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屠将军不愧是名将啊!”
休屠弼刚入帐中,想要请罪,就见到皇帝对自己一通猛夸。
他是个直肠子,这场面着实有些担不住,大败不挨罚就算了,哪能禁得住夸?
继而诚恳拱手叹道:
“陛下只管责罚末将便是,不须留半分情面,今日襄阳城中的投石砲,末将着实没想到……”
“是这样吗?”
刘恪道:
“朕今日都在帐中翻阅你和大贺履来往的书信,想从中探寻一些,看看大贺履会不会在无意之中,透露些情报,并未观战,只是草草听了听战场形势。”
“这投石砲,当真有那么可怕?”
休屠弼张开嘴,门牙都露了出来,开合几番,停了些许,方才回应道:
“要是三五门投石砲,着实没什么威力,但末将观之,襄阳城中,起码有四十门投石砲,而且似乎改进过,有些准头。”
“末将也没法子……今日着实是被吓到了,实在担不起什么名将之名。”
“朕说你担得起,便担得起。”
刘恪在一沓书信中翻找着,忽而翻出一封,轻声念道:
“我欲重归部族,约好三更天举火为号.”
休屠弼一听,连忙跪下,瞪大了眼睛,以头凿地:
“陛下,末将绝无此意,这封信绝对是假的,绝非末将所写!!”
刘恪抬了抬手:
“你且先起身,看看这字迹。”
休屠弼耿直的站起身,就把脑袋直往信上凑:
“这不是末将的字迹啊!就是和其他信件对比也知道嘛,我就说陛下怎么会犯这种糊涂!”
刘恪听得哑然失笑,执笔沾了点墨,在纸上写了几笔:
“那这样呢?”
(本章完)
他另辟蹊径,从一些精于射术的射雕手之中,挑选出了视野开阔,眼神极佳的将士,充作“观察哨”。
这些人不用懂如何操作投石砲,也不用管理将士,只需要粗通数术,目测测距,就足以了。
相当于人型测距仪。
大贺木材为了培养这批人,很是花了些功夫。
得亏是准备的时间足够长,这些人才算是磕磕绊绊摸到了窍门。
要是汉军早几个月来攻,这些人还真都没准备好呢!
“测定距离!”
随着大贺木材在城楼上挥下令旗,数名射雕手开弓如满月,探出身形向空中斜向射出数支羽箭。
射雕手本就是东胡之中的精锐,射术堪称绝佳,这数支羽箭,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可谓是指哪儿打哪儿。
而很快这群被当做观察哨培养的射雕手,就测定出了距离。
一箭距离之内,是弓弩的打击范围,而一箭范围之外,便是投石砲的打击范围。
更具体的范围,后续则会一步步细化。
不过面对这一千汉军,大贺木材着实不想太费心思。
而且领军之人看似是休屠弼,是个潜在的卧底,属于可争取对象,没必要下死手。
“正前方二百五十步至三百步,敌军阵中休屠字样将旗,右回旋,单发石砲齐射.”
大贺木材挥动令旗,观察哨们则迅速将令旗的内容,与测距结果,传达给城下操纵投石砲的将士们。
山寨版偷工减料的投石砲,比之正版投石砲的体型,要稍微小了不少。
但高度也差不多与襄阳城这种天下坚城的城墙平齐,所以只能放在城墙后面。
“哎,无所谓了。”
大贺木材还想做出什么细致一些的调令,可看着城外那稀稀疏疏,跨国护城河都困难的汉军,着实没了想法。
“预备——”
“放!”
轰、轰、轰
四十五门投石砲几乎同时落下配重石,将弹囊里重达近百斤的弹丸,高高抛起。
“快看,天上那是什么?”
有眼尖的汉军将士,正巧抬头一望,便见着空中有一群黑点,正在飞速靠近,忍不住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