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撤回茜泾营的汪寒和一营营长梁思忠两人。
在城墙里面的一个指挥所里,通过望远镜观察这下面日军的动向。
只见日军摆成战斗队形,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恶狠狠的朝着茜泾营扑来。
汪寒淡定的和梁思忠两人望着城下的日军,没有一点点的惊慌的表情。
日军没有重炮,凭借几十挺机枪和掷弹筒,就想打下这座建筑大师参考并亲自设计的城防工事。
那也太小看中国人的智慧了。
当日军距离城墙约500米左右的时候,梁思忠下令开枪射击。
如果是一般的国军部队,装备的汉阳造步枪,有效射程只有300米左右。
而日军的三八大盖的有效射程达到了460左右。
所以当日军进攻时,都能在国军射击前开枪。
然后凭借优良的射击技术,压制住国军的火力,从而占得上风。
但是今天小鬼子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国军,而是国军中武器装备最优秀的税警总团。
装备的都是德制924式毛瑟步枪。
该枪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为600米。
所以在日军到达500米左右的距离时,梁思忠就下令开枪射击。
顿时城墙上的一营战士就开始射击。
按说如此远的距离,枪法和准头都不会很准确。
但是税警总团的战士都是优中选优,既有文化又有严格训练,加上精良的武器。
所以尽管是在500米远的距离,还是打得小鬼子哇哇乱叫。
可是小鬼子却不能开枪。
因为三八大盖的有效射程只有460米,在没有进入有效射程前,日军的指挥官是不会下令开枪的。
因为日军是不会随便浪费子弹和弹药的。
这下小鬼子可倒了大霉。
城墙上的子弹密密麻麻的直往下射,而他们却不能还手。
这是以往战场中很少出现的。
对面的国军太不讲道理了。
这么远射击不是浪费弹药吗?
对不起,税警总团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弹药。
所以只要小鬼子进入到有效射程的距离,尽管打就是。
日军前沿的指挥官到底经验丰富。
一看情况不妙,马上命令加快进攻节奏。
于是小鬼子们纷纷迈开罗圈腿,从开始的小碎步变成左右摇摆的鸭子一样,开始小跑着加速起来。
诸位书友一看怎么侮辱人啊!
小鬼子也是人啊,怎么说人家都是罗圈腿呢?
这个还真不是瞎说和胡编,小日本的士兵——小鬼子真的绝大多数都是罗圈腿。
关键词:日军身高、久坐的习惯、汉武大帝、白刃战训练。
在二战期间,日本士兵的各自都不高,也就是一米六左右。
而且很多日军士兵都是罗圈腿,一直到今天,日本普通国民中仍有很多罗圈腿。
在影视剧中,有时候会刻意表现出这一点。
为此挑选演员时,都必须是个子不高而且比较粗壮者。
那么,在二战期间,日本士兵罗圈腿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呢?
在二战爆发的初期,日本军队的平均身高为161米。
从身高上来说,日本士兵的身高与西欧各国军队相比,确实存在很大的距离。
但是日本士兵都营养丰富,日军士兵的身体比较粗壮。
正是由于这一问题,日军才会刻意的加强白刃战的训练,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当时,中国军队的平均身高要明显高于日军,但是平均体重却比日军低,这是明显的营养不良造成的。
至于日军罗圈腿的问题,这也是真实的。
不过这一问题并不仅限于日本士兵,就连日军高级将领也有这个问题。
而且这个情况也并不是只出现在日本军队里,日本平民里也有很多罗圈腿。
这和日本的生活习惯有关,看过《三国演义》《汉武大帝》等电视剧的朋友肯定知道,当时人们所有的坐其实就是半跪的姿势。
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高角椅子,这一生活习惯后来流传到了日本,并且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后来,椅子在中国普及之后,中国基本上放弃了原来的坐姿,但日本还保留着。
那样半跪着其实并不舒服,尤其是长期间的半跪,人的脚踝会变的麻木。
为了减轻负担,日本人总会选择舒服的坐姿,这样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罗圈腿。
由于长期的半跪,造成日本国内出现了很多罗圈腿。
日本军队在征兵的过程中,征兵标准比较低,罗圈腿不在排除的范围内。
因此,大量罗圈腿青年加入了日本军队。
这就是日本军队为何那么多罗圈腿的原因。
当小鬼子迈着罗圈腿好不容易冲到距离城墙400多米的时候,终于可以开枪射击了。
可是当日军士兵举起三八大盖对着城墙上瞄准时。
却发现城墙上的守军都隐藏在工事里面,通过射击孔和掩体的缺口对着下面的日军射击。
日军士兵找不到目标,只好胡乱射击。
凭什么你可以打我我就不能打你?
打不着也要吓一吓你。
就这样双方在不平等的状况下进行战斗。
当然是进攻的日军讨不到便宜。
日军一个大队上千人的士兵,竟然只能进攻到城墙的200米不到的地方。
在这个射程内,进入到税警总团战士们的精确射程里面。
基本上只要是站着的日军就被城墙上的守军击倒。
其余的日军士兵只好趴在地上,躲避城墙上猛烈的火力。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呼啸声从天而降。
从城堡里面飞出一轮迫击炮的炮弹。
日军士兵顿时懵逼了。
你们有火炮怎么现在才打啊?
等我们都快进攻到城墙跟前的开阔地你才打,不怕打倒自己人啊?
按照炮兵的射击规律。一般是在步枪,机枪的射程之外优先开炮。
在远距离的范围内,先给敌军以打击。
然后等敌军靠近后,再用机枪,步枪再近距离的射击。
这样构成远,中,近几层的火力网。
可是对面的守军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日军在上千米的地方不打跑,而是快接近城墙的时候大炮,这不是耍流氓吗?
现在这么近的距离,如果为了躲避火炮而逃窜。
就会受到城墙上射击孔和掩体里守军的武器的射击。
如果不躲,就成了活靶子,被炮弹吞噬。
这个将日军放进来然后利用炮击跑来打击日军的点子,当然是汪寒的主意。
如果是在平原,迫击炮的炮弹在如此近的距离可能会伤到守军。
但是现在守军是在城墙之上,炮弹的弹片基本不会对税警总团的战士造成伤害。
所以才会使用近距离迫击炮来杀伤日军的战术。
随着一轮轮的迫击炮的轰炸,进攻的日军士兵遭受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此时前进不能进,后退又跑不过子弹。
待在原地更是危险。
往前是找死,往后是送死,原地是等死。
总之一个字,就是“死啦死啦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