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战在即

11月1-4日,日军以三个师团的兵力向南翔一带连续猛攻,吸引我方注意力。

11月5日柳川平助的第十军团,辖三个师团,再加国琦支队,由数十只舰船运载,在几十架飞机百余门大炮的轰击数小时后。

分头於金山卫到平湖全公亭沿岸数公里范围内,大举登陆。

日军之所以选择11月5日,最重要的理由是当天金山卫外水文条件适合登陆。杭州湾海域,潮流同时受北岸贴岸流和金山深槽潮流控制。

在进行了周密侦察后,日军偷袭登陆便根据杭州湾潮汐特点,选择了农历初三天文大潮的日子。

利用凌晨2时后的高潮,在2至3个小时之间将登陆兵逐次送到离海岸最近的滩头,日出前发起突袭。

日军一边假借谈判,暗地背后增兵。一旦援军到了,马上翻脸开打。这是小日本这个国家一贯的诡计和套路。

小日本除了突袭、偷袭,就没有什么正大光明的手段了。

在中国战场。九一八事变如此,七七事变也是如此,两次淞沪会战也是偷袭。偷袭不成就突袭,这就是小日本惯用的伎俩。

日军偷袭珍珠港,更是如此。一边假模假样的和美国人谈判,一边航空母舰已经开到了夏威夷附近。

最后飞机开始起飞了,才丢给美国人一句话。不谈鸟!美国人瞬间蒙圈,怎么谈谈的好好地就不谈了啊。来啊,咱们继续聊啊。

聊你个大头鬼。半小时后,飞机已经开始轰炸了。美国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你狗日的是逗我玩啊?耍我啊!

当面叫大哥,背后捅刀子。

偷袭这种伎俩,小日本比任何国家都运用的得心应手,并且屡试不爽。

不过一个热衷偷袭的国家,怎么会取得胜利。

夜凉如水,新月如钩。再过3天就是立冬,深秋的杭州湾北岸,空气中已有了丝丝寒意。

海水轻轻拍打着广袤的滩涂,安静得仿佛可以听见渔村百姓均匀的鼾声。

11月5日凌晨,金山卫外海上正集结着一支庞大的船队。这支船队由日本第四舰队组成,搭载着数万名正摩拳擦掌企图偷袭登陆的日军。

凌晨2时50分,日军船队到达停泊地抛锚,此时海上大雾笼罩、波浪平静。

之后立即准备舟艇,于3时40分准备完毕,4时40分至5时3分各船的转移工作结束。

5时25分在支队长的指挥下出发,6时到达了预定登陆海岸。

当时日军为保证第一波登陆兵抢滩成功,采用多种抢滩方式,而且十分隐秘。

日本陆军第10军在司令官柳川平助的指挥下,发起了全面登陆作战。

为配合登陆,第四舰队也进行了大规模炮击,并出动航空兵对金山境内目标实施空袭。

第一波登陆的日军已经乘上登陆艇各就各位,第6师团的登陆兵排列在金山卫城以西的海面上。

作为日军排名前六的常备师团,同时也是号称战斗力最强的师团之一。

此次金山卫登陆作战。第六师团被派为主力。

作为第二梯团的第114师团虽然也要在这个地域登陆,但这时它还在远处等待。

第18师团主力,在金山卫城以东金山嘴镇东的海面。

第18师团兵力分置于第6师团东西两侧,起初的任务是保证第6师团登陆场东西两侧的安全。

5时25分,第10军指挥舰“名取号”停泊在金山卫城东南的大金山岛西侧的海面上,发出抢滩登陆作战命令。

并同时开始释放烟雾。

在炮火掩护下,承担先锋的国崎支队是最早实施抢滩登陆的。

国崎支队是日军第5师团一部改编而成,由步兵第41联队、独立山炮兵第3联队及骑兵、工兵、辎重兵部队组成。

步兵第9旅团长国崎登任支队长。

在金山卫登陆作战计划中,日军将最强的第五师团编成的国崎支队,和日军战斗力最强的第六师团联合作战。可见日军对这次登陆战的重视。

日军第五师团又名广岛师团,是日军侵华的先锋机动部队,其战力在五大王牌中排名位于第一位。

在日本军队中,第五师团可以说是赫赫有名的,其他作战顽强的部队一般号称“铁军”,而第五师团却号称“钢军”。

而且第五师团还是日本最早的机械化部队。

第6师团。又名熊本师团,其战力在五大王牌中排名位于第二位。

除第5师团的“钢军”之外,第6师团和第2师团(仙台)并称为日本陆军中最强悍最有战斗力的两支劲旅。

第6师团作战勇猛、极为善战。抗战之前,无论是甲午战争还是日俄战争,第6师团总是打先锋。

战前日本有一句自吹之辞:“天下日本兵第一,日本九州兵第一”。

第6师团组建于日本九州的熊本,该地贫困且民风嗜斗,男子往往以从军为出路,凶悍为各师团之最。

而作为日军最早编成的前六位的师团,更是日军超级精锐的“甲种师团”。

“甲种师团”在作战之中,享有包括武器弹药、人员补充在内的一切后勤优先补给权。

记载之中,一个普通的士兵,想加入“甲种师团”必须在最少六个月的高强度单兵训练中成为优秀者,即非“精英”误入“甲种师团”。

现在日军最精锐的两支精锐师团,第五师团和第六师团联合作战。

而他们面对的是汪寒和孙楚带领的晋军第二师,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国崎登支队长在海面上的登陆艇上发出攻击信号。

除了海面上庞大的日军第四舰队的40多艘军舰以外,为了这次的登陆作战,日军集中了大量最新研制的新型登陆舰艇。

(日军的登陆艇性能极其优秀,连美军的登陆艇都是“抄袭”日本人的)

其中大发94艘、中发85艘,小发81艘,装甲艇3艘,高速艇甲4艘,高速艇乙10余艘。

大型发动艇又被称为“十四米特型货运船”,简称“大发”。

全长1488米、长137米,宽335米、深152米,自重95吨,发动机80马力。

载重量125吨,可以装载一辆式中战车,4辆卡车或者武装士兵70名,10匹马。满载情况下可以以8节航速行驶170海里。

中发登陆艇又称“十三米特型货运船”,装备60马力发动机。可以装载2辆卡车或者武装士兵50名。

“小发”登陆艇长1006米,宽24米,深13米,装备60马力发动机。可以运载3吨物资或者30名武装士兵以8节航速航行10个小时。

日军高速艇甲为木壳,满载排水量72吨,艇长1442米,宽27米,型深179米,主机系400马力柴油机。

最高航速每小时38海里,装满燃料可续航6小时,可载运8名士兵及轻装备和1台收发报机,主要用于登陆前侦察和联络。

日军高速艇乙体积略小,主要用于战场通讯。

此外日军还有九三式折叠舟,九五式折叠舟,九七式驮载折叠舟。

九三式折叠舟使用木质框架和橡胶制作,为了便于运输,可以分解为前、后两部分。

前部全长414米,宽145米,深066米,重985公斤。后部全长33米,宽145米,重1015公斤。

两部分用4个五金连接点组合,组合后的九三式折叠舟全长735米,重200公斤。在一辆2吨卡车上可以装载9艘(套)折叠舟。

每条九三式折叠舟配备1条长38米重3公斤的棹,以及一条长46米重12公斤的橹,由专门的舟手操控。除了舟手3名外,可以装载12名武装士兵。

九五式折叠舟。可以装载船外机辅助动力。除了舟手3名外,可以装载16名武装士兵。

九七式驮载折叠舟,这是一种组合船,由两个尖型舟、两个方形舟组合而成。全长582米,宽141米,可以一次运送战马3匹。

动用如此多的军舰和登陆艇以及各种高速艇和冲锋舟,说明日军为这次登陆作战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大发,中发和小发登陆艇运送人员和士兵,高速艇用来侦查和提供部队之间的联络通信。冲锋舟运送物资和战马以及后勤补给。

日军的联合登陆舰队和联合作战部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各种舰船登陆设备齐全。又赶上起雾和涨潮,可以说是天时地利都具备了。

但是就算如此,日军还是漏算了他们是侵略战争。而且他们遇到的是以汪寒,孙楚带领的严阵以待的第二师官兵。

一场登陆与反登陆的大战,就此展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