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秦国,还轮不到他们,坐镇一方。
蒙恬若不是因为蒙骜、蒙武的关系,岂会快速升任校尉,统帅一部万余大军。
王贲、蒙武都还只是年轻一代的将领,哪能轮得到蒙恬、王离、章邯这些小一代出头。
秦国最年轻的将领,莫过于水府主将屠睢、裨将任嚣,可水府的兵力和地位,哪能和左右前后京五府相提并论。
若不是在星魂谋划攻占南方各郡与秦国后来攻取闽中郡时。
水师表现出色,水府恐怕连名列枢密院六府之一的资格,都没有。
虽然屠睢和蒙武同为一府将军,品阶相等。
可谁又会真的把他们两个,当作同级别将领看待。
嬴政携尉缭几人前来,不是真的要和星魂商议秦国明年开春后的战事。
而是让尉僚、蔡泽这两个同为三公的重臣,和王翦、蒙骜为代表的秦国各级将领。
牢记尚书令的功劳。
大军征战在外,别忘了,是谁,让大军粮草无忧、兵戈犀利。
尽管星魂这个尚书令没有掌控应有的权力。
可他的尚书令,是凭自己的能力和功劳坐上的。
而文郎国的事,不过是星魂这个尚书令的诸多功劳的一个缩影。
秦国积极备战之际。
……
韩非在使臣队伍即将抵达咸阳前。
还是来了太乙山。
他相信,哪怕自己什么都不做。
韩国若是真的亡了,没有星魂的力保。
嬴政也不可能拿韩国子民怎么样。
可韩国宗亲权贵,不一定。
韩非只是放不下,又不是真的蠢。
入秦。只是为了存韩,为韩国争取时间。
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再复乃至超越昔日荣光的时间。
但韩非不是真的不清楚,秦韩两国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