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6章佤

“不但载诸史册,即现尚存汉庭颁给印信,可资凭证.”

听着听着,所有人都发现不对劲了。

这话里的视角,既不是东胡又不是大汉。

看着像是佤族的几个王啊!

还有汉庭颁给的印信??

难道

夔豹赶忙让探马出去探了眼,好像确实是韩起说动了佧佤山周围一圈的佤族人,要用佤族人作为兵源,对付他们。

这.

这有用吗?

夔豹还是很自信的。

这肯定屁用没有。

佤族人的战斗力基本没有,平日里挖矿,都挖的掏空了身子。

拿来凑数还成,真要与东胡精锐交战,仗还没打到一半,就跑了。

这可比那聊胜于无的战斗力,对战局的影响更大,一个不好,甚至会让那些大汉的正规军哗变。

韩起居然如此不智!

也就人多势众看着咋呼人,不过尔尔!

但周遭的声音,却是越来越大。

就如夔豹与所有人猜想的一样,佤族人的援军出现了。

以卡那曼卷佤王为主,佤族十七王齐出。

少则百人,多则千人。

都出现在了东胡大营前,大声呼喊着,同时逐渐融入到大汉军队之中。

呼喊声没有,锣鼓声没有,只有一声声如铁一般的誓言,昭告天下:

“自我阿公阿祖相传,世世守之,而我佧佤山,即为汉地故土。”

“告我同胞,尤念我佧佤山,地处疆域极西南境,半壁山河,其关系于大汉之国防者,岂浅鲜哉!”

“敝王等,处此待遇,早夕思筹,废寝忘餐,已集众剽牛,拭泪商议,断指发誓,曰:吾佧佤山,虽地瘠民贫,亦有数千里之地,数十万户之民,居天然之险,恃果敢之勇,宁血流成河,断不作东胡之奴隶,即剩一矛一弓一米一妇一孺,头颅可碎,此心不渝!”

这阿公阿祖,指的就是诸葛亮。

话里是什么意思,也挺简单。

先祖曾与诸葛丞相立下契约,镇守大汉边陲,虽千年而不绝。

不管是佤族人真的遵守约定,戍守边疆,为了祖上的承诺,而为大汉兴复疆土。

还是因为佤族人有典褚教着种萝卜,以及韩起不断游说,而看见了利益。

总而言之,佤族人的增员兵马,还真不少。

不看战斗力的话,足够五万之数,乌压压一大片,看着就骇人。

韩起看着越来越多的兵马,很是满意。

够数就行。

战斗力?

能练。

当然,一切的选择也是来源于实力的底蕴。

川南数战,互有胜负,已经累积了足够的作战经验。

粮草虽不及时,但有交州作为后盾,也不至于短缺。

这次参战的将领,有御前大将典褚,种地将军孙元惇,也有一些小将,外加两万汉军和五万佤兵。

对面呢?

两万兵马,只有夔豹一个数得上名号的人物。

韩起也在想,这种局面怎么输?

七万打两万。

优势在我。

旋即韩起又向阵前走了几步。

“咕呃呃呃——”

忽而一阵奇怪的声音,韩起停止了叱喝,突然一阵抽搐,口吐白沫,手上直打摆子。

好在佩剑仍旧抓的很稳,小骚乱之后,啥事儿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