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第六联队指挥官松山良政大佐,在望眼镜里看见对面的北峰阵地上烟火四起,一片狼藉。
看来重炮兵联队的大炮发挥了作用。
现在只需派步兵进攻,然后一举攻占山头就行了。
松山良政联队长随后命令第一大队荒木大队长发起进攻。
日军第一大队有四个步兵中队。
荒木命令日军第一中队开始攻击。
中队长麻生带领三个日军小队展开战斗队形,分批分次的朝着北峰前行。
鸡公山地形险要,山路狭窄。
一次只能上几十名士兵,所以麻生将三个小队分三批前进。
日军一个小队有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54人。
这伙鬼子前行到山脚下,立刻找地方隐蔽,躲藏。
小鬼子可不是傻瓜,光秃秃的站在山脚下挨枪子。
一个个鬼精鬼精的。
有的躲在石头后面,有的趴在石碓后面,有的躲在前面士兵的屁股后面。
日军小队长一见大怒。
“八嘎。大日本皇军无敌的干活。
山上的共军都被我们滴重炮炸不见了,你们滴马上滴前进。
立刻,马上,现在。”
日军士兵无奈之下,一个个站了起来,撅着屁股小心翼翼的开始爬上。
日军小队长一脚踹在前面一名士兵的屁股上面大喊道;“第一个攻上山头滴,升官的干活。”
日军士兵有着极其严格的升迁标准。
士兵想要晋升为军官,不仅要积攒足够的军功,还得满足另一个条件——出身。
二战时期的日军分为两派,陆军和海军(当时日本没有空军,航空兵归陆军管理)。
相比于留学归来的海军,陆军的思想更为保守。
甚至可以说是迂腐,对军官的出身非常看重。
如果一名日军有军校毕业的背景,那么恭喜,只需积攒到足够的军功,就可以顺利晋升。
而如果一名日军没有军校毕业背景,那么中高级将领是毫无指望得到,最高只能到少尉。
所以下层士兵想要升官升职,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在战场上拼命立功。
所以当日军小队长喊道第一个攻上山头可以升官的时候,对这些士兵的诱惑力还是蛮大滴。
而且现在日军兵强马壮,又有重炮部队的支持。
对面山头上的不过是日军眼里的游击队的杂牌部队。
所以一听以后,马上加快进攻节奏。
日军这个小队分成散兵战斗队形。
三人形成战斗小组,分队组成一个战斗小队,在机枪和掷弹筒的掩护下,朝着北峰阵地进攻。
一营营长此时正忙着救助伤员和重新修复阵地。
现在他手下只有两个连的兵力了,还要抽出部分人员来救助伤员。
将重伤员抬下去,对轻伤员进行包扎。
真正能够战斗的只有不到两个连的战士。
眼见山脚下的日军开始朝着山上攻来,一营长马上命令投入战斗。
随后一颗颗的手榴弹朝着山下扔去。
从山下往下扔手榴弹,基本上不需要的准头,尽管朝下扔就行。
就算炸不到小鬼子也能用爆炸形成的气浪和掀起的石块对鬼子进行伤害。
日军小队的鬼子一看手榴弹下来了,躲得躲,藏的藏。
趴的趴,卧的卧。就是没有一个人逃跑和后退。
这就是日军战斗力为什么高过国军的原因。
因为在日本军队里,军人除了战死在战场,没有逃跑的懦夫。
这也是日本鬼子被军国主义洗脑的原因造成的。
等手榴弹的爆炸过后,日军继续进攻。
同时在阵地前沿建立起了机枪阵地,对这山上的阵地和火力点进行射击。
日军机枪手的枪法极其老练。
尽管是在低处,处于下风。
但是面对高处的机枪阵地,互相对射,丝毫不落下风。
在日军机枪射击吸引守军阵地的火力的同时,日军的掷弹筒小组马上测量目标,对阵地上的机枪阵地进行轰炸攻击。
日军使用的八九式掷弹筒,口径50毫米,全长413毫米,重量27公斤,有效射程500米。
作为一款步兵武器,掷弹筒重量很轻,其机动的特点一展无余。
虽然它所发射的榴弹也只有半公斤左右,但是威力不弱于轻型迫击炮。
可以说是日寇小队的火力支柱。
对于有丰富经验的掷弹筒射手来说,400米范围内可以保证80%以上的命中率。
而第六联队的日军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兵,战斗经验极为丰富。
在100米-200米的距离,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命中率。
随着日军掷弹筒的连续炮击,阵地上的机枪火力都被日军消除。
没有了轻机枪的长短点射,日军士兵最忌惮的捷克造的机枪的压制。
山脚下的日军瞬时已经快接近山头阵地。
从山上往山下射击看似容易其实并不简单。
虽然视线宽阔,但是目标却不容易发现。
日军士兵贴着山坡,几乎合成一体,很难被击中。
而山上的目标则是非常明显,从山下朝上射击反而目标更好发现。
随着日军精确射手的不断射击,阵地上的战士们和火力点不断的牺牲。
日军的小队已经攻到山头下面50米左右的地方。
此时日军小分队的指挥官已经下令日军开始装上刺刀,准备发起最后的冲刺突击。
一旦日军士兵冲上山头,凭借日军士兵优良拼刺技术,北峰阵地很有可能失守。
就在这关键的时候,独立团预备队四营的一个连的增援部队及时赶到。
随着这股生力军的到来,北峰阵地上独立团的战士们士气大振。
一排排的手榴弹先扔了下去,随后一阵阵的枪声,随着手榴弹下来的,还有重达几十斤的石头和石块。
这些石头和石块都是日军重炮轰炸产生的,战士们趁机将这些石块朝着山下推去。
这下小鬼子可无法再躲避了。
趴在地上可以躲避手榴弹,可是躲不过从天而降的大石头。
不卧倒吧,站在哪里就是手榴弹和守军的活靶子。
就这样日军小队终于仓皇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