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没事儿,不会现在过来。
不来灵水村,不只是因为苏天凤不待见他,更多的是他从苏天凤这边儿得知未来有硬仗要打,攸关大明生死,练兵自然占满了他的脑子。
所以有时间都泡在军营里的。
“我爹问他啥时候退位?还有迁都的时间。”朱棣的确不是个爱说废话的人。
“你爹还能干很多年的,现在就退下来,你有时间处理朝政?”总不能还让我上阵吧?
苏天凤是真不想继续处理朝政了,幕后把控,指挥人干活儿不香吗?
朱棣松了口气,他虽然兴奋自己能当皇帝,可明知道有硬仗要打的时候,他还真不希望现在继位。
军事上多拿点儿功绩,不香吗?
全大明都知道他现在是仙妃的赘婿,他自然要干点儿大事儿出来,证明一下自己的优秀。
当皇帝的话,搞不好他就无法上战场了。
有高产粮食在,内政问题,只要把官员管理的严格一些,不要让官员有机会祸乱百姓,那大明的内政就会一直四平八稳,这种情况下,他要做什么才能凸显政绩?
内政方面没啥好办法的。
朱棣可不是要把目光放在未来的战争上?
“那我回去跟我爹说。”朱棣语气都欢快起来了。
“迁都,什么时候都行,不要太过劳民伤财就行。未来的战争,可不是那么好扛的,百姓才是大明真正的底蕴。”否则修真军队的兵源从哪里来?
“百姓对大明的向心力越强,国运才会越强,国运强了,修真军队的训练进度都会加速,能良性循环,可千万别自己不在意,从而把良性循环给断开,到时候大明就真的艰难了。”苏天凤已经不是第一次跟朱棣说百姓的重要性了。
朱棣自然不会胡来,也会把这话传递给亲爹知道。
“还有,我看灵水村东边儿的几个村子的村民都被迁走了?那就找人把那边儿的建筑都拆了,还能回收的建筑材料你都带走,我居住的行宫,不需要你们修建,我有自己的道观,直接停放在那边儿就行,然后你帮我找一些懂种植的道士或是道姑来,我那座道观里的灵植需要人打理,大明的耕地,至少要二十年后才有可能栽种灵植,目前大明所需的灵植只能是我这座圣后观里的产出。”苏天凤这话说完,朱棣的面色就更凝重。
二十年其实并不长,二十年后,大明的耕地就能达到种植灵植的条件。
这本该是让人高兴激动的事儿。
可战争能等二十年吗?
应该不可能。
而灵植的种植,需要的年限会短吗?
自然也不可能,好些药材那都是几十上百年的药龄才能达到治疗效果,更别说是灵植了。
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扑面而来。
朱棣心事重重的,直接从灵水村里的圣后观直接去了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