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师带队的黄梅兴也不想藏着掖着。
大大方方的将部队的训练心得和军事知识向地方部队介绍和普及。
都是中国人的军队。以后迟早会有踏上抗日战场的那一天,只有整个国家的军队都强大强盛,才能打败日本军帝国主义。
虽然中央军的88师在轻机枪的比赛当中表现优异,但是接下来上场的税警总团,也让大家大跌了眼镜。
税警总团带队的是孙立人。
这个美国佛吉尼亚军校毕业的高材生训练带兵极有一套。
运用西方的先进军事理念结合中国的国情,再加上税警总团官兵的良好兵员素质。
然后又有宋子文的资金支持。可以说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抢有枪,而且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因为税警总团的高级军官大多都是西方军校和留学的背景,所以对军事思想和武器装备方面都可以说是真正的内行。
这次税警总团参赛的武器也是捷克zb26轻机枪。
而且税警总团也是参加过淞沪抗战和日军真刀真枪的干过的,实战经验丰富,对武器性能方面也极为熟悉。
只见税警总团的机枪组在比赛开始后,也是采用点射为主,而且在射击完一个目标后,迅速转移射位。
来到另一处射点,辅助手快速的装好弹匣,主射手迅速的开始射击。
短点射,长点射,完全没有扫射,几乎是把轻机枪当冲锋枪和步枪在使用。
当就是这样,也是准确性极高,枪枪都击中标靶。
也是赢得满堂喝彩。
最后中央军的88师和税警总团两支队伍并列获得轻机枪的射击比赛冠军。
轻机枪比完,就是最后的重头戏-重机枪设计比赛了。
重机枪的比赛项目有两项。一个是重机枪固定目标射击,一个是远距离目标射击。
重机枪在国军部队里面,可是只有正规部队以及部分精锐地方部队才拥有的王牌装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很多威力强大的武器已经显露于战场,比如坦克,飞机,重型火炮等都已经在战场上显露锋芒。
但是,对各国士兵造成最大规模杀伤的还要数机枪。
之前的战争中各国所装备的枪械,还都属于手动栓式步枪,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拉大栓”。
自从第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发明之后,武器的发展史便进入了速射武器时代。重机枪这种可怕的“人肉收割机”开始广泛地应用到战场上。
而同轻机枪和通用机枪相比,重机枪的威力更大,即便是藏在墙另一边的士兵也难以幸免。
被轻机枪和通用机枪击中躯干有可能幸存下来,但如果被大口径的重机枪击中,则根本没有办法幸存,因为一发127毫米枪弹足以将人拦腰或拦胸打断。
在普通的步兵部队中,重机枪是连排级部队的基干火力,组织防御和进攻都得依靠它。
像这种战术级的部队,没有炮也许还可以容忍,但如果没有重机枪,那就是非常致命的问题了。
进行防御的时候,如果没有重机枪,部队就会被来袭的敌军优势部队压垮。而实施进攻之时,没有机枪提供火力压制也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所以拥有重机枪的部队才是真正的有战斗力的部队。
这点也是民国时期的国民政府军队普遍共识。
即使川军这种连步枪都没有配齐的地方军队,团级以上的单位无论如何也要配一两挺重机枪,这是部队战斗力的保证之一。
更不用说财大气粗的滇军和有自己兵工厂的晋绥军了。重机枪基本都装备到营连一级。
而中央军德械师的标配也是轻机枪装备到班级,重机枪装备到连级,迫击炮装备到营级,火炮装备到团级。
当然由于某些原因,除了火炮没有达到要求以外,轻重机枪的配置还是比较完善的,连级单位基本上都装备有轻重机枪。
地方部队首先开始比赛。
湘军和川军由于本身重机枪的装备就比较少,使用率也不高。再加上重机枪的射速高,对子弹的消耗极高。
所以这些地方部队在重机枪的使用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规律,也没有良好的表现。
就是对着远处的标靶“突突突突”的一顿乱扫。然后是让子弹到处乱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重机枪射击比赛的标靶设在200米和500米两处地方。
对于重机枪来说,完全在有效射程之内。可是就是这样近的距离,地方部队的重机枪手还是很少有击中目标的。
主席台上,举着望远镜的何应钦,陈诚,徐永昌等人都是不住的摇头。
地方部队里面即使是以精锐著称的桂军,在重机枪的使用和射击比赛中,成绩也很一般。
此时的白崇禧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桂军打仗以勇猛著称,往往就是一声号令,士兵们就不怕死不要命的往前冲,在火力压制和机炮配合方面还是缺少训练和战术协调。
这也是桂军的装备比不上中央军,只有靠勇猛和士气来硬拼。
然后是中央军上场了。
此时87师的三名战士抬着三角支架扛着一挺“二四式重机枪”上场了。
1934年(民国23年),金陵兵工厂取得了德国79208式马克沁重机枪的工作图纸。随即按图纸开始仿制,于1935年(民国24年)仿制成功并正式出品,列为国民党军队的装备。
这款重机枪吸收了各国实战的经验,取长补短,进行改良和标准化。其枪机改成容易拆卸的型式,三脚架仍然采用了德国的1916年式。
在兵工前辈们,尤其是金陵兵工厂的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成为了马克沁机枪中最优秀的型号之一,可靠性极高,深受国军官兵好评。
并被列为中央军的标配和制式武器。
该枪全长为895厘米,枪身重20千克,枪架重29千克,全重为49千克。使用两种子弹容量不一样的弹带供弹,一种子弹容量为100发,另一种子弹容量为250发。
有效射程800米,最远射程2000米。相比德制原装08式马克沁重机枪,全枪重62千克,枪身重26,4千克。重量减少了,所以射程略比马克沁重机枪要小。
马克沁重机枪的有效射程为2000米,最远射程可达3500-4000米。
不过1000米左右的有效射程足够了,再远士兵都看不清目标,就是乱射了。
三名战士扛着这挺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放在了场地中间。
只见这挺重机枪制造精良,精良到什么地方?枪械的每一个部件都是精心打造,甚至包括纳粹党所用的十字记号,都被拷贝了过来,印在枪身上。
每一支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都有这样的标志。
除了十字印记还有兵工署的标志一个拉弓搭箭的图案。图案下面是b3906的序号牌,序号牌上的序号采用一个英文字母加4位数字。
高大的重机枪显得威武霸气,虽然现在它还是沉默不语,但是也能让人感到霸气十足,苍劲有力的感觉。
它是抗日军民手中的利器,是日本鬼子阵前的梦魇。
和地方部队的士兵上场就操纵着重机枪一顿乱扫不同,87师的战士在射击前要对重机枪进行例行检查,进行了射击之前的最后调试。
射击前检查枪械这是一个良好的习惯,从这点就看出地方军队和中央军的水平和差距来了。
然后还要检查子弹。实弹射击正式开始,分发弹药进行弹药装填工作。
一颗颗整装待发的子弹正在被装填到弹链上,他们即将要面对的就是燃烧自己的力量,以超越声音的速度冲向他们的目标,这就是他们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