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寒和刘浩两人亲自在山坡的高地上,指挥二连的战士。
二连小分队的战士擅长特种作战,这种冲入美军队伍肉搏的活就让人民军的士兵去做。
马亮和陈良民两人的火力组专门对付美军的重武器,尤其是美军的炮击跑和0机枪。
李峥嵘和闵辽源两人的小分队专门射杀美军的军官和通讯员等。
而北越人民军由于还是老一套的战术。一阵猛烈的火力,然后士兵们端着步枪就冲向敌人。
而汪寒利用步谈机,对三个小分队进行指挥。
这个时候就看中两军的战术素养了。
北越人民军虽然勇猛,但是部队各自为战。基本没有什么配合。
而二连的小分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指挥得当,杀伤力确实惊人的。
随着美军军官和通讯员的被射杀,美军队伍出现了短暂的混乱。
通信是战场指挥的主要渠道,更是战场情报传递的基本保障。
随着美军基层军官和通讯员被干掉,美军队伍则如聋子和瞎子。
美军立即陷入混乱,而且还无法确定越军机枪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美军损失惨重。
下午6点,美军攻击直升机营贝内特少校带领救援机队抵达a着陆区周边,此时天色已开始变暗。
在白天,着陆区可能足够12架直升机降落。
a着陆区是一片左侧稍微向下倾斜的草场,一大片树丛从中间延伸,众多蚁冢和矮树丛点缀其中。
营长在那里建立了指挥所。
救援机队从第2营头顶飞过,指挥控制直升机中,四级准尉亨利·安斯沃思引导贝内特少校的直升机至着陆区,此时双方正在开火。
空军的a-1型攻击机来回穿梭,投掷下炸弹、火箭弹、曳光弹和照明弹,整个战场灯火辉煌。
看见天上的美军直升机机群,汪寒轻蔑的笑了起来。
美国佬的直升机终于来了。
汪寒等的就是他们。
但是美军直升机驾驶员非常狡猾,上次在德浪河谷地区被北越人民军的地面火力打怕了,不敢轻易降低飞行高度,而是在高空盘旋。
他们在找合适的地方降落,并等待地面美军空中控制员的指引。
汪寒对这旁边一个黑乎乎的身影说道;“威廉,该你表现了。将你的小伙伴呼唤过来吧。打完这仗,我送你一间新房成家。”
这个黑影当然是汪寒俘获后被阮媛香用越南少女收服过来的美军医疗兵威廉中士。
此时威廉将背后的美军anprc-77高频电台打开,然后用流利的美式英语呼叫;“warhorse,nineline,breaklineone,papa-yankee-five-four-three-niner-four-five-niner-one”
这是美军内部请求直升机救援时呼叫的“代码”,美军内部统称为“9线空中护送”。
美军的空中救援,通过地面电台呼叫和简略的报文(9线报文),美军直升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撤离点。
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当属在战场上的急救和利用报文呼叫空中护送。
所以这两项:急救和9线报文是每个美军战士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
9线(空中护送)报文,9-linedevac是美军通过实战总结出最精简,最有效率的书面与口头形式。
力求在战场紧张形势下,也能迅速、准确和精简地汇报出信息,能让救援直升机第一时间做好行动准备和救援安排。
其中的呼叫法则和代码密语都是保密的。
但是身为美军伞降救援队的精英战士,医疗兵威廉则是非常精通和知晓这些美军的内部通讯密码的。
随着威廉的呼叫,天空上的美军直升机马上有了响应。
朝着威廉这边,地面手电筒的光线指引并开始降落。
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地面上6挺高射机枪和4具火箭筒,早已虎视眈眈的严阵以待。
当两架美军“休伊”直升机渐渐的在汪寒所在的头顶开始降落时,刘浩大吼一声;“开火!”
一瞬间6挺高射机枪和4具火箭筒同时开始猛烈射击。
两架美军的“休伊”直升机顿时被击中,然后一架当场被打爆,一架冒着浓烟朝着地面坠落。
其余的美军直升机见势不妙,掉头就跑。
可是地面上的高射机枪和火箭筒怎么会放过这些直升机呢,又是一轮猛烈的射击。
最后美军直升机12架的机群当场有三架被击落,四架被击伤,其余的直升机也是都被击中,里面的副驾驶和医疗兵或被打伤,或被吓晕。
整个机群成鸟兽散。
气得地面上的美军营长气得破口大骂,话音未落,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肩膀,当即倒在地上。
现在地面上美军指挥官麦克代尔少校受伤,天空上前来救援的美军直升机被打得落荒而逃。
而更糟糕的美军的通讯联络也出现了问题。
电台里面不停的出现一些错误的指令和讯息,这些当然是威廉的杰作。
他利用美军电台和自己熟悉美军内部代码的条件,将错误的讯息发出,干扰和混淆了美军的通讯系统。
这时,66团8营营长黎春丕大尉亲自冲在最前面,抓住美军处于混乱的大好时机,冷静指挥6、7、8连从四面八方猛攻美军。
而同时33团1营也在副营长阿伦上尉的率领下,主动靠拢过来,配合第66步兵团8营战斗。
在2个营的协同下,美军骑兵7团2营被紧密包围在坤渚溪前,进退两难。
至晚上九时30分,美军骑兵7团2营的战斗队形完全崩溃,幸存的美军士兵散落得到处都是。
为了活命,美军士兵各出奇招。
不是将脑袋钻进树林里面,将屁股露在外面。
就是趴在地上装死。
结果被人民军的战士踩在手上,痛的哇哇叫了起来。
我靠!美国大兵也会装死啊。
装死就装的像一点啊,这么轻轻的被踩了一下就忍不住叫了起来了呢
人民军的士兵也不客气,对着美军士兵的屁股就是一刺刀。
为了彻底歼灭美军,越军第66步兵团8营和第33步兵团1营战士自动结队,形成战斗组(3~5人)搜剿美军。
双方用刺刀和枪托进行残酷的肉搏拼杀,一直持续到深夜。
战士高亭舒拒绝美军的救护,反手刺死了试图给他包扎伤口的美军救护兵,接着又和一名美军同归于尽。
连副教导员丁文德虽然三度挂彩,可还是重伤不下火线,带领部队继续顽强追杀美军。
至10点10分,第33步兵团1营副营长阿伦上尉也战死疆场。
虽然不到4个小时,越军连续倒下了几位营级指挥干部,可第66步兵团8营和第33步兵团1营还是坚持奋战至战斗结束。
这一仗下来,美军阵亡了155人,又有121人受伤。
尽管没有战场控制权,可美军还是声称自己击杀了403名越军,而且说这是根据统计到的敌军尸体数量而得来的,搞得好像自己是胜利者一样。
这场震撼德浪河谷地的第二次战斗整整打了8个小时,美军损失惨重,计战死155人,负伤121人。
越军声称,美军最终只有不到12人逃出了战场。第66步兵团8营和第33步兵团1营指战员们获得了越军在抗美救国战争中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大捷!
这次战斗双方实际战斗兵力对比约2∶1,越军2个营不到900人对决美军一个骑兵营400人,给美军歼灭性打击,于情于理都是一次胜利。
越军的伤亡这里且不说,但他们显然取得了很大的战果,说是胜利者也不为过。
仗打到这一步,越军之前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
仅仅17日一战,越军竟然取得了比在x光区三天的激战中所获得的战果还要多的收获。
从整个作战过程来看,越军对战机的选择和把握是非常出色的,各部队打得也很漂亮,打得迅猛,撤得干脆。
战后,参战部队中有很多人得到了嘉奖,作为此战主力的66团尤其如此。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越南人民军特地把这次战役称为“波莱美大捷”,入选“越南人民军抗美救国50次著名战役”之列。
对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第66步兵团,越南人民军中央军事委员会不仅给该团颁发了集体二等军功章,而且还授予第66步兵团“波莱美团”的荣誉称号。
从此,第66“波莱美”步兵团的名号响彻整个西原战场,并成为1972年10月成立的越南人民军第10步兵师的拳头骨干部队。
而汪寒和刘浩的中国步兵团二连在这次战役中更是声名大振。
他们不仅击落了四架美军直升机,还将美军的指挥通讯系统搞垮搞乱,为这次伏击战立下汗马功劳。
当然由于汪寒和刘浩的二连是秘密参战的,事后也没有宣扬。
但是从此从林虎步兵团的威名在越南南方局和南方解放军里面,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敬畏。
这支小队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绝对不必越南一个正规军营差,甚至还要强。
为此战后,阮志清大将请汪寒为越共南方局的军事顾问。
随着美军的这次失败,驻越美军司令部和美国第一骑兵师丢尽了脸面。
为了挽回颜面,驻越没记录司令部又筹划了一次专门针对越共南方解放军的军事行动。
南越解放阵线的根据地日益扩大和游击队活动的日益频繁,引起了美军的恐慌。
美军驻越司令、四星上将威廉?威斯特摩兰言道:「在越共高级将领中,阮志清是唯一具有第一手知识的人,只有他懂得,面对美国火力进行常规战争是多么大的不幸。」
为了拔掉阮志清这颗眼中钉,1967年3月,美军向位于西贡以北40公里地区的越共「铁三角」根据地发动了「雪松倒下」作战行动,该地区正是北越南方局的驻地,由阮志清亲自坐镇指挥。
一场残酷的惊天大战又一次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