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三十章 特派员来了

码头上等候的人群和站在船舱栏杆后的旅客都在相互招手。

许是一段时间没见,船上船下的人群表情都十分兴奋。

随着水手抛出的缆绳挂在缆绳柱上,锈迹斑斑的客轮在发出一声闷响后靠上了码头。码头随后一震轻微的摇晃。

停船是最考验驾驶船员的技术的。

如果停车过早,惯性动力不足,轮船会不够滑行到码头边。

这时还要重新启动发动机再次发动,既费事又浪费。

如果停车过完,轮船行驶的惯性过大,虽然也可以前行停靠,并用缆绳将轮船拴住。

但是轮船和码头边的趸船撞击过大,会产生巨大的震动。

趸船上等候的人就会被震得东倒西歪。甚至不小心的人会被震到江里面。

而这艘“江新轮”显然驾驶技术极佳,又平又稳的轻轻触碰趸船边的旧轮胎后,趸船仅仅轻微晃动

。随后码头上的水手将缆绳缠绕数圈后将缆绳收紧固定,然后轻轻摇铃通知轮船上的水手。

水手在收到轮船已经完全停稳安全之后,摇动转把,拉开船边的舱门。

早就焦急的聚集在舱门口的乘客们立刻迫不及待的跨出了轮船,一脚踏上趸船。

直到旅客下的差不多了,潘仁才从上层的甲板上走下来。

刚才轮船停靠时,他一直在上面利用视线的开阔来观察岸边的人群和情况。

潘仁是xx苏区派到上海来的特派员。

出于谨慎他没让上海这边派人来接,宁愿自己安排自己的后面路线。

潘仁是从宁波走“沪甬航线”到的上海。

沪甬航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早在1862年(同治元年),上海至宁波的海上客轮就已开通。

沪甬航路一夕可达,故联袂携眷纷至沓来,侨寓之数几占全埠人口之半,是当时最主要定期航线之一。

由于该航行是定期航线,人流量大,人员复杂,可以较好的掩护行踪。所以潘仁特意选择了这条航行。

身为苏区敌工科的副科长,潘仁当然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

上船没多久他就觉得被人盯上了。

虽然可能是自己反应过度、那两个受过跟踪训练的特工也许不是冲着自己来的,潘仁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所以潘仁一直保持着警惕的状态,看似人在船舱里面打盹。

其实心里面一直蹦着的保持随时准备出手的姿势。

从“江新轮”开启之时,到经过一晚上的行驶,潘仁就这样外表轻松,内心紧张的佯装入睡。其实身体僵硬的不得了。

如果说一个演员演戏可以让身体保持某种状态达一段时间,那么此时的潘仁就是演了一晚上的戏。

最后到凌晨的时候,潘仁实在是受不了啦。

起身到上层甲板上去吹吹风。

因为不仅此时身体是僵硬的,双脚也是麻的。

再装下去,自己会崩溃的。

看来从苏联特工学校学得那些东西还是不靠谱的。

什么以静制动,什么装睡打盹。

人家都是真的睡觉呼噜打的轰隆轰隆响。

而自己还要在这种环境下,装模作样的装睡。

一般的人根本就不行。

但是潘仁不是一般的人。他是“二班”的人。

潘仁曾经在苏联“澳斯托兹那雅特工学校”特工二班学习,还在曾经的前契卡部门受过政工肃反方面的培训。

苏联“澳斯托兹那雅特工学校”是当时最有名的培训培养高级特工人员的学校。

那里面出来的人都是特工方面顶尖的人物。例如——顾xx。

顾xx曾经在“澳斯托兹那雅特工学校”学习了三个月后,就回国,并成为前中共秘密特务组织中共中央特科的负责人。

后来叛变,被视为“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潘仁当年在苏联“澳斯托兹那雅特工学校”特工二班学习,并且成绩优异。

回国后因为自恃是留学海龟,对苏区各做做法指手画脚。

留学海龟学到的东西要在实践当中才能得到检验。

而潘仁的这些做法当然受到上级的训斥,被调到xx苏区敌工科任副科长。

潘仁来后也是只会高谈阔论,大谈特谈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高超技艺云云。

苏区领导决定给他一次机会。

派他到敌战区执行一次情报交界工作。

结果原本简简单单的一次接头任务,被潘仁搞得复杂无比。

潘仁在接头的地区连续转了三圈,用他的话来说是看有没有跟踪者。

最后一上午的时间,潘仁似乎都发现自己后面有“尾巴”。

然后潘仁经过一系列的骚操作,甩掉了跟踪者。

来到接头地点时,已经过了接头时间。

然后出城时,因为口音问题被城门口的哨兵稍微一诈。潘仁同志马上转身就跑。

这下可热闹了。

原本只是守城门的哨兵一向的敲诈行为,就是要搞一点油水钱。

现在自己胆怯就跑身份当然暴露了。

最后当地的地下党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潘仁送出城外。

并向上级要求;以后这样的菜鸟就不要派出来执行任务了!

咱们都是在刀尖上工作,没有时间精力更没有资格和本钱犯错误。

潘仁灰头土脸回到苏区以后,蛰伏了一段时间。

但是这次听说上海地下党联络站有重要任务,当即自荐要求去上海执行任务。

上级虽然对潘仁的能力还有些摸不清,但是既然是苏联高级特工学校毕业的,那肯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而且主动要求到敌战区工作,精神可嘉。

所以就答应了潘仁的请求。

就这样,咱们这位苏联留学的高材生就踏上了赴上海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