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两!”
尽管赵秀枝心里头满意了马家的这门亲事,但是本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原则,赵秀枝佯装嫌弃的撇了撇嘴,继续讨价还价的说到,“就马驴子长的那德行样的,就十八两银子的聘礼也算是便宜了他了!他们家不是刚得了二十两银子嘛?那还是我家珍儿给他们送去的呢,要是他们真有诚意啊,二十两银子都做了聘礼也不算多的!”
赵秀枝这番话是越说越顺,越说越觉得自己的底气足啊。
“这……”
赵媒婆禁不住就嘬了嘬牙花子。
她保媒这么多年,确实遇到过各式各样的人,厚脸皮贪财的人家遇到的最多,可是像赵秀枝这样贪财贪的如此理直气壮的人遇到的却不多呢。
不过,回想着马家当时求着她来保媒的情形,业务娴熟的赵媒婆心里头也就有了底数,嘴上却敲打着,“这事我还真不好说啊。我只说一件事,这十五两银子的聘礼在咱们清水镇十里八村里可是拔了尖的了,要是你们还想多要几两,我得回去和马家商量、商量,这成与不成的我可不敢打保票。”
赵秀枝心里就打了一个突。
“刘嫂子辛苦了,”
赵秀枝亲手给赵媒婆续了一碗糖水,语气也就客气了许多,“这大冷的天里还要劳动刘嫂子再跑一趟,这事要是成了我们得好好的谢谢刘嫂子你这个大媒人的。”
媒婆保媒,男方给谢媒钱,女方也会多少意思意思的。
毕竟,‘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谁家都有求着媒婆的一天,都愿意和她们搞好了关系,家中其他孩子的婚事也好继续请媒婆给张罗的。
不过,这些谢媒礼都是双方成亲的当天或者前一天兑现的,赵秀枝这么急切的说出来,就已经是带着讨好的意味了。
保了大半辈子的媒的赵媒婆最后察言观色的,听了赵秀枝这句话也就明白了她的心思。
‘刺溜’一声,赵媒婆喝了一大口微微有些烫嘴的糖水,舒坦的吸了吸鼻子,这才应承了下来,“好说,好说,咱干的就是个跑腿、磨嘴皮子的差事,既然你们这边有了这个要求,我这就赶着去马家传个话去,等着马家那边有了决定我在给你们送信。”
说完了这话,赵媒婆又赶着喝了一口热热的糖水,抬脚就走了出去,踩着‘吱吱’作响的积雪奔着马家去了。
马家庄离着温家屯不远,赵媒婆很快就带回了马寡妇的意思。
“马家人同意在多拿出三两银子的聘礼来。不过,”
赵媒婆一边大口的喝着温热的糖水,一边才把气喘匀了,话也继续说全了,“不过,马家说儿子年纪不小了,想着尽快成家,想把成亲的日子定在正月十六。她们也知道这大正月上置办嫁妆不大方便,到时候让艳珍直接带着银子嫁过去就成了,这以后他们小两口短了什么就用嫁妆银子买了也就行了。”
赵媒婆一口气说完了这些,和赵秀枝直白的多要聘礼一样,马寡妇的要求也是特别的直接,并没有像是其他人家那样委婉的推来推去的打太极。
这一对未来的亲家在这一方面倒是旗鼓相当的。
赵媒婆暗中点评了一句。
不过,就凭着马寡妇能让拖家带口的李茂才给她二十两银子、还是让李茂才的正头娘子的娘家拿出来这笔钱,这可以窥见马寡妇的本事,就算她在娶媳妇的聘礼上吃了亏,以后不定会用什么法子找补回来呢。
只可惜,心愿达成的赵秀枝没有想通这一点,对于马家的要求忙不迭的就答应了下来。
甚至于对于这么仓促的婚期也没有提出异议,相反的却是极为的满意,根本就没有因为温金良的新丧而要推迟婚期的意思。
因为,她明白自家的女儿是怎么回事,明白她肚子里那个孽种等不得、拖不起了,总不能让她挺着个大肚子上花轿啊。
真要是那样的话,马家反悔了她又去哪里再去找这么个肯给这么高聘礼的冤大头去啊?
至于让温艳珍打胎之类的事,赵秀枝也不是没有想过的,可她连着琢磨了几天几夜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当然不是因为她顾念着那个还没生出来的孩子是她的亲外孙,而是她觉得就这么打了胎就彻底的和曹家没有关系了,相比起让温艳珍打了孽种出嫁,她更愿意留下这个孽种,留下和曹家的这个联系,日后说不定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用处呢。
反正那个小孽种又不是靠她养活着。
当然了,想要这事顺顺当当的,最好是温艳珍的肚子没大之前把她给嫁出去,而如今马家提出了的这个婚期正正的合了她的心意,甚至让她连废口舌编理由都省去了。
简直是瞌睡了马上有人递枕头啊,天衣无缝呐。
至于面子什么的,统统不在她赵秀枝的考虑范围之内的。
“亲家倒是个周到的,”
赵秀枝笑着说到,“虽然她爷爷刚没了,可是孩子们大了婚事都不能在拖了。听说咱们二房那边的老大定在了正月十二,比起艳珍来还着急呢。咱们的喜事定在正月十六正合适。”
赵媒婆禁不住就暗自再次撇了撇嘴。
人家温家二房的大丫头是再嫁,而且婚期也是在温金良死之前就定下来的,和温艳珍头婚仓促出嫁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不过,这些话赵媒婆只是在心里想想罢了。
她的营生是保媒,早点保成了一桩就早点拿到谢媒钱,其他的事都是不相干的事,她才不会多嘴多舌的和自己的银子过不去呢。
“好,温家妹子真是个痛快人,”
赵媒婆顺嘴夸了一句,“这事咱们就这么说定了吧,我这就赶过去给马家回个信去,让他们赶紧的张罗起来,这娶媳妇不比嫁姑娘,要准备的事不少呢。”
其实,赵媒婆是惦记着马寡妇给她准备下的那一桌子酒菜呢,等着她赶过去好好的大吃一顿啊。
送走了赵媒婆,赵秀枝喜滋滋的转身回了里屋,打算着好好的劝一劝温艳珍,让她不要错过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要在傻傻的一门心思想着曹天起、想着嫁入曹家的。
可事情却远比她预料中的容易的多,也生出了她没有预料中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