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赓和汪寒两人出门,乘上一辆军用吉普在卫兵们的簇拥下。
朝着税警总团南市的阵地驶去。
方琴和杨露两人怔怔相望,这两个家伙也太不把两位大美女放在眼里啦,竟然就这样走了。
不行,不能放过他们。
杨露性格豪爽,做事十分执着,加上本身就是上海的豪门世家出身。
杨家是江浙财团之一,在商界地位甚高。
不仅如此,杨家凭其雄厚的财政基础。
不仅在商界,也在政界,军界都有极深的人脉。
杨露的大伯就是曾与蒋介石结拜过大名鼎鼎的杨虎。
杨虎自1927年起杨虎在上海的数年间。
先后担任过上海警备司令、上海保安处处长、淞沪警备司令等职。
他既是上海的土皇帝,又是上海帮会的总头目。
在上海可谓是横行霸道,一手遮天。
当时,各地军阀和三教九流的头目都与杨虎私交甚密,尊称他为“大哥”。
是杨氏家族在军界的扛鼎之人。
杨露的家族拥有雄厚的财力加上在政界军界的这些关系,从来都是被人奉承和仰视的。
现在竟然被王庚一个收税的破团团长直接藐视了,这怎不令一向心高气傲的杨露生气呢!
于是杨大小姐大发雌威,走到门外对停在外面的雪佛兰小车司机说道;“开车,跟上前面那辆破车,本大小姐今天就是要看他们到底搞什么名堂。”
一旁的方琴有点担心的说道;“露露,算了。他们可能真的是有军务在身,我们就不要去凑热闹了吧。”
“怕什么?我们有特别通行证。
加上我大伯的手令,上海任何地方都可以去的,还怕他一个收税的民团。
而且那两个家伙太盛气凌人了,不就是一个少将吗?
将军我见得多了,没见过这么拽的。
还有那个大头兵,一看就不是好人。
眼睛贼亮贼亮的,说话老气人啦。
我们今天不能白来,就是跟过去看看。走嘛,小琴。”
连说带撒娇,弄的方琴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好和杨露一起上了小轿车,然后司机发动轿车紧跟着前面的军用吉普而行。
王赓和汪寒两人来到的是上海南市税警总团一团的阵地。
此时税警团的参战部队就已改为第五军第八十七师独立旅。
以原税警团总团长王庚为旅长,同时接受第五军指挥。
主力奉令布防南市、龙华、北新泾一线,并死守南市、龙华作为作战右翼。
此时税警总团第一分团团长赵君迈正带着战士们在修筑阵地。
税警总团第一分团团长是赵俊迈,此人也是一位留样军校出身。
作为税警总团的第一分团,当然是最有作战力的,手下也是人才济济。
第一分团辖三营;
第一分团一营营长梁思忠,不熟?此人是梁启超的三公子、梁思成的小弟。
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西点军校的梁思忠。
这个更厉害,把美国的两个著名的军校北方西点军校,南方西点军校都都读过了。这不奇怪,因为他爹是梁启超。
第一分团二营营长贾幼慧,美国加州大学研读历史。
次年转入史丹佛炮兵专校学习炮兵。
毕业后入美国炮兵七十六团实习,文武兼备,是一名炮兵专家。
第一分团三营营长宋卓愈,北伐军叶挺部任连长,后至日本士官学校留学。
回国后加入随即总团,任一团三营营长。
每营下辖四个连,三排为一连。
每排下辖六个班,六班为一排,每班有士兵十四人,每班配备轻机枪一挺。
每连士兵共252人,每营配有两门六零炮,以及机枪,小炮等直属作战单位。
另外每营还有七个特种兵连七个,全团战斗士兵5000余人。
士兵全部都是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系列枪,轻机枪多是从进口的捷克zb26,重机枪则多为马克沁二四式水冷式重机枪。
手枪是名闻遐迩的763毫米毛瑟932,武器装备极其先进,兵力雄厚。
不过这样一支装备先进,火力强大,官兵素质极佳的特别部队是否真如想象中的战斗力,还是要在实战中检验。
汪寒当然对民国时期的这支神秘而特别的部队也有过研究。
如果指挥得当,这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将会是一支抗日劲旅,甚至会成为日军的噩梦。
“走,到前沿阵地上看看。”
王赓作为总团团长,经常深入到一线前沿阵地,而且对于部队的阵地防守非常重视。
学习过西方先进军事理念的王赓对于美军的作战方式曾经进行过仔细研究。
美军的作战方式就是以优势的火炮优势加上步兵炮兵协同作战。
从而在战场上的某一点取得绝对优势,然后以点带面,全面突破。
美军对于武器装备的依仗和对重型火炮的使用给王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上王赓回国后又曾经在孙传芳的军队里担任过炮兵师长,亲自指挥过炮兵部队实战。
在现代战争中,重型火炮的集群轰炸能够在战役中起到绝对打击的作用,所以王赓对这方面深有体会。
进攻靠大炮,防守靠战壕。
在淞沪战场上,日军拥有地面方面的火炮优势。
而且在海军和空军方面也是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所以这场战相当不好打。
那么就必须在阵地工事方面要有充足的准备,并且要修筑坚固完善的阵地战壕。
首先保证自己的部队减少被日军炮火的伤害。
尽最大限度的保存有生力量,才能保护和守卫好阵地。
所以王赓才特地来到前沿阵地,视察工事和战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