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一十九章 法租界和公共租界

娜塔莎说道;“当时我们四人,安德森,娜塔莎,沈鹤,威廉姆斯。先后回到地方。

我利用使馆的背景,拿下了这块地皮,开了这家酒馆。

安德森利用家族的关系,被安排在万国商团,目前是商团美国骑兵队的副队长。

沈鹤在上海市政府工作。而威廉姆斯则最牛,在法租界的公董局的督办办公室工作。目前已经是行政管理委员会的成员。

即将进入公董局的高级管理层。“

“不错啊。”汪寒听后也是欣慰不已。

他们四人混得越好,位置做得越高,对将来的发展就越有利。

“我现在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税警总团,想换一个身份。这几人当中谁比较有办法?”

汪寒问道。

“哇,汪寒大哥也离开部队想混社会啊!好啊。嗯,我想想。重新做一个身份,沈鹤的上海市政府倒是有办法。

有了新身份后,必须找一个工作。这份工作呢必须又舒服又比较能够自由,那应该是在巡捕房。”

娜塔莎听后不仅考虑了身份的问题,而且还将以后的工作都考虑到了。看问题能够想到以后,看来成熟了不少。

汪寒听后也是比较认同,笑着说道;“那行。先让沈鹤那小子做一个身份出来。然后要威廉姆斯帮忙在法租界巡捕房安排一个工作。”

“好勒。”

娜塔莎见他们的上级也来到了地方,非常高兴。

以汪寒的能力和本事,在巡捕房做个巡警那是一点问题没有。

但是汪寒到底是选择去公众租界还是法租界呢?

这里先说下民国上海的地界划分。

1927年成立上海特别市,范围494平方公里,面积不包含法租界和公共租界。

法租界,成立于1849年,1900年小幅度扩张,1914年大幅度扩张成立新法租界,1920年代发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级的住宅区,范围是15150亩,大概10平方公里。

公共租界,又名英美租界,含日租界,最大的时候面积扩展到33503亩,大概是22平方公里。

上海公共租界的行政体制与上海法租界完全不同,上海法租界是法兰西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受法国驻印度总督的支配,而上海公共租界是当地外国侨民的地方自治体,并不直接受任何外国领事,甚至是英国领事的管理。

后来两个租界的发展不同。英租界成了商业中心,法租界则成了高尚住宅区?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两种制度,本可以各自发展,怎奈它们靠得太近了,往来也不需要任何签证护照,法租界晚上开了一盏路灯,公共租界第二天就会有人用脚。

竞争便不可避免,1862年公共租界实现了煤气灯照明,1882年通电,1883年通水,但建设费用都是由道路两旁的业主承担。

一个由企业家主导的公共租界,市政基础建设也由私人投资,目的就不是为了造福大众,而纯粹是满足上流社会的生活品质。

比如,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仅仅把水管通向买得起的顾客家中。

用的人少,导致价格极其昂贵,只有极少数富商才能享用。

与此鲜明对照的是它的“法国邻居”。

同样以供水为例,法租界是向英商买水,自建公共供水系统,免费向全体居民供水——包括中国居民在内。

上海公济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前身)本是由天主教在法租界创办,公董局资助,后来迁到了公共租界。

没想到,工部局一开始却拒绝承担这家医院的费用。

其实,法租界比公共租界“穷”多了,但有限的税收中还是挤出一大块用于公共服务,这就是“大政府”的好处。

这既是管理理念的差异,也是竞争的需要。

租界的财政来源是税收,而税收不但要有企业,还要能留得住人。缺乏企业法租界自然要建立自己的优势。

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几乎同步搞“现代化建设”,而且更注重“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工作,改造沿河堤岸,建了大量的公园绿地。

当公共租界的公园还禁止华人游玩时,法租界公园很早就采取了全民共享的开放政策。

公共租界的繁荣提供了大量赚钱的机会,法租界的优美环境又吸引了有钱人在此置业,成了高档居住区。

上海法租界是法国在旧中国四个租界(广州湾不是租界,归属法属印度管辖)中面积最大、发展最好的一个租界。

与同时期的上海公共租界相比,法租界的风貌也非常不同。

法租界在旧上海保持了高度的独立性:与公共租界的代表建筑外滩或百乐门以及相对混杂的建筑形式不同,整个上海法租界是旧上海最高级的住宅区,建筑风格可以说整齐划一。

现在人们对于老上海纸醉金迷的想象,高级洋房和公馆里的风流韵事几乎都发生在法租界。

直到今天,上海的高价洋房也基本都位于前法租界境内。

英桐之所以在我国被称为法国梧桐,也因为其是由法国人首次引入我国并种植于上海法租界内。

上海作为“东方巴黎”的美誉也是得名于法租界,因其建筑风格独立于公共租界及华界,与万里之外的巴黎几乎相同。

与公共租界不同,法国人始终对于法租界保持了极大的控制力。

法租界的大规模扩张正好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此后的俄国十月革命,大批的俄罗斯贵族巨贾来到上海,选择在法租界兴建豪华的公馆。

环境优美的法租界也吸引了在公租界工作经商的英美人士以及民国上海的中国富豪们前来兴建住宅以及公馆,法租界也逐渐成为上海滩公认的高级住宅区。

既然法租界的环境和地位的独特优势,而且威廉姆斯也在法租界的公董局督办办公室工作,这对刘浩来说是个极好的帮助。

于是汪寒选择了去法租界的巡捕房。