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不能一直想着会败,既然是打仗,就得有心气!
刘恪轻轻颔首,算是认可了众人的说法。
他直接将传令兵好不容易探来的急报,给撕了。
而后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继续西进。
种轩等人,也比较认可。
按照原定计划,先两面包抄,万一觉得时机不对,到时候再撤回来便是。
想来蒲前部一时之间,也分不出多少兵马来重新夺下汝南。
而且汝南之中还有袁深这个袁氏代家主作为内应,没那么容易丢。
重新退回来,左右也就折损些些粮草而已。
总是好过错失了进军的时机。
“西进!”
刘恪不带一丝一毫犹豫,果断下令。
他本来就是无所谓的。
反正他的目的,也不是姚长那区区五万兵马。
荆北前线,既然是东胡人的强势点,那么很显然,蒲前部的后续大军,就是弱势点嘛!
盯着弱点猛打就是!
(本章完)
传令兵摸不着头脑,也不明白皇帝为何这么急着要去逮人。
不过既然皇帝有令,他自然不耽搁,赶紧领命,找了匹快马就走。
通常来说,一支万人的兵马,从整装收拾,到筹备粮草,再到出征。
除非你是朱祁镇,出兵跟打游戏似的,二十大军,嘎嘎一顿整,两天就能出兵。
不然没个四五天,是办不到的。
若是算上督运粮草的时间,有时候甚至得大半个月。
可刘恪和归义军这次,从做出决定下令三军,再到眼前整装完成、明日便可出征,一共只用了两天。
倒不是刘恪突然堡宗化了,或是内政能力出众、调兵遣将如风。
而是吕奉父在调度上,着实有一手。
或者说,吕奉父早一步就在筹备粮秣,极大缩短了时间。
甚至在一开始讲抡语的时候,就开始一边教学生,一边打听那些学子的家庭条件。
像袁氏这种天下大族的子弟,坐在前面。
次一级的,稍后一排。
没身份背景的,坐最后头。
反正他直接把汝南之中的世家大族势力分布,给摸得一清二楚。
到了要粮的时候,也轻松。
伱家孩子坐这么靠前,多给点拜师礼啥的,不过分吧?
尤其是在大破蒲前光之后,这群世家大族更是没的说。
该给啥给啥,相当配合。
而且袁深这个代袁氏家主,也做到了十足的带头作用。
该说不说,袁氏能屹立数百年,族中确实有点东西。
“陛下,前线快报!”
一名传令兵赶到刘恪面前,将一封急报递了过来。
没了蒲前光大军的追击,十面埋伏不成,只需要应对蒲前部封锁要道的兵马,还是能探出些许情报的。
“狄邯又中流矢战死了?”
刘恪哑然无语。
元福来的时候,带来了狄邯中箭身死的消息。
敬道荣来的时候,又中箭身死一次。
巴尼汉后来,也提及了一两句。
算上这次,只荆北一战,狄邯开始独当一面,就足足死了四次。
着实有点离谱。
不过前线能传出这种消息,就说明战事很焦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