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请问汪寒先生,我们摩根家族在这个时候能做些什么呢?”
听闻洛克菲勒家族和杜邦家族都得到了有用的信息,圆桌边的亨利·摩根忍不住出言问道。
“摩根家族从事金融业,此后以保险发家。从发行国债到承购国债发迹,到投资美国基础产业和大型产业,
美国钢铁、通用汽车公司、海湾硫磺公司、大陆石油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全美电缆、邮政电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都卓有成效。
最后创造成立了摩根大通这个金融霸主。
而且摩根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关系良好。现在罗斯柴尔德家族进入美国,你们两家要合作做的事情太多了。
整合金融工商业,调整企业规模,准备美国将要发展军工行业前的准备,发行新的国债和债券等,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汪寒说道。
有些话不一定要说穿,点到为止。
亨利·摩根是聪明人,一听汪寒潜在的含义就明白了。
几大家族现在都对眼前这个神秘的年轻人感到惊讶和佩服。
对四大家族的背景和情况都了如指掌,对美国将来的动向也明确的指了出来。
这个动向就是二次世界将要爆发,而美国不可避免的要卷入其中。
当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发动起来,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将会改变和影响世界。
而到时候庞大的经济实力和能力,将会打造一支世界上规模最大,装备最好的军队。
创造的机会和发展时机将多不胜数。就看这些家族如何运作了。
随后汪寒和四大家族达成一个合作的方案;联合四大家族的经济实力和在金融方面的影响力。在金融市场发动一场金融战。
用汪寒的话就是“薅羊毛”。
虽然他们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汪寒讲解的意思是;搜集各个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各类商家的优惠信息,在朋友圈子中广为传播,然后获利。
汪寒再直接说明就是利用信息,在金融市场买空卖空。然后赚取其中的差价和利润。
四大家族当即答应下来。发国难财发战争财一直就是几大家族起底生意和最喜欢做的事情。
什么国家利益在他们眼里就是狗屁。
同时汪寒还向雅格布?德弗斯中将提出帮助解救安德森在美国关押的帮助他们的朋友们。
雅格布?德弗斯一口答应。
至于港口被扣押的5000多辆卡车也马上给“有关部门”打电话,通知放行。
三天后,美国的几大报社
发表了针对德国大肆迫害犹太人,以及德军攻占波兰,捷克等国在欧洲大陆的战争行为。
美国公开指责德国反人类,声称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文明”的欧洲。
这几家报纸包括《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是美国最主要的权威主流媒体。
这些报纸刊发的消息顿时引起来哦世界各国以及美国工商企业界的关注。
与此同时,《华尔街日报》也发表了相关论述;
美国告诉英国:美国的所有资源,都是为英国抗击德国而准备的。德国要进攻英国本土,美国强大的舰队不会无动于衷。
《华尔街日报》是美国发行量经常位居第一的对开日报,也是美国金融界最具权威的专业报纸。
读者对象主要为大资产阶级和高薪经营管理人员。
该报每日发布的综合反映美国股票价格升降趋势的道-琼斯平均指数是外界经济界衡量美国政治与经济形势的重要依据。
而《华尔街日报》刊发这样的消息,顿时想外界传达了美国政府的态度——美国政府将会介入到战争的边缘或者介入到什么程度。
政治和经济一向是密切挂钩的。
金融市场顿时一片震动。军工行业以及相关钢铁,电力,制造行业的股票开始大涨。
美国股民们怎么会放过这种赚大钱的机会呢?于是纷纷涌进股票市场。
已经注册了的股民们开始追买上涨的股票。
而没有注册的股民们开始注册登机也开始进入到这个市场。
就如同后世的股票市场大热的时候一样。大量的老百姓和股民涌进了金融股票市场。
爹爹炒股,婆婆跳舞,家家是个二百五!
什么华尔街金融大道某大楼下的一个普通擦皮鞋的炒股赚了10万元。
什么某某某某炒股一个星期成为了百万富翁等。
美国的股票市场大热。
无数的游民和投资者以及什么都不懂的美国普通老百姓都蜂拥而至,开始来哦买股票然后大涨躺着赚钱的梦想。
一个星期以后,美国《纽约每日新闻》发表了文章;
美国地处美洲大陆,远离战争频繁的欧亚,东西是浩瀚的大洋,周边又没有强国,美国能够轻松的制服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只需要保持很少的兵力就能保证。
所以美国没有必要保持庞大的军队。
此外,现在的美国正处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阶段以提升经济实力,提高民生为主。没有必要介入到战争的旋涡之中!
《纽约每日新闻》是美国最大的大众化报纸,发行量居美国日报前列。
它的这番报道瞬间给盲目的美国人浇了一盆冷水。
股票市场的“有关企业”顿时停止了上涨,并开始下跌。
结果那些在上涨高位购买了他们股票的股民只高兴了两天,开盘就急速下跌。然后随着消息的扩散,股民们只好割肉止损。
部分股民损失惨重。
然而过了几天后,《芝加哥论坛报》又发表观点;
美国政府已经看出了纳粹德国和希特勒的野心:西线,顺序是法国、英国、美国……
国会方面达成一致:先保住欧洲。美国不再对德国“欲说还休”,在欧洲对德国采取进攻态势,绝不能让德国吞掉欧洲后在打垮英国云云。
《芝加哥论坛报》是美国共和党方面在主要大城市的喉舌报,发行量排行全国第七。
更为重要的现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共和党人。
现在具有共和党背景的《芝加哥论坛报》发表这样的观点和言论,当然代表了美国政府的态度!
于是股票市场再起风云。
“有关企业”的股票再度大热上涨。这次说什么也不管了,买买买。一定要买军工企业和相关行业的股票。
国家要发展军备,这些企业和行业肯定会得到大量的订单,绝对会赚大钱!
这家伙可好。股票市场大热的不行。大量的散户和投资者追捧“某些股票”。
可是这个时候却又某些大户机构在不停的抛售“某些股票”。机会难得啊,买进买进。
然后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又发表了文章;美国不能为别国的利益牺牲自己国家的利益,“美国至上”。
美国政府不愿意和德国撕破脸皮,其对德国的政策具有双重性。
美国希望德国见好就收,拿下中南欧小国尝尝鲜就行了,不要吞掉美国的“防火墙”英国与法国。
美国宣称并提出新的和平计划,说要由美国牵头,把各国拉到一起谈谈。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美国面向全国的颇有影响的日报。
虽然由基督教科学出版社出版,但并不是纯宗教性的报纸,而是一份面向“世俗”的一般性报纸。
它一般不刊登暴力与色情等诲淫诲盗之类的报道,善于强调报道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并对其进行见解独到的述评和分析而著称于报界,受到社会各界的推崇。
这家权威媒体的言论以及这家报纸一向秉承公论的言论,又在美国社会各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美国至上”的观点顿时打动了美国政治家和所谓的精英们。
一个个纷纷发表了支持“美国至上”的观点。
意思就是你们别的国家打仗关我们美国人什么事啊!你打你的,我发展我的。
只有国家强大,什么都不怕。
于是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瞬间开始降温。
原本高涨的“某些公司”的股票开始大跌狂跌,最后几乎跌倒比原来的发行价还要低。
股民们和投资者一片哀嚎。
这次几乎是倾其所有,很多人是贷款或者借钱买的股票。
有的甚至把房子车子都卖了或者抵押了然后来投资的。一下子全打了水漂。
先前割肉止损,后来借钱再买想挽回损失,最后倾其所有,孤注一掷,将全部财产都押了上去。
结果,涨了跌,跌了涨。现在又狂跌,跌到了谷底。
成千上万的人被套牢套死。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下回到解放前。回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