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寒一行人完成了这次炸沉美军“卡德”号航母的行动后,在西贡市游击队的配合下,顺利的离开了西贡市,返回山区的驻地。
汪寒一行人一回到驻地,就发现情况不大对劲。
按说他们一行人在完成这次炸沉美军航母的行动后,消息早已经传回了驻地。
现在回来大家应该热烈迎接他们并且为他们高兴才是。
可是他们六人回到驻地时,迎接他们的政委黄志万却是满脸悲愤,而且驻地所有的官兵们个个眼眶通红,似乎发生了重要的令人悲伤的事情。
汪寒赶紧问道;“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大家都一个个这么的难过啊?”
黄志万哽咽的回道;“我们南方局的书记,南方解放阵线总指挥,我们越共党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阮志清大将,他,他,牺牲了。”
瞬间汪寒几乎站立不稳。
难怪驻地部队官兵们都非常痛苦和难过的表情,原来北越南方局的带头人阮志清大将既然牺牲了!
汪寒随后问之详情。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阮志清是继武元甲之后,北越军队的第二位大将,是传说中北越军队的军神。
在奠边府战役之后,阮志清在北越党政军位置再次上升,在北越军队的副书记任上,负责北越军头们的调换,以及北越军队的换装、整编。深受胡志明和黎笋信任。
在1956年12月,日内瓦会议结束不久,在黎笋敦促下,北越武装在撤离柬埔寨之前,由阮志清主持召开了关于南方共运战略的金边会议。
这是北越以南方干部为主体的高级秘密会议。黎笋和阮志清在会议中提出向南方推行武装斗争行动的战略。
这一战略在阮志清主导下不断修改、完善、明确为有限度的加强在南方的军事活动。
随后,这一方案被胡志明在内的北越高层批准,也得到中、苏默认。
北越军队第一大佬武元甲成为北越正规军的统帅。
而北越军队二号人物阮志清则升任南方局老大,主掌南方解放阵线和南方抗美战争前线总指挥部帅旗。
是时,胡志明挂在墙上当精神领袖,武元甲在黎笋麾下指挥北越正规军,阮志清坐镇南方作为最高决策人,其位置炙手可热可想而知。
主掌南方军事后,阮志清即提出解放南越必须依靠长期对敌消耗的持久战。
在军事顾问们的辅导下,他仔细研究过红军和八路军的游击战略、战术,对农村包围城市尤其推崇。
阮志清认为,越南和中国在人文和地理上相通的地方很多,中国经验越南必须借鉴。
1961年,阮志清再度率领4万余正规军经胡志明小道,迂回抵达南方。
随即,这支正规军迅速以连、排分拆,在南越境内广袤农村处处立足,大打游击战。
1965年美军地面部队介入越战,这时,阮志清主掌的南方局负责战区调整包括为北起林同省、宁顺省、平顺省的第6军区,南到最南端的金瓯省。
武元甲、文进勇负责的,不过是在宁顺省以北到十七度线地区打边鼓。
可能是战略分歧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武元甲、文进勇对阮志清位高权重的眼红,以及阮志清水涨船高再不把武元甲、文进勇等人放在眼里。
此时,北越的南方革命越发独树一帜。
是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产一部著名的战争电影《地道战》。
和看完《白毛女》就要在部队推广忆苦斗争会一样,这部标注为军事资料片的电影送往越南南方不久,阮志清便找到利用地道战打击侵略者的斗争灵感。
阮志清的灵感得到了北越及其他大佬们的认可。
于是,锄头、镢头等等工具由胡志明小道运到西贡往西北约40公里,距古芝约30公里,被美军称为越共总部的,阮志清南方局总部所在的山丘密林。
在1965年到1967年间,数万军民按照设计图,在这一区域挖出了长约250公里,部分地段为三层构造的隧道。
整个隧道系统由南方局总部,衍射西贡,抵达柬埔寨边界,衔接胡志明小道。
隧道系统内部通道网络纵横,通道狭小不过一人进出,最宽超过6米。
设有指挥室、参谋室、医疗室、弹药库、火力点。甚至,还设置有会议、休闲、发电、厨房、给排水等等设施。
为保万全,隧道系统每个出口均有精心伪装,有些地道内甚至养了蛇虫来防备美军突入。
至于每个分区之间隔断,还设置了专门制造的放漏气、漏水的特种防御门。
《地道战》大家都是看过的。万一鬼子一个老奸巨猾,用瓦斯、毒气或者用水来破坏,可不能掉以轻心。
终于大功告成时,按照电影《地道战》的逻辑,此番阮志清的地下长城,已然固若金汤了。
1967年1月,鬼子真的来了。
南越解放阵线的根据地日益扩大和游击队活动的日益频繁,引起了美军的恐慌。
美军驻越司令、四星上将威廉?威斯特摩兰曾评价道:「在越共高级将领中,阮志清是唯一具有第一手知识的人,只有他懂得,面对美国火力进行常规战争是多么大的不幸。」
为了拔掉阮志清这颗眼中钉,1967年3月,美军向位于西贡以北40公里地区的越共「铁三角」根据地发动了「雪松倒下」作战行动。
该地区正是北越南方局的驻地,由阮志清亲自坐镇指挥。
是时,美军陆军第25师发起代号为雪松倒下的行动。
美军轰炸机和舰载机日夜不停轰炸,数以万吨计航弹倾斜而来,阮志清南方局总部所在的山丘密林几无寸草。
随即,美军在占据古芝地面阵地后,开始对阮志清的隧道系统开始进行规模化破坏。
最先,美军异想天开想用大型水泵和企图拦阻西贡河倒灌隧道。
徒劳无功之后,又想起编组身手敏捷的官兵潜入隧道作战。
可想,这样的战果其实比当年的小鬼子高明不了多少。
此外,美军派出军犬发现出口,再用重型推土机、挖掘机推垮和挖开隧道。然后由士兵往隧道投掷瓦斯、毒气。
因为美军毫无悬念的巨大战力优势,北越武装被压制后无法进出、机动。
就此,阮志清想当然的利用地道展开游击战,自然难以开展。
古芝地道战和反地道战,便在沉闷、紧张的气氛中进行。
美军以爆破、轰炸、碾压、投毒、焚烧等反制手段逐步推进。
数天之后,美军又想出了新办法。
美军派出军犬寻找隧道通气口,并用厚重沙袋压住,运来高压乙炔气罐连接管子往地道口灌压。
当乙炔气体往地下灌注完毕,美军以投掷手榴弹,或向地道内发射2单兵火箭弹,引燃乙炔气体。
瞬间,洞内温度超过2760摄氏度。
这是一种有效的地道战反制战术。
如此高温,洞内的藏兵或者死于高温,或者为空气燃烧耗尽窒息,几无生还。
这也是一种极端残忍的战术。
如此泼汤浇蚁,很多躲藏在隧道的妇孺和非武装人员也是玉石俱焚。
攻击之后,美军再入隧道时经常发现烧成碳黑遗骸,景象凄惨。
雪松倒下行动之后,古芝附近,被美军称为越共总部的阮志清南方局总部所在地一片焦土。
阮志清大将本人也再无音讯。
此后,北越发出哀讯,声称阮志清大将死于心脏病突发。
阮志清死去,河内高层为之痛心、震惊,北京方面也是惋惜不已,致电吊唁。
据说,国内各大报刊头版为此刊发唁电,阮志清为享受此规格越南第一人。此后,胡志明去世,吊唁规格也不过如此。
不久北越在河内为阮志清大将举行了国葬。
此后,黎笋力主调整北越向南方推行武装斗争行动的战略,由依托南方局为主,以游击战为主,转换到以北越正规军为主。
以借胡志明小道集结、积蓄军力、物资,向南越发起大兵团作战的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