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那么大,城门那么多,普通士卒想要逃命,比较容易。
洪承畴看上了这支军队,论力量,他不如杨嗣昌远矣。
看似有二十万大军,可有近一半是左良玉手下。
左家军不可能听洪承畴的话。
高启潜仔细想了会,说道:“咱家先前陆续收留了一万溃兵,加上这些日子,将近一万五。”
“少了!”洪承畴沉声道:“至少要三万,本督才有实力与杨嗣昌争锋。”
“咱家明白,立刻去收留兵马。”
高启潜离去了,洪承畴皱眉道:“杨嗣昌、刘泽清、王朴,三人加起来,三十万大军不止。”
“还有个态度未明的祖大寿,这个棋局难啊!”
王朴手中五万兵马,皆是京营出身,战斗力虽然一般,但也不能无视。
刘泽清手里有六万大军,较为精锐,但也擅长逃跑,洪承畴虽然重视,但也不惧。
反而是杨嗣昌到了山东,先是训练十万新军,后因士卒逃跑,有敢压力,加上山陕变动,又陆陆续续招募了十万军队。
如此一来,杨嗣昌手里有二十万大军,皆是用钱粮喂养出来的精锐,火器装备率惊人。
因此,洪承畴对杨嗣昌非常忌惮。
正是如此,洪承畴才要收留溃败,增强实力。
至于左良玉?
可为盟友,却不可信!
左良玉劣迹斑斑,背刺队友是好手,洪承畴怎不防范?
山东,兖州府。
杨嗣昌、史可法、刘泽清、王朴、祖大寿几人,坐在堂上商议。
杨嗣昌开门见山道:“陛下驾崩了,大明亡了!”
听闻此言,众人悲伤,不管真心还是实意,大明灭亡,都是巨大打击。
特别是史可法,忠正廉洁,虽然对大明灭亡,早有预料,但真正发生,还是悲痛欲绝。
待众人情绪稳定下来,杨嗣昌问道:“史宪之,查清楚了吗?大乾会不会打过来?”
听到这话,祖大寿几人面色凝重,崇祯驾崩,大明灭亡,不关乎他们生死。
而大乾打过来,就是灭顶之灾,故几人对这个问题,比大明存亡,还要上心。
“不会!”史可法缓缓道:“下官听说,大乾正围剿小阮主,小阮主未死,大乾不会乱动刀兵。”
“而且大乾行事极稳,还想等着吾等和李自成厮杀,坐收渔翁之利。”
“那就好。”杨嗣昌松了口气,只要大乾不打过来,就还有机会。
至于与李自成厮杀?
杨嗣昌于公于私,也不能放过李自成,否则就是自绝于天下。
接着,杨嗣昌盯着祖大寿问道:“祖少保,你可愿拥立福王?”
“可!”祖大寿正色道:“不过本少保要前往辽东,放在鞑子和李自成攻打。”
来之前,祖大寿就做好决定,拥立福王没问题,但别想他出钱出力。
祖大寿只想回到辽东,当个土皇帝,坐观天下局势。
杨嗣昌脸色难看,祖大寿这是明着不愿帮忙了,少了关宁军,他对付李自成难度上升一倍不止。
关宁军全是骑兵,还是精锐,无论是打李自成,还是大乾,都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