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臣等遵旨!”
紧接着舒赫德接着开口说道。
“启禀皇上,老臣还有一件事需要上报。”
乾隆闻言,点点头道。
“何事?”
舒赫德开口说道。
“回皇上,与这次福隆安的败报一起入京的,还有一件要事,是福隆安兵败之前命人快马向京城告急的。”
“在韶关之战中,明贼驱我八旗国族于阵前,连取我大清数座阵地,乃有韶关之败。”
“虽然后来福隆安设伏解救了那些沦于贼手的八旗国族,但韶关之战的结局最终却也无法改变。”
“此事事关重大,奴才觉得有必要报于皇上知晓,还请皇上拿主意。”
舒赫德的意思很明确,以后要是再发生这样的事情,领兵的将领该如何处置?
要知道,现在的南方可不止一座广州满城!
还有福州,江宁,荆州,杭州,成都等地呢……
万一这些地方的满城也被攻破,城内的八旗国族沦陷贼手,再被贼人驱于阵前,那前线将领该如何处置?
总不能和福隆安一样,眼睁睁的坐视贼人驱赶着八旗国族,攻陷我大清的坚城要塞吧?
乾隆闻言,脸色忍不住阴沉了下来。
怎么说呢,舒赫德担忧虽然是有道理的,但还是令乾隆感到了不快。
因为,他从广州八旗的所作所为中,感受到了背叛!
在乾隆看来,广州八旗身为国族,既然战败被俘了,那就应该去死。
他们不去死也就罢了,如何还能帮着明贼去冲击我大清的阵列呢?
哪怕他们是被逼的,在乾隆看来,这也算是一种背叛!
一种对大清,对他这个皇帝的背叛!
这是乾隆所不能原谅的。
乾隆深吸一口气道。
“传令下去,命地方官府将那些曾经被明贼俘虏,给明贼胁从作战,后又逃脱的旗人国族,全部拿下,押送京师,交由三法司治罪。”
乾隆接受不了背叛。
是故,他要用背叛者的鲜血,来给其他八旗国族提个醒。
如果被明贼俘虏了,那麻烦你去死。
不要贪生怕死投降明贼,给祖宗丢人。
“还有就是,传旨给底下领兵的将领,若再有人敢冲击我大清军阵,不管是什么人,不许留手。”
“否则,若是因为他们的优柔寡断,而导致战事受挫,朕是要拿他们下狱问罪的。”
乾隆这个人或许有很多的不足,但单就沦当皇帝这一点,他却要比崇祯好得多。
最起码,他是有担当的!
面对明军驱赶八旗国族冲击清军大阵的事情,他敢明发圣谕,要求地下的将领不得留情。
也就是说,底下的将领哪怕是在战场上杀伤了大量的旗人,也并不会被追究责任。
因为他们只是奉旨行事而已!
最起码,明面上不会有人因为在战场上杀伤了大量的八旗降兵,而被朝廷问罪。
至于说事后会不会被八旗权贵找到别的由头报复,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可要是崇祯面对大明宗室被贼人驱于阵前,用于冲击明军大阵的事情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崇祯只会下令吩咐地下领兵的文官武将务必尽心剿贼,他为了自己顾及亲亲之谊的声名,绝不会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
然后,底下的文臣武将就可以准备背锅了。
打赢了,会因为杀伤大量宗室而被崇祯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