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支书理直气壮地道:“我是为咱家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高兴!我这辈子干得最有成就的事,就是给她挑了个好人家。”
刘慧依旧好奇,但她不会好好问。
这么多年了,两口子就这种说法方式,噎,呛,怼,骂。
“怎么就好了,那房子破得跟山神庙似的,冬天冷夏天热。做家具挣了点钱,一出门就是两个月。我闺女吃得那么素淡,到现在身子都不那么富态……”
刘慧说着说着,倒先把自己委屈哭了。
杨支书吹胡子瞪眼的,偏偏没脾气,只能敲着桌面道:“小吴买那么多红砖、沙子水泥做什么?还不是为了给咱宝贝闺女盖新房?那么多的红砖,起个两层小楼都绰绰有余了!”73狆彣蛧
“做家具挣钱容易么?咱们村多少会做家具的,有几个挣钱了?”
“男人为了事业,出去打拼怎么了?整天在家,围着媳妇转,跟杨贲、杨猛那样就好了?”
“我把话放在这里,这小子,将来指定比那仨个孩子强!”
“不用将来了,就是现在,就已经比他们强了!”
老两口怼完,不欢而散。
刘慧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因为老头子刚才的话,都是夸她亲闺女的。
倒是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闺女家的日子怎么着就好了?闺女家的男人怎么着就强了?
翌日7月12号。
临近三伏天,气温是一天比一天高。
一大早,吴远定的石膏板就送上了门。
吴远叫来二徒弟赵宝俊,开始亲自给家里三间正房做吊顶。
在工场里裁了一个钟头的木头,吊顶的木龙骨准备的七七八八。
回到家,支个木头梯子,直接开干。
木工吊顶不是什么难事,属于家装之中的基本手艺。
唯一麻烦的是,农村这种老房子,只能以四体墙面为支撑,安装上整个木龙骨框架,进而上石膏板。
赵宝俊看了没多一会,就懂了。
和师父齐头并进,不出半天时间,吊顶就完工了。
恰在这时,两台电刨和空调、电冰箱也不约而同地送上门来。
吴远把电刨装上平板车,让赵宝俊拉到工场去,嘱咐一定要让两个老师傅去安装使用。
电冰箱拆出来,往堂屋一放就完事。
空调还需要安装师傅亲自安装。
好在安装师傅是跟车来的,按照吴远的安排,把空调安装在了东厢,正对着房门的位置。
只要房门不关,空调冷风可以直接打到堂屋,甚至西厢。
趁着师傅安装空调的空隙,吴远检查了一下家中的电路和电线。
好在容量上还支撑得住。
再想装一台空调,怕是就够呛了。
其实也难怪。
如今农村谁家盖房子的时候,会考虑安装两台空调的?
师傅安装调试得很是认真仔细,花了近一个钟头。
等到空调里出风口,吹出习习凉风时,熊文欢快地拍起了小手。
就在这时,刘慧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