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新式的武器装备有“小八一”电台,红外夜视仪,ak47最新改型自动步枪,最新式的六二式指北针。还有一些其他的附属工具等。
首先映入汪寒眼帘的是便携式的小型军用电台。
当时我军的通讯装备还有些滞后。
而中国的电子工业百废待兴,战场上沟通军情所用的步谈机大多来自从敌军手里俘获的老旧装备,无法满足前线战事的需求。
为此,有关部门从国民政府手里接管的天津、南京、重庆三座无线电厂,来研发制造我国的军用电台。
经过无数次实验、试制,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在克服了各种困难,成功研制出比美军装备的无线电台更加轻便省电的新中国第一代军用电台。
并迅速装备前线部队,成为我国志愿军中装备最多的一种电台。
(电影《英雄儿女》中的英雄形象王成的原型——步谈机员于树昌在战场上使用最主要的武器,就是这种中国第一台自主品牌的军用步谈机。而这种步谈机,使得志愿军炮兵拥有了可靠的眼睛,即通过前线的步谈机员,呼叫炮兵火力支援。)
而汪寒眼前的这一款已经是第二代了——小八一军用电台。
比之昨早一款的71型电台,轻便省电、信号覆盖范围更广、重量更轻等优势。这绝对是当时最顶级的装备了。
就连刘浩看见这款新式步谈机也是非常吃惊。
那时他们部队,师团一级用的电台,连营一级用的是步谈机。
步谈机,其实就是一种对讲用的便携式小型无线电台。
而现在的这款新式步谈机,轻便省电、信号覆盖范围更广,作用距离超过15公里。而且一次运来了三台!
红外探视仪也是国内最新研发的。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总会为黑夜里看不清而发愁,但是在现代作战武器装备里,有一种能克服黑夜存在的装备,那就是军用夜视仪。
曾几何时,近战夜战白刃战,是我军横行战场的独门绝技。
尤其是我军出色的夜战技能,令美军曾绝望的将朝鲜战场上的月亮称为“中国人的月亮”。
然而这一切随着技术的进步已花落鹰酱家。
夜视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最早要追溯到二战后期。为满足战争需要,1944年德国成功研制出主动红外夜视仪,这为夜间战斗提供了便利。
而这款红外夜视仪是我军使用苏联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不过技术水平还是比美军的落后一些。
夜视仪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我军的这款夜视仪是主动式,采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
美军的夜视仪已经达到被动式,不用发射红外线,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故又称为”热像仪”。
但是这款夜视仪已经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夜视仪装备了。
而这次运来的ak47是最新式的改进型。
改进了枪托连接方式,铣削机匣比原来的冲压机匣更轻。
采用轻金属的新型弹匣在强度也加强了,而且与原来的钢制弹匣可以互换。
这一系列的改进使这款步枪的整体重量比原来的ak47更轻,而弹道性能则与原来的完全一致。
汪寒拿起这款锃光瓦亮的新款ak47自动步枪,仔细端详,发现扳机上增加了击锤减速装置,消除击针打击子弹底火时哑火的可能性。
枪口安装一个答简单的斜切口形枪口防跳器,提高连发射击时的散布精度。
全枪比原来刘浩身上的那把至少减轻了3公斤以上。
又轻便又结实,手感非常的好。不由大为赞叹;老毛子的这款武器确实是经典。
枪王之王,难怪能够用到8,90年代,甚至现代还在使用。
然后是军用指北针。
至于为什么部队里面为什么收拾用指北针而不是指南针,这个就不多说了,前文已经有过介绍。
身为资深军人的汪寒也是军品搜藏和爱好者,曾经收藏了一款英国1917年制造的便携式皇家海军指北针。
(铜质,弹簧翻盖,历经近百年依然可以使用)对那个时代的指北针也是非常的了解和熟悉。
我军以前使用的是在战场上缴获的中正式指北针。
后来自己制造,历经军用五一式五五式五七式六二式指北针。
这款六二式指北针由罗盘、里程计两部分构成。
用来测定方位、距离、水平、坡度(俯仰角度)、高度、行军间速度及测绘简单地图的一种简易测量器材,为便于夜间使用,其各相应部位上涂有夜光粉。
此外六二式指北针的反光镜,可用于对空联络求救的信号镜,是野外生存的重要工具。
这种最新式的六二式指北针,经过了新疆的沙漠,内蒙古的戈壁的恶劣地形的实验,稳定性高,故障极少。
目前特意派发到西南丛林,就是要检验和实验它的性能和适用性。
汪寒拿出一把匕首放到指北针上面,只见磁针迅速摆动后仍停在原来位置,可见磁针灵敏可靠。这台指北针的性能极好。
汪寒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再看其他的东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黑色的三件套。
一根烙铁形状的铁棒,印有刻度的铁尺子和一个
绳索缠绕的口哨。
此时战士们都被这批刚运过来的补给和装备晃花了眼睛。
看见这黑黝黝的家伙不由问道;“指导员,这是什么家伙啊?”
“这根铁棒应该是镁棒,野外点火工具。这根刻度尺是挂条,用这个铁片在这根铁棒侧面用力摩擦,能够爆出高温高亮度火花,引燃纸、枯叶等。
任何气候、环境下可用。比火柴和打火机好用多了。”
汪寒边说边拿起镁棒和铁片用力摩擦,瞬间燃起极亮的火花。
一旁的刘浩连忙将嘴里的香烟凑过去。
汪寒鄙夷的看了这个家伙一眼,还是让刘浩将香烟点燃。
然后汪寒将这个铁片挂条举起来给大家看后说道;“这上面有刻度尺,可以丈量距离。还可以作为1:100000的地图刻度尺使用。
另外挂条边缘的缺口可以做开瓶器,并在野外还可以用来挂鱼鳞使用。用处多多。“
“哇!这个小东西用处这么多啊。”战士们纷纷惊呼道。
“至于绳索上的哨子我就不用介绍了吧,大家都知道用途了吧。”汪寒随后说道。
“嗯嗯。下一个一下个。”战士们一个个嚷道。
汪寒接着指着交叉环绕的带子说道;“这应该是最新设计的改进型帆布武装带。”
汪寒说完后将这根帆布武装带系在自己肩上。
武装带挂负装备从左至右依次为:直刀及刀鞘(恕不便作细述)、56冲弹匣帆布斜挎包、50式牛皮锹套里面装有50式军锹、10式水壶及壶套、ak47弹匣帆布挂包。
所有装备通过各自背面的腰带环,穿挂在这条士兵帆布武装带上。
帆布挎包和壶套因穿挂在腰带上,且自附斜跨带,故可交叉斜跨在双肩上,以将腰带上的重量分摊到双肩,减小了腰部的负担,重量分配亦合理。
瞬间汪寒整个人身上虽然背负了大量的各种武器装备,包括水壶甚至军用兵工锹等,但是看起来极其的和谐,井井有条。
然后汪寒还将地面上一些其他小物品和战士们一一介绍,包括;65式通讯兵套钳(五十年代制6英寸工兵钢丝雷管钳+直柄电工刀)
50式军锹总长56公分,重875克,锹头板厚18,厚重敦实,短小精悍。
适合中小量土工作业,可单手取出、打开、固定。
汪寒随后将战场上如何合理有效的背负武器装备,并高效实用等方面和战士们一一讲解。
原来一个简单的士兵单兵装备和背负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和细节啊。
丛林虎步兵团以前战士们携带的武器装备就是老三样。
步枪,手榴弹和匕首加上弹药。
原来丛林作战还需要兵工锹,指北针和地图的结合使用,国产56式可以和苏联的ak47结合使用。如此射击诡雷,制造陷阱,,,,,,。
包括刘浩等人所有的战士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最后汪寒说道;“大道至简。军用装备的优势就是结实耐用,劣势就是舒适性比较差。
但请相信我,在野外,不论装备还是工具,“皮实又实用,避免华而不实”是永恒的真理。
抗美援朝时期,我军部队夜间宿营没有帐篷,仅仅凭借一块单兵雨布和一个冬睡袋,合理构筑单兵卧壕,在零下十几度和大风大雪里安然睡眠都不是难事。
最后一样在严寒酷冷的冰天雪地里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之一的军队。
装备强大就代表生存能力强大的话,户外战场岂不成了美国佬土豪的世界?
最重要的不是装备,而是你的头脑和技能。
在野外,精到技能第一,心理素质第二,合理装备第三。
最后就是信念!
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有能够凭借简单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美军作战并战胜他们,靠的就是坚强的信念和革命信仰。
只要我们刻苦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军事技能。
我相信咱们从林虎步兵团的战士们一定能够打败美国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