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章 如何对付小鬼子的坦克

但是就算是大炮的炮弹,我军也当做宝贝。

所以剩余的炮弹所存不多,所以不能作为一种专门打坦克的办法。

只是某些场合临时采用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十几个捆绑在一起,匍匐前进靠近坦克。

靠人命填一点一点靠近坦克,靠近后拉开引线然后跟坦克同归于尽。

这种方法当然有效,但是我们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

汪寒不可能拿独立团战士的性命去白白牺牲。

而且日军的坦克还会有步兵协同作战,就是为了保护坦克不被人接近。

此外日军坦克上的机枪可不是摆设。

日军的九七式中型坦克装备了前后两挺重机枪。

专门为了防止被炸,这种机枪可以一瞬间形成巨大的火力。

而且射击距离很远,所以说很少有人能够靠近这些坦克。

就算是靠近了坦克,也是靠人命去填的。

这种牺牲非常的悲壮,也非常的不值得。

第三种方法,说日军的坦克装甲薄弱,一颗手榴弹就能炸个大洞。

那是完全杜撰的。

日军虽然也有几顿重的“豆丁”般的轻型坦克。

但这些坦克是前期生产的,而且虽然是轻型坦克,也不可能用手榴弹就轻易炸个大洞。

日军轻型坦克装甲都这么薄弱。

那么为什么亚洲战场上,比如说中国军队却为什么拿它们没有办法呢?

许多当年侵华的日军坦克看历史资料大多还是豆丁坦克。

却在中国战场上耀武扬威,中国勇士们有时还要冒死拿着炸药包去炸。

为什么当时的重机枪不能将它们直接打穿?

日军的这些轻型坦克,有些装甲厚度12以下。

步枪的普通弹,一般可以在100米距离上是可以穿透几毫米钢板的。

这样看来,当时日军很多几毫米厚度的装甲,应该很容易被步枪机枪打穿了。

但是这里说的枪弹穿透力,就是打穿普透普通碳钢钢板的穿透厚度。

对装甲车和轻型坦克而言,防护要求就是抗步机枪和炮弹碎片。

从装备时就要考虑到战场上的攻击防护力,这样才能在战场得以保证生存。

当时中国军队的步枪和机枪都是普通口径弹药。

哪怕很多普通弹是钢芯的,也只是没有经过硬化处理的中碳钢钢芯。

不然的话加工起来麻烦,这样的弹头遇到装甲钢效能是大减的。

就算是一战时期的英国菱形履带坦克,装甲厚度当时更是薄的可怜。

但就算是这样的坦克,也让德国人的步枪和机枪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就算是再弱的“豆丁”坦克,以中国军队当时的装备也无法对付。

当时在没有先进的武器的中国,想要毁掉一个坦克真的很不容易。

正是这么多的英勇先烈用它们的血肉之躯,才能毁掉对方的一个坦克。

日军这次的战车部队,装备的九七式中型坦克。

是小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最成功的一种坦克。

97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153吨,乘员4人。

车长和炮手位于炮塔内,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的右侧。

机枪手位于驾驶员的左侧,炮塔位于车体纵向中心偏右的位置。

车辆最大速度38公里/小时,

主要武器为1门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两挺97式77毫米重机枪。

全车采用钢质装甲,最大厚度25毫米。装加厚,火力猛,机动性强。

所以第三种办法几乎很难实施。

第四种方法,用汽油瓶烧坦克。

和第三种方法一样,日军坦克的地面部队和坦克上的重机枪可不是摆设。

怎么会让人轻易接近坦克身边呢。

第五种方法,用炸药炸断坦克的履带,道理同上。日军的坦克不可能轻易的靠近的。

第六种方法,在坦克行进的前面堆上很多的稻草,然后燃烧。

坦克人的油箱怕火,一旦烧着,嘿嘿。

可是稻草能够烧多久啊?

坦克的油箱岂是那么的脆弱一烧就着,这个当然不靠谱。

第七种方法,诱骗敌军坦克上山生擒。

这个是抗日神剧的剧情,不用考虑了。

第八种方法,安排部队中的神枪手专门对付小日本的坦克。

神枪手趴在坦克正前方数百米处,一枪命中坦克瞭望口里面开坦克的司机,,,,,,,。

这个不是好像,而是根本就不靠谱。

第九种方法,挖超级大的战壕,让坦克掉下去。

这得挖多大多宽多长的战壕啊。

万一你挖的吃苦费力,结果坦克不从这过,那不是白费劲吗。这个靠不靠谱?

至于第十种方法,让抗战神剧中的主角出场。

潜伏到坦克旁边以极其潇洒和骚包的姿势直接推翻坦克或手撕坦克。

这个不用说就是来搞笑的。

既然这谢方法都不靠谱,那汪寒到底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日军的“铁王八”坦克呢?

推荐一位朋友的新书“都市黑科技大佬”。希望书友们前去看看,很好看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