙其实就是个边缘角色。</p></p>宁知县和主簿是一家人,为了把持权力,他们总是联手打压县丞。</p></p>导致魏骑为官3年,却每日赋闲在家,无所事事。</p></p>偶尔县衙出了纰漏和错误,就会让他背锅。</p></p>魏骑早已经恨透了宁知县和宁家。</p></p>如今有机会,自然愿意投靠方云。</p></p>至于为什么不去投靠安南王世子?</p></p>人家也得看得上他啊。</p></p>区区一个寒门出身的县丞,还值得亲王世子拉拢?</p></p>方云倒是很需要魏骑这样的谋士、文臣。</p></p>他以阴神感知。</p></p>确认魏骑没说谎,是真心投靠。</p></p>方云当即拍板:“好,从今日开始你就是县衙真正的做主之人,就算是再有新的知县来,我也会让其听从你的吩咐,将来加官进爵都不在话下!”</p></p>魏骑重重磕头谢过。</p></p>等把头磕的都有些青紫了,他才起身,有些犹豫的说道:“大人,宁知县虽然不受圣上待见,但终究是儒家弟子。”</p></p>“儒家镇守国运,纵然是皇家也已经几百年没对他们做过屠门灭户的事情了。”</p></p>“今日之事一旦传出去,只怕儒家那些人不会放过您。”</p></p>“您可有什么办法反击?”</p></p>方云却不着急,淡淡道:“不要慌,我倒是要看看,他们有什么能耐对付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