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也走出洞口,站在爷爷旁边,朝枪声响起的地方望去。
不一会儿,山林里面走出来几个男子。
看见不远处的山洞,不由兴奋的叫道;“那里滴,有个山洞的干活。我们滴正好可以休息休息。”
几个男子朝着山洞走了过来。等快走到跟前,原来是四个男子,穿着毛织紧身衣裤,袖口、裤管装有松紧带,衣服的上面还有一个飞翔的大鸟的标志。
外套连帽式风雪衣,脚上穿着胶底岩石鞋,背着大包小包,最前面的男子手里拎着两只野兔。
看见山洞口的爷孙俩,男子点头问好道;“你们好,我们是考古的,在山里迷了路。刚才打了两只野兔,正好看见这里有个山洞,想借此休息会。可以滴吗?”
老爷子见这几人风尘仆仆的样子,脸上疲惫不堪,应该是大山里走迷了路。
山里人本性善良,对外来人热情好客。
老爷子连忙招呼几人进山洞来,将空地上的火堆添上干柴,让火堆烧的旺盛一些。
然后对妞妞说道;“妞妞,快去给客人倒水。”
妞妞走到山洞的一处水槽边,这是老爷子凿出来的一个蓄水的水池,里面的水都是老爷子和妞妞辛辛苦苦接的山泉水一小桶一小桶装满的。
妞妞用葫芦瓢盛起泉水,用小碗装着递给那几个男子。
四名男子坐到火堆边,将身上的大包小包解下来,看见妞妞碗里的水,一把接过仰头畅饮。
甘甜的泉水一进喉咙,顿时全身舒坦,叽里呱啦的说个不停。
妞妞看这几名男子尖嘴猴腮,獐头鼠目,而且面色狰狞,目露凶光,好像不似好人。
妞妞似乎有点害怕,忙跑到爷爷身后躲了起来,用双手扶着爷爷的腰,偷偷的打量着这几个男子。
领头的那名男子将手里的野兔挥了挥,对同伴说道;“咱们的运气滴好狠,在山里转了半天,都快饿昏了,正好打了这只野兔。
你看,右边的这只兔子虽然受了伤被我抓住,但两只脚却不停的动弹,肯定是只公兔子。
左边的这只兔子是和这只公兔一起的,看见公兔被打着,吓得不敢动,被我一把抓住。哈哈,一枪就打了两只兔子,我的本事大大的,哈哈。”
坐在火堆旁的一名强壮的貌似军人的男子说道;“山田君,你滴怎么知道右边的是公兔,左边的是母兔呢?”
旁边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摘下眼镜,轻轻的擦拭着说道;“熊本君,这个的你就不知道吧。
中国有首古诗,叫‘木兰辞’里面说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意思是说雄兔面对危险时,反抗更厉害——『脚扑朔』;雌兔胆子小,被拎起来就眯着眼忍痛——『眼迷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国土地大物博,这都是我们日本民族要学习和羡慕的地方。”
军人模样的男子不屑的反驳说道;“什么博大精深,地大物博,中国人就是劣等民族。
占着如此的大好河山,不好好利用,反而自己人和自己打仗,几千年都是在内战中消耗。
他们不配拥有这样大的土地。
这样的好地方应该由我们大和民族来管理,只有大和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原来这四名男子是日本人。领头的那个叫山田,胸前别着“菊花与星”的徽章,这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生独有的毕业生才颁发的徽章。
本来一般从日本东京陆军大学毕业的军人都像是坐上了直通车,官运亨通,出来后只要不犯什么错,基本上都可以升迁到将军,最次也是个大佐。
但是山田却是个另类。在日本最穷的九州岛出身的山田出身极其贫困,家里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为此小时候的山田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要想出人头地不是那么简单的,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
山田为此绞尽脑汁,穷死苦想,最后终于做了一个决定,就是考军校。
因为山田知道,只有进了军校,踏入军界,在当时有侵略野心的日本国才能够依靠战争和打仗出人头地。
有人说,高考制度真正危害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本人深以为然。
同高考相似,日本军官的培养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全封闭型的,而且更加唯分数论,在校分数甚至可以随你一生一世。
另外一个就是如同中国古代的察举孝廉,这是日本士族门阀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待遇和权力。
有一定地位的当地士族和门阀可以举荐和报送某人进军校读书。一个有志从军的日本人,从小就必须寄宿。
上军事小学“陆军幼年学校”,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门心思就是死读书,读完书后再励志,一个比一个口气大,都嚷嚷着要把中国这些“东亚病夫”怎么样怎么样。
然后再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其实这只能说是日本军校中的高中,离大学还差得很远。
日本军校生的终极目标是陆军大学。
这个陆军大学的门槛离地三尺三,如果不是士官学校的优等生,你连报考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考上了。
当然要求的分数也是异乎寻常的高。士官学校毕业后要从军,其中成绩优秀的,经基层锻炼后,可由所在部队推荐报考陆军大学。
山田奋发图强,进过不懈的努力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日本军人的最高学府东京陆军大学。
离成功就差一步了,山田咬牙坚持,每天几乎24小时都在拼命学习,就为了靠一个好分数,一定要进前六名。
为什么呢?因为在日本陆军大学,考试成绩优异的前六名是无上的荣誉。
在陆大,把毕业成绩进入前六名的称为“军刀组”,不仅会得到天皇亲赐的军刀,还可以出国留学。
到后期,日本陆军高层几乎被“军刀组”给完全垄断了。
日本民族素有“菊与刀”之称,刀无疑是武士最重要的身份标识。
尽管后来的《狩刀令》剥夺了普通人佩刀的权利,但军人的佩刀则一直被保留下来。
再加上有了一个“御赐”的名头,在当时的狂热军国主义气氛下,这把军刀的分量与荣誉就显得非常之重,很自然的成为当时的陆大学生忘情追逐的圣杯。
比如,第一届军刀组中的第一名,叫做东条英教。
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挺耳熟?没错,他就是后来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老爹。
还有一些军刀组成员,虽然不太出名,但也是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名字,几乎伴随了日本对华侵略的各个时期。
立花小一郎(第5期),驻朝鲜宪兵司令、首任关东军司令。
大庭二郎(第8期),日俄战争期间指挥旅顺作战,甲午战争中任驻朝鲜军司令官。
尾野实信(第10期),第三任关东军司令。
武藤信义(第13期),元帅,曾任哈尔滨特务机关长、第十任关东军司令,代表日本方面签订了《日满议定书》。
田中国重(第14期),任“驻台湾军”司令官。
坂西利八郎(第14期),对华情报战的总策划与创始人(土肥原贤二都是他的学生),是北洋政府的重要幕僚和对日沟通联络人。
谷寿夫(第24期),南京大屠杀元凶、乙级战犯。
吉本贞一(第28期)曾担任关东军参谋长。
这个名单还可以继续写下去,但这些应该名字已经足以让人感受到了“军刀组”这三个字的可怕内涵了。
毫不夸张的说,这三百多名军刀组的发家史,正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也是中国近代以降被日本国欺凌的屈辱史。
此外,在东京大审判前,分几批逮捕了多名甲级战犯嫌疑人,并将其中的28人最终审判、定罪。
在这些甲级战犯(包括甲级战犯嫌疑人)中,自然也少不了军刀组的身影:
荒木贞夫(第19期,首席毕业生),内阁首相,侵华战争的积极倡导者;
松井石根(第19期),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
梅津美治郎(第23期),任职时间最长的关东军司令管,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的始作俑者;
武藤章(第32期),指挥进攻上海,南京大屠杀策划者之一;
等等。这些所谓的军刀组的家伙们,手上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是历史的罪人和战争罪犯,永远的被钉在耻辱柱上。
武汉这座城在战斗,我也要坚持。
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你们。
新年快乐,健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