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学员方队一,二,三年级的学员混合组成的“奶牛队”和由四年级学员组成的“头等生队“进行橄榄球的比赛。
“头等生队“全部由高年级的一级生组成,他们在军校学习训练了四年之久,彼此之间互相熟悉,配合默契,所以由他们单独组队。
而其他的低年级的学员警军校时间不久,或者没有高年级的熟悉默契程度,所以他们联合组队来对抗一级生。
从两队的人员结构和实力上来看,显然高年级学员组成的“头等生队“比混合组成的“奶牛队”实力要占优。
而且场上的形势也是朝着“头等生队“控制比赛的节奏方面在进展。
“奶牛队”无论是在进攻方面还是防守方面配合程度略有瑕疵,被“头等生队“几乎是压着在打。
并在第一、二节都成功防守,然后利用队员之间的跑位和配合成功得分。
双方队员休息十分钟,然后进行下半场三,四节的比赛。
“头等生队“依然利用比分领先的优势,不紧不慢的和对方打消耗战,同时放缓节奏,这样可以拖延时间。
坚持到第四节后,只要比分保持领先,就可以最后获胜。
看着场上焦灼的形势,“奶牛队”虽然拼命的进攻,但是无奈对方早已排好了防守队形,“奶牛队”几乎无法突破对方的防线。
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比赛进入到了第四节,最后的决战。
在两分钟的休息时间里,双方队员们一个个踹着粗气,同时喝着饮料补充水分和恢复消耗了的体力。
观礼台上的巴顿坐不住了。
这家伙就是个直性子,看不惯以大欺小。
“头等生队“的队员一个个在西点军校四年的学习锻炼,加上拼命的训练,营养伙食又跟得上,一个个人高马大,身强体壮。
而低年级的“奶牛队”看似名字是奶牛,其实就是一群小牛犊子。
无论是在身体,配合以及默契程度方面都和高年级的“头等生队“对不在一个层次。
所以前三节都是被压着打。
现在最后一节了,再不发力就没有机会了。
看着“头等生队“队的学员们一个个趾高气扬,得意洋洋的表情,巴顿呼啦一下脱下了身上还没焐热的将军府,只穿着深色衬衣就跳下台子。
大声的说道;“让我加入“奶牛队”,我也要运动运动。”
裁判们一下子傻了眼。你一个50多岁的将军了,和一群孩子们玩橄榄球?
你不怕这群年轻人将你撞不见了?
而观礼台上的马歇尔将军确实饶有兴趣的眯缝着眼看着。
看样子是不支持也不反对。
既然马歇尔将军都没有反对,杰利兰本尼迪克校长也冲着裁判们微微点点头。
那好吧,既然你想上去找虐,裁判们也只好同意巴顿的加入。
但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还是问询了“头等生队“队的意见。
“头等生队“队一见巴顿竟然要下场,似乎想带着“奶牛队”那群小家伙们发起反击。
就算你是将军,但是在球场上不分什么将军和士兵。
一个50多岁的老家伙,能够翻起什么浪来?
于是当即答应了。
随后巴顿加入到了“奶牛队”,并自告奋勇的任命自己为场上队长。
这样“美国队长”巴顿同志就成为了“奶牛队”的队长。
就是不知这位“美国队长”能否成为球场上的超级英雄?
巴顿换好一身运动服,戴好头盔和面罩,召集起了“奶牛队”的所有队员,开始布置战术。
巴顿高声喊道;“传球传球传球,配合配合配合。你们不是一个个单打独斗,你们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一支军队。
所谓真正的英雄不是像故事书上描述的那样。军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你们每一个人,每一次跑动,每一个机会都要抓住。
我曾经在战场上看到过一个士兵在强大火力下爬到电线杆上的人。
我停下来问他爬到那上面干什么鸟。他回答,“修复线路,长官。”
“这个时候在那上面不是有点不健康么?”我问。“是的长官,但这天杀的线路还是必须得修好啊。”
我又问,“这些飞机低空扫射不打扰你吗?”他回答,“不长官,不过你倒肯定是打扰了。”你看,这就是个真正的战士。一个真正的男人。
球场就是战场。你们要向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去拼搏去拼命。
这样,等比赛结束后,你们回到学校或是参加军队,你们就有资格说一件事。
当有人问你在西点军校学过什么做过什么?
你们可以直视他的眼睛,并且骄傲的回答;我们当时进行一场伟大的比赛,还有乔治·巴顿一起并肩作战!”
好了,你们这些兔崽子们。和我一起上,冲啊!“
巴顿这家伙天生就是当领导当将军的料,而且每次讲话都能让士兵和战士们热血沸腾,豪情万丈。
现在这群“奶牛队”的学员们,在巴顿的鼓动和激励下,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嗷嗷叫着朝着对方的“阵地”前扑去。
学员们一个个互相组成一个战斗队形,互相之间用眼睛的余光调整身边的距离和方位。
场上的十一个学员几乎就是一个整体。
传球及时,跑位风骚,配合默契,奋勇直前。
四分卫和外接手几乎是无缝对接,传球和接球是水到渠成,时机把握的不差分毫。
巴顿则作为中锋,冲在最前面。
学员们都在巴顿身边协防保护,在几个眼花缭乱的传球和跑位之后,将橄榄球恰到好处的传到巴顿的手里。
是时候开始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巴顿大喝一声,将橄榄球紧紧抱在怀里,犹如一头雄狮一般。朝着“头等生队“队的场地冲去。
眼看巴顿带着球奔驰而来,“头等生队“队的队员们一个个围了上来。
巴顿过人,闪避,急停,转向,瞬间启动,全速奔跑,一套动作下来,接连甩掉对方的围追堵截,同时撞开最后一名队员,将橄榄球放到得分点,最后成功得分。
眼见巴顿这套几乎逆天的表演,最后“奶牛队”成功的得分并反超“头等生队“队,获得了比赛最后的胜利。
随着热烈的欢呼声,巴顿摇头晃脑洋洋得意的回到了观礼台。
这是看见台上站在马歇尔旁边有人没有跟着场间众人在高呼,巴顿有些不满意。
老子这两把刷子你们竟然不放在眼里啊?
中国人都是胆小鬼,竟然鄙视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军人?
巴顿顿时不满了。这家伙一向飞扬跋扈,在美军里面就是刺头。
就连提携提拔自己的美国军方第一人马歇尔将军都敢顶撞。
现在巴顿赢了比赛,正在风头上,当然看不惯平平稳稳的站在马歇尔将军的汪寒和孙立人两人。
所谓中国人的形象,巴顿还停留在清朝中国男人脑后的那根长辫子一般的猪尾巴,就是是落后野蛮的象征。
于是巴顿站在台下,用手指着汪寒和孙立人两人喝到;“中国军人?你们敢下来切磋一下吗?“
我靠,给点颜色就开染坊。
汪寒顿时有些兴趣来了。
本来这次来西点军校是马歇尔将军邀请的,就是顺便来看看这个所谓美国最著名军校到底有些什么东东。
结果就是一大群人在哪里跑来跑去的抢一个破球。
而且这个什么巴顿现在赢了比赛就得意洋洋,竟然在众人面前挑衅自己!
那好吧,既然你想切磋,那你教教你怎么做人。
什么狗屁美国队长,在汪寒眼里就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