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好,那我回去就给他们说。”
冯伟铮颇为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满脸尽是笑意。
年轻人,够聪明!
虽然他们都是来自于京都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演员,一个个在圈内的地位都很“高尚”,但遗憾的是,这种高尚并不能换来更多的利益。
话剧院里有不少演员虽然演技精湛,但苦于没有好的机会,只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话剧演出,领着微薄的薪水。
而这部纪录片恰好是一座合适的舞台!
剧本优秀,制作精良,受众度极广……
在这样的情况下,饰演每个阶段主角的哪位演员必定可以被粉丝牢记!
如此一来,人气、知名度、关注度……所有的一切必然会接踵而至。
现实一点就是,演员的片酬也可以随之而提升。
这边王浩收获了一大堆老戏骨的支持,而那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老戏骨们,则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走上更高的平台!
因此,这赫然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其实之前也有不少剧组对话剧院进行过邀请,毕竟这些老戏骨们一个个演技都颇为精湛,如果能够进入剧组必然是如虎添翼!
但是……
那些发来的剧本简直惨不忍睹!
老戏骨们虽然生活拮据了些,但一个个却身怀傲骨,怎么可能去那些草台班子剧组里混日子?
如果真去了,这就是对自己演艺事业的侮辱!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便直接导致了他们所处的地位颇有些尴尬,除了那么几个名气颇大的老戏骨之外,其他人只能是日复一日的研习着话剧表演。
也正因为如此,当得到纪录片《华夏》剧组的邀请时,他们才会如此激动!
这次冯伟铮之所以屈尊亲自前来,除了给左民安面子之外,也是想着试探试探王浩的口风,顺带着看看这剧组的拍摄。
这一天下来,他对于各方面都颇为满意!
特别是那些群众演员,他着实没想到,王浩竟然会大量启用各个传媒高校的学子。
这对于日后华夏演艺圈新一代崛起拥有着十分深厚的意义!
在类似于《华夏》这样的剧组训练下,相信这些学子们都能很快获得大量的实践知识,将华夏未来的演艺事业带入新的高度!
想到这,冯伟铮不禁对王浩更为满意了。
之前曾有人向他说过,王浩配得上青年一代演员的领军者身份,他当时还不以为然。
可现在他却认为这句话十分中肯。
这样的青年,这样的演技,这样的心性……
配得上那一句“领军者”!
也幸亏王浩没有读心术这种神奇的能力,否则的话,若是让他知道冯伟铮心中所想,恐怕乐的后槽牙都能掉出来。
之所以能邀请到这么多的学生助阵,关键还是光影传媒的禁令。
可谁曾想,后来竟然弄巧成拙,捞来了这么多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并且还得到了冯伟铮的高度赞赏!
这一场小聚可以称得上是双赢。
王浩收获了一大批老戏骨的支持与协助,免去了后续寻找演员的苦恼。
而以冯伟铮为首的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演员们则开辟了一条新的成名渠道,暂时性免去了当前生活的拮据,并为日后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础。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场小型杀青宴进行的异常和谐!
……
……
安顿好几位老前辈后,王浩又返回到了杀青宴现场,陪着在场的学子们开怀畅饮!
席间,他可以明显从这些同龄人脸上看到羡慕、尊敬的神态。
很显然,他们对王浩如今的成就都有着深深的敬佩!
在这样的情况下,敬酒的声音从始至终都没有停下来过。
而王浩仗着自身千杯不醉的能力,自然也是来者不拒,与众多同龄人推杯换盏,不亦说乎。
俗话说得好,酒壮怂人胆!
喝到最后,眼看酒局快要结束了,终于有人鼓起勇气大胆的问:“浩哥,以后有戏能不能继续用我们呀?兄弟们感觉跟着你拍戏特爽!”
这话一出,附和声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