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见大人物

这一仗终于扬眉吐气了。

从林虎步兵团二连在汪寒和刘浩的带领下,一举歼灭美军最精锐的绿色贝雷帽特种小队。

还击落了一架uh-1“休伊”直升机。

击毙击伤美军特种小队8名,俘虏4人,大获全胜。

随着步兵团的这一场胜仗,引起了越南方面某些高层的主意。

这日,阮媛香来到二连驻地,找到汪寒和刘浩两人,说是有一位越共的官员想见见中国从林虎步兵团的两人。

汪寒和刘浩一口答应。

现在是帮助越南人打美国佬,越南人有需求或者帮助,他们都愿意帮忙。

可是两人一出连部,看见门口停着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竟然还是bj212吉普。

汪寒看见这辆北京吉普也是眼神有些闪烁,这次要见的人不一般啊。

北京吉普作为当时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最早生产的乘用车,最纯正的一款orv越野车。在中国汽车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历史。

bj-212吉普车使用排量为2445的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采用四轮驱动,前后鼓式刹车,最快时速可达120-130公里小时。

bj-212该车采用前后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具有相当强的越野能力。

(orv与suv——orv是一种为越野而特别设计的汽车,主要是指可在崎岖地面使用的越野车辆。

而suv是一种休闲车概念的伸延。suv近几年比较流行,它具有越野车的部分功能,又能部分满足家庭休闲的需要。)

现在来看北京牌吉普车,款式已显得老土,机械性能也不够先进,已接近被淘汰和再改造的边缘。

可是,在很多年前,当它刚面世不久时,却曾威风过。有人对它很感兴趣,想打听它的秘密,甚至把它当作军事秘密武器来搜集情报呢!

当北京牌吉普车入越服役时,非常大气也很神密,特别是从越南军队和越方联络组人员面前驶过时,更觉得有一种自豪感。

盖因在此之前,我们天天在骂美帝、苏修,而我们原来坐的吉普车,不是美帝的旧破烂,便是苏修的笨头笨脑的六九型吉普车。

为此,越方联络组人员曾奚落过我们说:“你们常骂苏修,为什么还用苏联吉普车”

现在,越方见我们坐上崭新的吉普车,他们的态度来个180度的转变,不但羡慕我们,而且想打听这种新车来自何方,有何秘密

那时,虽云“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中国无条件地帮助越南抗美,可是越方经常通过种种渠道,来刺探我方的军事秘密。

后来中过军方人员告之;这是中国自己生产制造的专用吉普车。

可以在越南崎岖泥泞的道路野外适应各种路面状况,而且可拆卸式的软顶设计,简易的改装后,可以充当指挥员乘用、武器运载等用途。

越南人员大为羡慕,马上提出想要这种北京吉普。

可是这种中国最新生产的北京吉普,产量较少,自己部队都还没有装备。

只有极少的北京吉普用到越南支援的中国后勤部队。

越南人看见好东西都想要,对中国人的索取已经习惯了。

后来没有办法,还是给越方提供了一批最新式的北京吉普。

但是非常稀少,仅有越南方面的高级军方人员才装备这款北京吉普。

所以汪寒一看,这次前来接送的是北京吉普,估计这次要见的军方官员级别不低。

汪寒和刘浩两人随着阮媛香上了吉普车,来到村口。此处还有一辆苏联嘎斯吉普,车旁三四个全副武装的越南军人站在村口。

待北京吉普接近后,领头的一个军人上前检查。这个军人汪寒认识,就是上次来枪美军俘虏的武大勋。

此时汪寒眼神有些精彩了。先是北京吉普来接,然后这里等候的是武大勋。此人是越共精锐的“长山部队”,也就是直属高层的“559”部队。

能够指派这支部队的人,地位可想而知。

经过上次和汪寒打过交道,武大勋对汪寒还是有些敬畏的。

上前简单的扫视了一边吉普车后,对汪寒和刘浩两人说道;“不好意思,上面要求的,必须严格检查。两位请跟着我们的车走吧。”

汪寒和刘浩也是微微示意后,一前一后两辆吉普车朝着一车密林开去。

这处密林浓密茂盛,仅仅开辟出一条单行的小路。

两辆吉普就在密林中穿行,一路上不时有手持56式步枪和ak47的武装军人在密林两旁严密监视守卫。

一路上车队坚持三处检查岗哨,最后来到一座大山前,再次进行检查,这次检查极其严格,所有人都要下车,身上的武器和装备都要检查。

甚至要将汪寒和刘浩两人的手枪收走。

汪寒眉头一皱道;“中国军人的武器从来不会离身,如果你们想收走我们的武器,那我们马上就走。”

检查的军官没有想到汪寒如此坚决,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这是武大勋对这名军官说道;“是将军亲自点名要见的,不要节外生枝。”

那名军官唯有勉强点头挥手放行。

然后打开栅栏,开到大山跟前。此时前面已经没有路可走了,就在汪寒和刘浩感到奇怪时,前面的大山突然动了,一大片防护网被拉开,露出一个洞口。

随着洞口大门的缓缓打开,大山里面赫然出现了一条秘密通道。

车队朝着山洞里面开去,沿途墙壁上一排白炽灯在照明。

这条山洞极宽,可以共两辆卡车同时行驶。

在一座大山之间,挖出如此庞大的一个山洞,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难怪一路上关卡检查无数呢。修建秘密山洞是一个耗费巨大的工程,此处应该是一处隐秘的军事基地。

最后车队在一处空旷处停下,前面两排装备精良,目光严厉的军人守卫在这里。

左边的一队全是苏式装备,手持ak47步枪。

右边的一队全是中国武器,手里的武器是56式自动步枪。

两边的军官也泾渭分明。

左边的军官腰间佩戴的深褐色皮革三角形,托卡列夫tt-3033手枪套。里面是苏式的马卡洛夫手枪。

右边的军官腰间佩戴的枪套则是棕黄色。

其同样为三角形。但是口袋盖内侧都缝有一层灯芯绒布衬里,这也是中国手枪套和苏联手枪套最大的不同。里面当然是中国制造的54式手枪。

这两支部队应该是警卫部队,从士兵的装备和精神来看,属于越南军队高级军官的卫队。

从手枪枪套上面就能看出这支部队是怎样的部队。

虽然有中国和苏联对北越进行军事援助,但所援助的物资毕竟有限,特别是手枪套,除了在战斗中损失一部分外,北越湿热的热带丛林环境也十分不利于手枪套的保存,因此经常陷入缺乏的窘境。

为了解决手枪套不足的问题,北越也自行在本土制造手枪套,

这两支部队的军官装备的武器和装备都是苏联和中国援助的原装装备。

而陪同汪寒前来的武大勋也是一名军官,但他的手枪套就是本土制造的。越南本土制造的枪套肯定不如原装的精良,外表上也粗糙。

唯一的优点就是越南本土生产的手枪套外面加了一层人造革。

使之具有更强的防水性,以适应越南的丛林环境,这一点也是与苏制中国手枪套最大的不同。

所以说越南本土制造的手枪套虽然外表难看,但是非常实用越南丛林潮湿的环境。

而两名军官的手枪套虽然外表光鲜,但是只是好看而已。一看就不是一线作战部队。

从枪套上来看,汪寒不由对旁边的武大勋深深的多看了一眼。

这个家伙不简单。

以他们“559”部队的级别,完全可以使用苏联或者中国的原装手枪枪套。

可是武大勋却选择了更加简洁使用的本土枪套,以便利于更加实战的需要。

看来这个武大勋以后要多加主意观察。

就在这时,从山洞房间里面传来了爽朗的大笑声,一个越南高级将领在一堆军官的簇拥下,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