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4章

夏安然烧砖的事情可大可小,他自己都没在意,但是赵祯放在心上了。

小堂弟宛如天助般的各种发明和巧思让赵祯不得不侧目。

事实上,夏安然前脚踏出工部,后脚工部尚书就递了奏本上去,他递条子的原因也很简单,要不要特地开个窑。

开窑的成本非常高,期间使用的各种燃料,以及每次烧窑都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状况不一而足,炸窑更是司空见惯之事。虽然作为研发部门,工部窑房的原材料基本都是全国顶尖,但是基本上也有约莫十分之一的失败几率。

所以就算是工部尚书也不敢随意开窑,但是赵祯重视夏安然,工部尚书更加重视啊,赵祯的重视是看到了部分结果,工部尚书则是看到了更广大的可能性,简单的说,他看到的是夏安然在鼓捣过程中的各种发明、衍生物、废弃物的作用,以及他随口说出的几句话可能带来的灵感和改变。

譬如赵祯只看到液压机的加压作用,工部就能把他发展成动力作用,又从夏安然说压砖能够增加硬度上头,他们也想到了更多,譬如木料的压制。进而将论题进展为木屑通过压制之后是否也能够变成正常的木料?那么别的呢?比如碳粉在压制之后又会变成什么?会变成碳板吗?

总之,工部尚书恨不得前脚夏安然把东西造出来,他后脚就开启时间加速大法,把结果鼓捣出来。

在听一番彩虹屁之后,最近总算裤兜子里面有些钱的赵祯大手一挥,示意开窑。

时间仓促,这个窑没有别的货物,就夏安然造出来的那十多块砖头,再加上若干件没赶上上一批入窑的实验瓷器,坦白说,哪怕这次窑炉一样未损,也是绝对亏本的一次。

但是架不住皇帝任性,工部尚书又是个科技宅啊,大佬说不浪费就不浪费呗,还能怎么滴。

但事实上,最后的结果亦是不曾让他们感觉到此为奢侈之举。

寻常的窑洞温度约莫一千度,至多不会超过千二百度,但是因为这个窑里太空旷,货物太少,热空气膨胀量比之寻常时候要多得多,这些膨胀的热空气疯狂向出口汹涌而去,直接致使窑温一路上涨的同时引入大量的冷空气。

即便匠人们努力控制,这温度也和脱缰野马一样疯狂上飚。

此时尚未回暖,又是夜间温度低,自然无形中也促进了冷热对流,空气的流动加快,燃料的氧气便更加充足。虽然匠人们试图将入风口堵起来,但是最后就连入风口的温度也已经到了人们无法靠近的程度。甚至就连铁器送过去都能快速软化,根本没有办法控制。

没办法。

窑房的匠人们将诸人紧急疏散,工部因此停摆了足足两日,直到窑炉的烟囱口处的火焰颜色转浓,伴随黑烟为止方才回去。

放了两天假的夏安然并不知道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缘故,更不知道这个窑炉本身是他堂哥给他的惊喜。

最后转为了他给他堂哥的惊喜。

一者,这次温度直接飙到了接近前所未有的高度,炉子虽然没炸,但是也无法进行二次使用,而可喜的是,夏安然的砖坯除了最靠里的几块有一定的碎裂之外,大部分都保持了完好,根据窑内瓷器的颜色变化来说,这些砖坯基本的耐火温度就可能便达一千多度。

作为毛坯都能耐温如此,成砖之后的温度想来更是不低。

夏安然听到结果后都有些惊呆,他呆呆看了眼这个从隔壁拿来的原材料,终于想起来问了一句“这些砖坯毛料……材料为何?”

工部尚书面上带着浓浓的笑意,他从来没有用比今天更柔和的眼神看过一个男人,这位郎君笑嘻嘻得说道“禀南王,这些毛料中我等加入了滑石……本就是想要试试能否造出更耐火的材料,只是匠人们手头尚且有旁的实验,便将之暂且搁置。”

夏安然的圆眼睛慢慢眨了眨,滑石……这个的确是他原来列表上的一个试验品来着。

故意哒!!

这一定不是什么意外!一定是这个尚书故意放在那儿的。对了,前些日子他的确是写了一些耐火材料的条子上去审批要求给货来着。

再看一眼笑眯眯的工部尚书,夏安然只觉得有些毛骨悚然,又是一个人精。

他默默扭头。

赵祯看着小堂弟的眼神可慈爱了,他之前从夏安然递交上来的各种计划书里面就看出了夏安然的目的是为了让炼钢术前进一步,其中关键就是想要将铁融化成水。

如今做出了高耐温原材料,不仅仅是融铁,还能放到许多的地方,如果这些砖块当真能够耐高温,旁的不说,每一年炸开的窑会少了多少,其中损失又能减轻多少。这些损失都会是外贸内贸的生意,如果能够救下这部分损失,大宋的税款又能增加多少!

赵祯大手一挥,毫不犹豫得将工部的几口窑都批给了夏安然,当务之急不是去研究窑内的瓷器能够染成什么颜色,而是先要把这耐火砖给鼓捣出来。

夏安然连个开口的功夫都没有,就被他堂哥批下来的一对又一堆的原材料给迷了眼睛,他大哥出手之阔绰让没见过世面的小王爷立刻冲进了工房,开始了愉快的实验之路。

工部剩下还能够使用的炉子还有四个,夏安然计算了一下,按照如今条件想要达到高温的话炉子里面的货物不能堆放太多,必须要留下足够的空间让热空气膨胀上升。

如此一次烧制的砖坯数量便有限,单次产量便多不到哪儿去,夏安然拉着几个有经验的工匠算来算去,最后他们准备一次烧五千块试一试,为了控制品质,这一次最辛苦的便是那位上次才踩了下液压机的匠人。

为了试验的精准,他不得不上上下下了足足千八百次,后来还是他实在受不了,大家找了个同他体重相差不大的匠人,二人轮换着来方才解决。

这个手动的液压机就是有这个缺点不太好。

在一边旁观的夏安然摸了摸小下巴,但是他思来想去,以他只能也就能做到这一步位置了,能够提供机械能的发动机什么的……按照如今的科技要做出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毕竟夏安然不知道发动机的内部原理。

故而,也只能委屈这些匠人啦!下次试试做一个秤砣,上头挂一个滑轮,靠人在下头拉的话应该相对省力一些,而且重量也比较好控制。

了不起就把受力平台做大一些,下头再接个畜力试试。

这批砖块光做就做了足足两日,然后有经过了七天的烧制和冷却,比起上一次来说这次又花费的时间要长的多,货物多,要完全冷却下来同样比上次慢了许多。

但是因为砖坯的特殊形态,比之以往的不规则形状的瓷器的确更容易摆放也更容易通风。

这次炉内温度被有了准备的匠人们控制在一千两百度左右,他们将砖块以错格搭的姿态,中间留了足够的位置方面热空气经过。

效果不错,只拿下来的时候花了更多的时间,不过这倒也无妨。

第二批出产的砖块刚拿出去便由专业的匠人检验质量,然后立刻被拿去修葺填补第一座被拆除的砖炉的关键部位,随后,就用这一台将高耐热部位用这一批【耐火砖】搭葺完成的升级版窑炉再次烧制新一批送来的耐火砖。

虽然理论来说,这批砖块既然能够从这个温度挺过来一次,那么就应当可以再挺第二次,但是这也不过是理论来说,砖块的耐火情况复杂,比如经历了一千多度烧出来的寻常砖块就同样不能忍受一千度的窑温一样的道理。

若没有千八百次的实验,谁也没法子确保当真掌握了其中奥妙。

这几天夏安然就一直在家里和工部来回跑,就连上朝都没有管,也因此,他全然没有注意到一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