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任命

目前大青山地区的地方武装,主要是以前县大队拆分下去的三个中队后,形成的新的区县地方游击队。

一个是县大队一中队在平安县城地区扩编发展起来的新的县大队。

二是原县大队二中队到莫县地区发展起来的莫县游击队。

三是原县大队三中队到陈留县城发张起来的独立大队。

最后一个就是军分区的干部教导队。

从实力上来看,原县大队一中队长刘闯的县大队有400多人。

莫县的二中队扩展到300多人。

陈留县城的三中队扩编后的独立大队发展势头最劲。

独立大队目前有四个中队,一个侦察排,总人数达到500多人。

而且有枪有炮,武器装备相比其他的游击队可以说是有着极大的优势。

其他的地方游击队有的总共才只有一挺轻机枪。

而独立大队的每个中队装备有轻机枪,而且还有三挺马克沁重机枪。并且还有一个炮兵小队,有六门82迫击炮。

可以说是兵多将广,而且武器装备精良。

实力和战斗力在目前大青山地区所有地方武装部队里都是首屈一指的。

如果组建军分区独立团,独立大队绝对是最重要的主力队伍和骨干力量。

那么独立团团长的人选,也几乎肯定会在原来三个中队扩编发展壮大的领导班子中来筛选。

当然如果以现有的人选来看,军分区干部教导队的队长吴启军资历最老,也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但是吴启军接到上面的通知;去江南军区抗大学校学习。

所以目前独立大队的大队长汪寒可以说是呼声很高。

其次是原县大队一中队长刘闯。

第三个就是原县大队二中队长现在的莫县游击大队大队长。

而且无论是实力还是战斗力以及最近以来的表现来看,独立大队可以说是在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武装队伍里面,都是有目共睹和首屈一指的。

所以这次组建独立团,团长这个位置汪寒不禁有了念想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教导员刘俊倒是比较冷静。

劝汪寒先把心思放到部队的整编前的集训和政治思想工作当中。

至于团长的人选,上级自然会看慎重考虑,斟酌处理的。

一个月后,各个地方大队的游击,队除了留下少量的留守地方队伍以外,大部分的主力队伍都纷纷开往大青山军分区的驻地姚家岭地区。

下午召开了大青山军分区新组建独立团的干部会议。

军分区张司令员和王政委两人坐在桌子的正前面。

平常王政委的旁边应该是军分区政治部周主任,可是现在坐着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

一身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插着一只钢笔,桌前放着一个精致的牛皮包的记事本。

脸色冷峻,骨子里透出一股傲气。

似乎对在座的这些下面来的土八路游击队的干部,有些不屑和不满。

开会时既不带钢笔也没有笔记本。

一个个交头接耳,没有一点规矩。到底是没有文化的泥腿子啊!

以后自己来了以后,必须改变这里的风气。

会议开始之前,军分区王政委首先向众人介绍了这位冷峻男子,这名男子叫宋飞,来自中央苏区,是留学苏联刚刚回国的专家。

会议室的众人看见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所谓上级派来的军事专家,一时有些疑惑,也有些不解。

随后会上出人意料的宣布了独立团的主要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命。

大青山军分区独立团团长由宋飞通知担任。政委由原县大队政委后任军分区干部教导队队长吴启军担任。

独立团副团长由平安县大队大队长刘闯担任,参谋长由独立大队大队长汪寒担任,政治部主任由莫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孙林担任。

这个任命结果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其实大青山军分区的领导层也对这个任命不是很满意。

原本独立团的团长人选是准备由教导队队长吴启军担任。

吴启军原来就是县大队的大队长,现在又是军分区干部教导队的队长,资格老,威望高。

由吴启军来担任独立团的团长可以平息各方面的猜忌,又能服众。

而军分区领导准备让独立大队的汪寒担任独立团的副团长。

因为以汪寒的资历,一下子拔到团长这个位置,下面恐怕会有议论。

尤其是县大队原来的两个中队长,现在的平安县城县大队大队长刘闯和莫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孙林。

因为汪寒刚刚加入县大队时,刘闯和孙林两人就已经是县大队的中队长了。

如果将后加入县大队的汪寒担任两人的领导,可能两人会有想法。

不利于以后部队的团结和凝聚力。

军分区张司令员的意思是让汪寒先担任独立团的副团长,让老领导团长吴启军带一带,过渡一下。

然后吴启军将团长的位置交给汪寒,自己再担任政委。

这样顺理成章的过渡到独立团的主官位置,各方面的非议就会少一些。

可是上级军区一道突然而来的命令打乱了张司令员的构想。

上级江南军区下达了一份通知;兹派宋飞同志前往你军分区任职。并且明确指示宋飞要担任部队团级领导干部一职。

大青山军区张司令员和王政委看到看到这份通知也是眉头紧锁。

从此人的档案和资料上来看,这个宋飞不简单。

此人是老资格的红军亲苏派,刚刚从苏联学习回来。自从共产国际派到红军中的李德错误的指挥理念,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遵义会议后,

在毛主席正确道路指引下,带领红军走出困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但是红军队伍中的亲苏派还是有一定势力的,打着共产国际的招牌,在苏区内部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宋飞回到中央苏区后,自以为学到了所谓苏联老大哥的本领,提出想在主力部队中担任主官,来施展其军事指挥才能。

但是所谓的共产国际就是瞎指挥。

在不了解中国国情的情况下,什么大军团联合作战,什么集群指挥理念,什么城市攻坚战,什么立体防御战等等。

就是纸上谈兵,就是闲扯淡。所以对于宋飞的要求当然予以拒绝。

要知道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的领导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的优秀指挥员,下面的旅团级主官也是久经沙场。

不可能将这样部队的指挥权交给这个苏联留学回来的宋飞的。

虽然八路军的主要军事主官不可能交给他,但是下面根据地的八路军地方部队还是有点希望的。

因为下面的根据地可以独自发展,编制相对也比较灵活,可以适当的给宋飞个别位置。

所以中央苏区就将宋飞派到了江南军区。江南军区的领导对这个所谓的苏联留学回来的军事专家也不感冒。

中国人的事情必须由熟悉了解中国国情的人才最清楚。

事实证明,苏联老大哥的那一套在国内根本行不通,也不可能行得通。

但是上级的人选也不好怠慢,只好将这个宋飞派到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大青山军分区。并且明确指示;宋飞必须担任团级主官一职。

大青山军分区张司令员和王政委两人只好接受上级的通知任命。

但是为了把握住这支新成立的独立团的方向,虽然任命宋飞为独立团的团长,但是独立团的政委由经验丰富的吴启军来担任。

然后独立团副团长,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三个职位分别由刘闯,汪寒和孙林等人担任,也是为了平衡各方面势力的原因。

独立团有老资格的吴启军做政委坐镇,团部各级官员也由原来三个大队的主官担任。

就算那个苏联回来的军事专家做了团长,也应该搞不出什么花样出来的吧。

可是军分区张司令员和王政委的算盘虽然打的不错,可是他们完全小看了这个空降下来的宋飞。

某些人在军事可能只会空谈,可以玩弄权术和耍心机却是头头是道。

权利和欲望一旦冲昏了某些人的头脑,就会做些闪失理智的行为。

而后来新来独立团团长宋飞的个人私欲和某些举动,差点将这支队伍陷入绝境,后果极其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