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寒回国后,受到了宋子文的隆重欢迎并亲自接待。
当初汪寒说要去美国的金融市场去‘薅羊毛’,这个后世而来的词语,宋子文当然听不懂。但是他知道,在美国人的地盘搞事情赚美国人的美元是多梦的艰难。
而汪寒仅仅凭借100万的启动资金,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竟然真的在老美的华尔街市场‘薅’了一亿美元回来。
而且还买下一整座拖拉机的厂家生产线。作为一个有着危机意识和前瞻性的政治家,宋子文当然知道这套生产线的作用。即民用生产线生产军工产品。
有了钱就好办事。
宋子文亲自和汪寒以及一个特别代表团来到山西,拜访山西的实际执政者,“山西王”阎锡山。
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的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阎锡山,一直将山西当做自己地盘,连老蒋的中央军都不得踏入半步的阎锡山,在山西统治长达几十年之久。
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外号“阎老西”。据说是因为这位“山西王”为人吝啬,抠门,爱财所起。
“阎老西”吝啬抠门的本领可谓一绝。中原大战期间,一次战前军事会议结束后,阎大帅一时兴起,摆宴请客吃饭。众位部下可谓是深知阎大帅的“特点”。吝啬抠门出名的“阎老西”居然要请客,部将们自然是翘首以待。
果不其然“阎老西”不改本色。当饭菜摆上桌的时候,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只见偌大的桌子上只摆着一盘醋溜豆芽、一碟花生米、一双筷子、一坛山西土酒和一只喝酒的大碗。
当部下们有些迷茫的时候,阎锡山却笑眯眯的倒了一碗酒说道“咱们弟兄平时军务繁忙,难免生疏,今日我请各位喝酒,联络感情。
既然是喝酒那就不需要太多的菜,我提议,我们今天就用这一双筷子吃菜,一只碗喝酒,这样的情谊才能让人不生分”说完“阎老西”便喝了一碗酒,夹了几根豆芽吃了起来。
就这样一桌子五大三粗的武将们轮流用一双筷子吃菜,一只碗喝酒,真可谓是“联络感情”了。
其实阎锡山并不是一个只知打仗的莽夫,他有着较完整的受教育经历,也曾有着救国救民的抱负。
也许是现实的浸染,也许是他少年间从商的经历,阎锡山在政治十分圆滑。
在军阀混战阶段,城头变幻大王旗,阎锡山先后投靠和反对过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蒋介石、共产党等,参加过辛亥革命,先后拥护过北方政府、南京政府(蒋介石)。
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后又组织过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一起反对蒋介石的中原大战。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又积极联共抗日,后来内战又跟随蒋介石极力……
在军阀混战时期,阎锡山像狐狸一样依附于各大势力,目的只为山西统治权。也为山西作出了很多成绩。
首先,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晋绥军,少则10余万,多则20多万,而且建立了兵工厂。正是这支部队,让他能在乱世中岿然不动,游刃有余。
其次,经济建设。上世纪30年代,阎锡山在山西大搞经济建设,修建铁路,创建包括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建材、化工、纺织、面粉、火柴、造纸、印刷等在内的西北实业公司,整顿山西银行,发型钞票。当时,山西经济繁荣,物价稳定,总资产达到二亿银元,其经济实力在全国领先。
再次,兴办教育。阎锡山吝啬是出了名的,他接待客人是一盘花生米,一碟小菜,因此得了个“阎老西”的绰号。可是他在教育上却大方得让人跌眼镜。
阎锡山很早就开始推行国民义务教育,不遗余力地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阎锡山主政山西后。积极地致力于山西教育的发展。提高人民素质。
山西孩子在学校读书,头4年不收学费,每年还给学生发一身校服、一双鞋子。
这使得山西的孩子入学率远远高于其他省份,到了1937年,山西共有55所中学、17所师范和6所大学,为全国之冠。
从这些来看,这也是汪寒当初选择在山西建立抗战抗日基地的原因。
阎锡山此时见国民政府最有钱的大老板宋子文来到自己的地盘,十分的警惕但也不敢得罪和怠慢。
开口就是一句话;“我说今早起来听到喜鹊叫,肯定有好事啊。果然现在财神爷驾到,不是这次给俺们山西带来了多少银子啊?”
果然是“阎老西”,张口就是要钱。
宋子文端起手上那杯只有两三片茶叶的水杯,轻轻的茗了一口后,不紧不慢的说道;“现在抗战时期,山西作为国家的重要一员,当然也要负起守土有责的义务。
山西地势形胜、关山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我希望阎老兄能够将山西全员动员起来,全面抵抗日军的侵略,为全国抗战争取一个榜样。“
阎锡山一听马上急着说道;“守土有责我当然知道。可是老蒋他几十万中央军加上江浙富饶之地,有人有人要钱有钱,怎么也不会轮到我山西一个穷乡僻壤的土包子来打头阵啊。
再说咱们山西是贫瘠之地,没有资源缺钱少粮啊。要不宋老板资源几十万?“
果然不愧是“阎老西”,开口就是要钱,而且一开口就是几十万大洋。
如果换做以前,宋子文是不会理会阎锡山的狮子大开口的。但是汪寒已经和他打成共识,利用山西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优势,建立抗战基地。
使山西成为全面抗战的样板,以期成为国家的抗日抗战坚实后盾。
所以宋子文不疾不徐的喝了一小口茶后,慢慢的说道;“要钱可以。不过你们山西要成为全民抗战的基地和典范。别说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都可以。”
本来阎锡山只是随口提出来的条件,现在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中央军在整编和整训“德械师”,各个地方的军阀要都开口要钱。在德国专家的建议下,提出了一个五年整军计划,打算训练出六十个德械师。
可是由于资金匮乏,技术条件也有限,目前仅仅只整编出国军的36、87、88三个德械师。这三个德械师可以说装备和训练最为精良。
其余的还有第三、第六、第九、第十四、以及中央教导总队和税警总团,但是后面两个也是因为有一些原因不能和前面七个摆在一起。
而我们说的三个德械师泛指36、87、88,这里就拿这三个来说。
这几个德械师组建完毕之后,德国迫于轴心国日本的压力下,将所有的德国顾问全部强令回国,就此也中断了德械装备的来源。
打造一支德械师需要花费100万美元,换算成法币也就是4150万。而且德械师组建后,需要大量经费支撑才能展开战备训练,这又是一笔巨大的消耗和开支。
以此时国民政府的财政和国力,完全承受不起。
所以当阎锡山提出几十万大洋的要求时,就是想狮子大开口,让宋子文知难而退。不要来找他们山西的麻烦。
谁知此刻的宋子文竟然好像恢复了财神爷的气派,一点也不犹豫就直接答应并且还说可以拿出几百万,几千万出来,这怎不令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阎锡山大吃一惊呢!
其实就算是国民政府不给钱,将山西视为老家的山西王阎锡山也会保卫山西这块地盘的。
不过如果国民政府能够给钱更好啊。反正山西不能丢,阎锡山虽然是一个地方军阀,但是在民族大义上还是有底线的。
国内军阀混战毕竟是中国人自己打来打去。可是中国人的地方决不能让给外来的倭寇和小日本。
所以阎锡山马上来了兴趣,睁大眼睛对着宋子文说道;“只要有钱,我们山西要人有人,要地有地。保家卫国太宽泛了,但是守土有责还是做得到的。
宋老板,你能给咱们山西多少钱?“
宋子文见成功的吊起了阎老西的兴趣,心中暗喜。将茶杯往茶几上一顿说道;“只要山西全员动员,抗战抗日。我们出5000万大洋!”
“5000万大洋!”阎锡山听后惊得拍案而起。
阎锡山不光是个军阀,也还是有相当头脑的政客。对国民政府的财政也有所了解。而且阎锡山在国民政府里面还有关系——就是军政部长徐永昌。
徐永昌头脑清醒,目光敏锐,极重情义,责任感强,曾经是阎锡山的老部下,深受阎锡山的器重。
徐永昌在晋期间,战功卓著,殊荣累累,他以此来报答阎锡山的知遇之恩,这其中,对阎锡山帮助最大的就是中原大战中的“全师归晋”。
这个暂且略过。而蒋介石第一次访晋期间,徐永昌多次设宴接待蒋介石,并与之商议山西经济建设等问题。
蒋介石器重徐永昌的才干与为人,早有将其罗致麾下之意,
后来被老蒋看中,挖墙脚将徐永昌挖中央,进入中枢参赞戎机,此后出任军令部部长。
所以中央的消息阎锡山也是比较清楚和了解的。
当时的税收主要分三个部分:关税、统税和盐税。以1936年为例,关税收入为636亿法币,统税收入为131亿法币,盐税收入为247亿法币,总计1014亿法币。
这几乎是国民政府全部财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这是一笔巨大的款项。
以组建当时国军最先进的德械师为例。一个德械师的费用是4000万左右。
阎锡山曾经看过老蒋的德械师的训练和装备。
标准的德械整编师为两旅四团。
师直属骑兵1个连、炮兵1个团、工兵、通信、辎重各1个营。
团直属部队:1个迫击炮连,1个小炮连,1个通信连,1个特务连。
团辖3个步兵营:步兵营直属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
编制齐全火炮众多的山炮,战防炮,机关炮,迫击炮,重机枪,挺轻机枪,德国毛瑟式步枪。
武器装备之精良令阎锡山的看得眼馋不已。自己的晋绥军要是有如此的装备该有多好啊!
如果这笔钱到位,那他阎锡山有自己的兵工厂,完全可以鼓捣出三个德械师的编制和规模。
再利用山西山区多,地形险要的优势,完全可以和小日本一战。
“5000万可当真?”
阎锡山站起来激动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