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樱一连接受了好几家报社的采访。
湘省卫视和东方台都想邀请她做节目。
湘省卫视的范主任是老朋友,东方台又占了地理优势,两边儿都觉得闻樱该答应他们。
闻樱只能让范主任和许制片两人对线掰头,谁赢了她就录制谁家节目!
另一边,戛纳电影节已如期开幕。
戛纳电影节在每年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通常在星期三开幕,隔周的星期天闭幕。闭幕式和颁奖典雅是同一天,《棠梨之恋》入围了主竞赛单元,有没有奖项收获再等12天就知道了!
大部分人对这个电影节没那么关注,除非有自己喜欢的电影入围——这不巧了嘛,《寻雍》在欧美图书市场霸榜的新闻正热,《棠梨之恋》获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提名的消息传来,这两个新闻撞到一起就像往火堆里泼了一盆油,烈焰熊熊,一时间抢走了公众的所有关注!
等戛纳电影节走后,《棠梨之恋》就要在国内上映了。
这样的关注度,《棠梨之恋》的票房低不了。
林文轩是有野心的。
大多数情况下,商业电影和文艺片区分很明显,商业电影博票房,文艺片靠拿奖。
林文轩偏偏想要两者兼顾!
为什么文艺片就不能取得好票房呢?
国外拍文艺片主要靠dvd收回成本并赚钱,华国这边盗版横行,想靠dvd回本简直是做梦。长期以往,华语文艺片的拍摄成本只能一压再压。在越来越注重视觉效果的今天,这样的文艺电影上映后票房注定高不了……这简直是恶性循环!
林文轩的野心就是想把片子拍得文艺点,商业气息没那么重,票房也要过得去。
投资方们见文艺片能赚钱,自然愿意往这个领域投钱。
创作者们口袋里有钞票,搞创作时更有底气!
这会让拍文艺片变成一个正循环。
林文轩想要靠一己之力去证明文艺片拍好了能扛票房,《棠梨之恋》便是林文轩交出的答卷。
一看宣传势头起来了,林文轩亲自给闻樱打了个电话:“小闻,真是谢谢你了……”
现在不用和林文轩争论剧本情节了,闻樱在林文轩面前有十二分的谦虚:“是我该感谢您,如果没有您的名气和实力,以我的年纪根本不会拿到‘最佳编剧’的提名。”
林文轩哈哈大笑,“在棠梨村时你可没这么谦虚!太客气的话就不用说了,如果《棠梨之恋》能在戛纳斩获奖项,那一定是我和你的相互成全!”
电影拍完了,林文轩再统看全片时才真正感受到闻樱的编剧水平。
身在局中,林文轩会和闻樱争论。
统看全片,他庆幸自己最终听从了闻樱的建议。
要说做导演,林文轩绝对专业,但他编剧的能力和导演相比差远了!
更可怕的是在拍摄《棠梨之恋》之前,林文轩本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点——他听到的吹捧实在太多了,有人奉承他有人惧怕他,唯独没有人对他说真话。
闻樱在剧本创作上坚持己见,闻樱揭开了林文轩的短板。
林文轩当时真是气死了!
电话里提起两人当时为了剧本的争执,林文轩还感慨万千:“《棠梨之恋》拿不拿其他奖没关系,评委们至少得把最佳编剧奖颁发给你!”
闻樱自己还真没想过,“当然是您拿下大奖最好。”
反正她还很年轻,这次不拿奖以后再拿呗,闻樱觉得自己等得起。
电话里,林文轩没与闻樱多说,挂了电话后,林文轩却有自己的想法。
以前的戛纳电影节很多奖项是重合的,一部电影若是拿下金棕榈奖,那它很可能还会同时获得其他重要奖项——要想被评为最佳影片,剧情和演员表现本来就不可能差,所以出现奖项重合很正常!
后来,电影主办方觉得把重要奖项都集中在一两部电影上容易打击其他参赛影片的积极性,慢慢地,主办方就有意调整会把这些重要奖项分开发放,最大程度调动所有参赛影片的积极性。
拿金棕榈奖的,要把其他重要奖项分出去。
理论上来说,“金棕榈奖”和“最佳导演”、“最佳编剧”这三个奖项,《棠梨之恋》只能拿到一个。
当然,也有可能三个奖项都是陪跑。
林文轩想要让《棠梨之恋》的票房数据好看,绝不允许《棠梨之恋》在戛纳电影节颗粒无收。
三个提名里,《棠梨之恋》必须拿下一个。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委主席是法国一名女演员,评委里则有一名hk女演员。
这名hk女演员与闻樱有点渊源,对方主演的hk爱情片在今年春节档时和《神都·少年行》同期上映,并最终取得了春节档总票房第二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