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七十一章 委员长训话

随着这些部队过去后,又行过来的其他的地方部队。

鄂军的一个连,然后是湘军,陕军,甘军还有贵州王家烈的黔军。

而这支黔军与其他部队不同的是,他们除了肩上扛着的步枪以外,腰间里还插这另外的一杆枪,就是:“大烟枪”。

这支队伍就是大名鼎鼎的双枪军——黔军。

黔军是红军最喜欢的部队之一。

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的“黔军”人员参差不齐,战斗力那就更别说了,一到烟瘾犯了,眼泪鼻涕一起流,打起仗来却软得像一滩泥。

共产党红军与“黔军”的交际着实不少。

众所周知,我红军面临着极为恶劣的环境和极其简陋的武器装备,但就是在这种巨大差距下,“黔军”仍旧屡战屡败。

最为可笑的是,红军还从“黔军”那里得到了不少支援;这种“支援”倒不是对方自愿给的,而是“黔军”一触即溃,为了逃得快不惜将身上的所有装备扔掉。

笨重的枪支弹药当然是他们首当其冲要扔的东西。

但是他们肯扔了“步枪”,却绝对不会把“烟枪”也给扔了。

理由很简单,“步枪”是部队配发的,即使弄丢了也会有人给他们补充,而“烟枪”却是自己花钱买的,扔了可就没大烟抽。

看见这支“黔军”身上的烟枪,老蒋面头一拧,回头对何应钦说道;“这支队伍回头好好整训一下,将他们的大烟枪全部没收。

堂堂革命军人,竟然带着烟枪,成何体统?”

何应钦唯有苦笑着点头应允。

其实他也是没办法。

“黔军”可是人家贵州军阀王家烈的私军啊。

你没收他的大烟枪,这还不要了“黔军”的士兵的老命。

现在委员长发话他佯装答应,其实就是这边耳朵听着,那边耳朵出去就是。

最后过来的一支军队,人还没过来,老远就听见了马蹄的声音。显然这是一支骑兵部队。

不一会而,一支装备马枪马刀的西北马家军的骑兵连骑着战马,举着军刀走了过来。

老蒋对骑兵一支不怎么感兴趣。看见马家军过来后,只是随便的瞅了几眼,然后不再关心了。

所有队伍到齐后,在大校场站成几十个队列。

首先由本次大赛的组委会荣誉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委员长蒋中正先生发言。

老蒋身穿一声军绿色的将官军服,披着黑色无袖呢制大氅,站在检阅台的高台之上,开始讲话。

老蒋说道;“吾等追随先总理参加革命,历经北伐,二次东征,数次军阀大战,最后才能成立民国政府。

其间诸多艰难险阻,亦不能阻挡我等之革命战斗意志!

若干国人脑中,满是军阀与军阀主义,吾将于此讲演辟正,以唤醒其醉梦也!“

听到此处,后面的白崇禧不禁挠了挠头。

成王败寇,你老蒋如今赢了,都是你说了算。

老蒋接着讲道;“现在北有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东北,南有苏俄成兵百万虎视眈眈。内有g匪作乱,外有蛮夷挑衅。

何以历年来牺牲许多青年,而革命迄今尚未成功?

已使全国同胞了然于帝国主义者之凶狠、军阀之横暴,深觉其非在三民主义之下不能救国救民。

国之安危系于诸位革命军人之身。

所以今天特意举办全国军队大比武。

只有军队的强大才能保卫国家的安危。

希望接下来你们发扬革命精神,拿出高昂的革命斗志,在这次大比武中比出好的成绩,不辜负这身军装和军人的荣誉!“

蒋介石先从革命的历史讲起,这也是他讲演的常用套路之一。

随着老蒋的讲话完后,下面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老蒋也不介意,随后回到椅子上坐了下来。

接下来大赛的组委会主席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讲话。

何应钦也是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然后是政治部长陈诚代读总理训词。

总理训词的内容是: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最后是大赛的裁判长白崇禧宣布比赛规则以及比赛项目。

这次全军军事大比武的比赛项目主要由;射击,刺枪、掷手榴弹、器械体操四个大项组成。

这里诸位可能会感到奇怪。

射击,刺枪(也就是拼刺刀),掷手榴弹可以理解。

可是最后这个器械体操是个什么东东,竟然也在军队的军事技能比赛项目里面呢?

其实器械体操就是体能训练。

体育体能训练是为使军人增强体质、锻炼勇敢坚韧精神和掌握军事实用技能而进行的训练。

它是各项训练的基础,是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

中国自夏朝建立军队开始,就有了“九代”舞和射箭等训练。

以后随着战争形式的不断演变,陆续出现了兵器武艺、拳斗、骑、御、骑射、角力、游水、操舟、奔跑、窬高、投石、超距、蹴鞠、马球和武术等训练。

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提出练心力、手力、足力和身力的方法,对士兵身体进行了全面训练。

古代军队有些训练主要是提高战斗技艺,又可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两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19世纪下半叶,清朝编练新军,开办军事学堂,接受了由外国传入的近代体育,从此中国军队有了近代体育训练。

当时,北洋水师学堂开设了击剑、刺棍、跳远、滑冰、游泳、爬山等体育项目。

而中过近代的军校中最早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训练的科目共设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5科。

其中术科则分操场、野外、劈刺、体操等。

其中体操即为器械体操,有专业教官在校后门外的器械操场进行。

其训练每课多为一小时,正式出操训练一般两小时,这说明当时就已经重视军人的体能方面的训练。

而国军军校的鼻祖黄埔军校则是以两门课程为主。

第一是精神教育。

主要包括;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政治学,经济学,社会进化史等。

第二就是军事教育。

分为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

主要包括有军事学,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地形学等,以及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阵中勤务,筑城教范,刺枪及体操。

说明军校历来就非常重视士兵和军校生的体能体质方面的训练。

而以冯玉祥带领的西北军,军事训练独具特色。

尤其重视士兵和军官的体能训练,称其为体魄训练。

西北军练兵特别注重体魄训练。

严格组织部队进行器械体操、劈刀、刺枪、拳击、武术、翻越障碍等体能训练。

尤其注重器械体操中单杠的训练。

要求士兵和中、下级军官,必须练会单杠的“屈伸上”、“摆动转回”和“倒立”等动作,即使高级军官起码也要练会一套。

同时,坚持对部队进行吃苦耐劳能力的锻炼。

由此可见,器械体操作为军中的训练基础,在这次全军比武大赛中,也专门为此成立了这个比赛项目就是这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