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零九章 这个参谋很特别

在一间特别的房间里,教导总队的两名军法处的军官,加上桂永清和他的副官,汪寒和叶秋寒等人。

正在审问刚刚抓来的日军俘虏,那名佩戴参谋饰绪的日军参谋军官。

此时这名日军参谋双手被困在背后,坐在一张实木凳子上。

这名军官身着浅绿色“昭五式”直领军服,胸前到肩部悬挂着黄色的绶带,绶带由六股六进金丝编织而成,也象征着这个鬼子军官的与众不同。

军服上红色领章(领章以色别区分兵种,如红色为步兵,绿色为骑兵,黄色为炮兵等。)肩章上两横一星。

这家伙虽然被俘,神情有些颓废,但是两眼目露凶光。将脑袋朝着一边斜着,看都不看面前的桂永清和汪寒等人,气焰嚣张,态度不屑。

桌上放着从这名军官身上搜出来的物品。

计有一式将佐手枪一支,军用手表一块。土黄色的軍队手牒。本来腰间佩戴的军刀当时被汪寒一脚踢飞,所以在缴获里面没有军官的指挥刀。

桂永清的副官以前曾经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会日语,所以副官上前查看搜缴过来的物品。

一式将佐手枪是日军将佐级高级军官的配枪,比南部十四式手枪外形要强点,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

军用手表也是小模小样的,圆圆的只有银元大小。(日军军用手表称作“腕时针”,陆军有五角星,海军有铁锚标志,表盘很小类同坤表。陆、海军飞行员多用怀表。)

副官也检查了一番,随手扔到桌子上。

最后拿起“軍队手牒”,这其实就是日本军人的军队证件。

军队手牒封面上有一个五角星的星,代表的是陆军。封皮用防水亚麻布制作,右开本翻阅。

军队手碟打开状态为日式的右开本,阅读方式也是从右至左,类似小开本连环画。

第一页至第九页是明治天皇的《军人敕谕》,正式名称为《陸海軍軍人に賜はりたる敕諭》(赐给陆海军军人的敕谕),于1882年1月4日颁布,

该敕谕是整个二战前日本军人行为的总则,在军队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核心内容是宣扬皇道、忠君、惜节等封建主义军人规范。

第十页是1922年7月31日大正天皇继位仪式上对陆海军军人做的《敕谕》,照例是一通帝国主义忠君爱国的官样文章,不作赘述。

第十一页是1926年12月28日昭和天皇继位仪式上对陆海军军人做的《敕谕》。

裕仁话的字数比他父亲多了很多,不过也没什么新内容。我估计二战战败前日本要再多几个天皇,军人证别的不用写了,通篇就全是“天皇语录”了。

第十三页至第十四页是《读法》,其实就是陆军省对这三代天皇语录的注释和要点概括。

第十五页是《军人誓文》,就是正式成为军人时宣誓用的,大意是要条条坚守天皇敕谕与读法,绝不违背。第十五页的誓文,日期由宣誓人本人填写。

第十六页至第十七页为手碟心得,其实就是军人证使用方法说明,阐述军人证应当记录的内容,如何使用,如何保管,不同的项目由谁负责填写等等。

第十六页的手牒心得,类似记事本日记之类的。

第十八页才开始正式内容,正面依次为:管所(联队区)、兵科、本人籍贯、衣服鞋帽尺码、所属部队番号、军衔、姓名、生日、身高、特业(特殊技能)、家庭住所等。

特别说明,军队手牒是不贴本人照片的。有人会说没有照片的话,军人证容易被伪造,其实这么详细的记载是很难伪造。

特别是衣服鞋帽尺码,而且日军对特殊岗位还会颁发另外的特别通行证件,二战时期也确实很少发生敌国伪造日军军队手牒的事情。

某些抗日神剧里面,土八路游击队化装成鬼子军官,随随便便就掏出上面写着军官证的证件。然后无论是伪军还是日军一个个点头哈腰,看都不敢看就马上放行。这个证件如此好伪造也是醉了。

第十八页(反面)是兵役记录表,记录个人服役、退役、预备役情况和年月日。

第十九页(正面)是个人简历、学业情况,(反面)是奖励、善行(类似年度优秀士兵)、任职晋升情况等。

第二十页至第二十一页为从军履历,从入营那天开始写到至今,非常详细。

第二十一页为从军履历,年月日相当的详细。

第二十二页(正面)为作战勤务记录,每次出动作战都要记录。(反面)为缺勤记录,也要填上缺勤事由。

第二十三页(正面)为惩罚记录,内容是何年何月何日因何原因接受过何种处分之类的,(反面)为服满兵役或者除役。

以及战伤、得病;如果证件持有者死亡,还要填写是战死还是病死,具体死亡情况等。

第二十四页至第二十七页为备注空白页,由所属中队文书填写认为重要的内容。

(注:1942年后版本的军人手牒在天皇敕谕后增加了大概三页的东条英机的《战阵训》,主要内容是不要当俘虏,被俘是可耻的之类的“军人荣辱观”,整本军队手牒的页数也从二十七页增加到三十多页。)

一个简单的类似军人证件之类的东西,被小鬼子搞得如此的麻烦。

副官花了几乎五分钟的时间才将这本几十页的军队手碟看完。最后有用的只在十九页。上面记载着是

姓名;铃木灰太狼。

部门;陆军参谋本部第一部编制动员课

职务;副课长

军衔;少佐

以下年龄籍贯略,,,,,,。

“铃木灰太狼,日军参谋本部第三课副课长。官职不大,权利不小啊。

日军参谋本部一共有五部十三课。越排前面的部和课越重要。

例如参谋本部的第一部二课是作战课,下面分别是作战班、战力班、航空班、战争指导班,防卫班(1943新设)。都是日本军队中的战略规划部门。

二战日军很多高级将领都是从参谋这个职位开始,然后飞黄腾达的。

例如臭名昭著的东条英机。起家就是参谋本部整备局动员课课长,后来官至关东军参谋长,陆军大臣,首相等。最后被列为一级战犯,被执行绞刑。干得好!

还有日军参谋界的典范——石原莞尔。这个屡屡在中国东北境内搞事情的家伙,以前只是个被监视居住的不得志的小参谋。因为嘴巴太臭,屡次得罪上级。

因为策划“满洲事变”名声大振,并被立即晋为大佐军衔,升任参谋本部战争指导课课长,随后兼任参谋本部最核心的课长——第一部(作战部)作战课长。

因为由于“满洲事变”的成功,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成了全日本的英雄。

还有辻政信,板垣征四郎等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小日本的参谋太多,做过的坏事也最多。当然最后也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而在作战课之后,就是编制动员课第3课了。

要作战必须先动员,可见这个第三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而日军最核心的参谋本部第三课的副课长亲临淞沪会战第一线阵地。

目的绝对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