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盯着将士们训练,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一员哨骑急急过来,道:
“我们抓着了一个汉军的细作,但他说他是来替休屠弼送信的!”
大贺木材心头一惊,忙不迭的站起来:
“人在哪里?”
“就在马上。”
大贺木材够着脑袋往马上看了一样,绑的还挺结实。
他赶忙让哨骑将俘虏放下来,问询道:
“你是帮休屠弼送信的?”
“信呢?”
那俘虏连忙拿出信件。
大贺木材看了两眼,便皱紧了眉头:
“不对啊”
他见过休屠弼的笔迹,这特么也太对不上了吧?
他又不是傻子,是个人都知道,这不可能是休屠弼所写的吧?
就算汉人真想玩诈降,或是要用休屠弼手书骗过他们,也不至于干出这种蠢事来!
大贺木材心中拿不出主意,只好吩咐一声,带着信件,去找大贺履。
大贺履还没休息多久呢,见大贺木材找来,又是顶着双眼血丝,看起了信件。
看完之后,俩父子大眼瞪小眼。
大贺履也给这信干懵了。
确实是休屠弼的口吻,里面说的,也是归降的事情,和之前的来往书信,也对得上。
但唯独这笔迹,完完全全对不上。
是休屠弼怕被汉帝发现,特意修改了笔迹,以求书信泄露后,用以自保?
还是汉帝特意发觉休屠弼有回归东胡的意思,从而将计就计,想以此为引诱?
可.
完全没有意义啊!
大贺履一时间分辨不清,只得道:
“休屠弼在信中说,他被皇帝逼着以一千人攻城,不愿送死,所以下决心回归东胡。”
“这确实有些道理,毕竟这般薄情,任谁都不想为之效命。”
“汉帝虽然善于用人,但大多都是汉人,对待东胡人,是血仇,这般刻薄,也算合乎情理。”
大贺木材道:
“这么说,父亲是想信了休屠弼?”
大贺履摇头:
“这笔记着实不能让我相信,不过信与不信,对襄阳城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若是休屠弼真的想要归降,自然是极好的。”
“那”
“就按着休屠弼在信中的说法去做,待他再攻城的时候,稍微多按捺一阵子,看一看真假,也别急着伤人。”
大贺木材犹豫道:
“那这会不会给了汉人渡过护城河的机会?”
大贺履哂笑道:
“便是过了护城河,那千八百人的汉军,就能攻破襄阳城吗?”
“况且你那投石砲,应当也不能使用太多次吧?”
大贺木材点了点头,道:
“那孩儿便这么吩咐下去了,待得下次休屠弼来攻时,先观察一二,看看他到底要做什么。”
“不错。”
大贺履颔首,特意嘱咐道:
“这封信着实让我琢磨不透,也不知道城外汉军到底是个什么想法,一切谨慎,切莫主动进攻。”
——
且说襄阳城中万事俱备,只欠休屠弼开始送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